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成為空虛

透過SD

彩繪的 enso 符號。
空性讓我們看到比狹隘視野中想像的更壯觀的現實,每時每刻都是無限的。 (攝影者 恩赫圖夫申)

當我第一次讀到偉大的 心經, 我發現自己對它的含義既感興趣又害怕。 想到我只不過是一系列聚合體,我過去所做的一切,或現在就此而言,歸結為基於錯誤的“自我”觀念的條件反射,讓我脊背發涼。

然而,正如我所說,它也很有趣。 人們可能會迷失在思考空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潛力中。 通常情況下,西方人的思想 意見 空虛是失去價值或物質的東西,因此必須避免。 另一方面,東方思想, 意見 它作為正負兩方面,都值得擁抱。

空虛確實是消極的,因為它破壞了一個人基於個人的現實概念。 它消除了我們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假設。 但是,這也有積極的一面。 它向我們敞開一個現實,遠比我們在狹隘的視野中想像的更壯觀 意見,每時每刻的無限。

空虛把一切都留給了我們。 它讓我們停止逃避,停止執著,停止嘗試按照我們認為自己的想像生活,但最終只會帶來驕傲、利己主義、 憤怒,嫉妒和我們發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捲入的所有其他麻煩。 它使我們能夠體驗世界和我們周圍的人,而不必通過歧視過程來提高我們的防禦能力。

想想看。 我們害怕什麼? 我們一直在努力保護的是什麼? 我們害怕自我的毀滅。 我們試圖保護它免受任何可能威脅滅絕的危險。 但是,如果我們是色、受、想、行和識的蘊,我們就會隨著每一刻的逝去而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新的存在,它由最新的聚合混合物依次組成。

不幸的是,隨著五蘊的每一次新混合,我們都拼命地試圖把剛剛過去的五蘊的包袱拖到我們身邊。 我們堅持相信那個舊包袱就在我們身邊。

現象實相流經眼、耳、鼻、舌六門, 身體 和頭腦。 我們聽到窗外鳴鳥的旋律,我們微笑著,克服了短暫的安靜和休息的感覺。 當我們回憶過去的某個時刻時,焦慮就會消失。 也許是公園裡的野餐,或者是母親為打瞌睡的孩子唱的搖籃曲。

然後,從該層的更下方是抽水馬桶。 不再是對生命肯定的記憶,而是對淒涼環境的突如其來的提醒和肯定。 我們不再感到微笑的衝動,而是皺眉,握緊拳頭 憤怒 和沮喪。

那麼,從這一刻到下一刻發生了什麼變化? 萬物皆空。 鳴禽的旋律對耳朵的刺激作用不亞於潮紅。 無論哪種方式,在大腦輪廓內發射的電信號都是由相同的物質構成的。 他們無意讓我們生氣、悲傷或快樂。 那麼,為什麼要改變? 為什麼我們覺得一個好另一個壞?

最後,它與即將到來的現象本身沒有任何關係,而是與所有這些包袱有關。 那個行李 條件 我們的心靈和思想以沖動的、有時是強迫的方式做出反應,這些方式給我們帶來肯定,並否定所有可能暗示我們並不完全是我們想像中的自己的事實。

我不知道。 也許這一切的開始都很天真。 在世界的傳統意義上“存在”意味著我們必須生存。 作為生存的一部分,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愉快的或不愉快的。 嬰兒餓了就會哭。 形式、感覺、思想、衝動和意識都在那裡——而且,這是正確的。 否則,嬰兒可能永遠得不到餵養。 這個過程看起來很自然。

然而,沿著這條線的某個地方,我們開始將自然和健康的東西扭曲成其他東西,將人類品質灌輸到無生命的事物中,將記憶附加到當下,除了繼續我們稱之為自我的錯覺之外別無他法。 我們最終相信是我們周圍的事物讓我們快樂、悲傷或憤怒。

我想知道這個過程本身是否清楚地表明自我最終不存在。 否則我們為什麼需要如此多地投射到外部,除非內部沒有真正的自我可以堅持? 過去的禪師當然明白這一點,因此強調坐 冥想. 有什麼比坐在那裡面對面地面對它直到證悟空性更好的方法呢?

我認為,當我們開始對它的本質產生空虛感時,我們會發現自己也被賦予了更大的責任感。 我們發現自己被迫將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為歸咎於自己的家門口,而不是責怪我們周圍世界的一切和其他人。 我皺起眉頭,這不是廁所的錯。 是我。 如果我不喜歡它,我必須成為改變條件的人。 當我們放棄我們如此熱心守護的形象時,當我們放棄我們認為我們需要對世界進行控制的錯誤感覺時,世界就會發生突飛猛進的變化。

道元禪師在 Fukanzazengi 中告訴我們 坐禪),“道本圓滿,無所不在。” 然而,他繼續警告我們,如果最不喜歡或不喜歡生起,心就會迷失在混亂中。 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好惡是妄想的本質,以自我為中心,這個自我只存在於我們自己心智的造作層中。

這些層別無他用,只是將我們與各地眾生共享的統一體分開。 它讓我們孤立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只愛自己和讓我們快樂的事物。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有所不同,那麼對同胞的同情是不可能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 誓言 每一個佛教徒的特點是,不管眾生有多少,我們 發誓 拯救他們。 言外之意是,單靠個人永遠無法獲得救贖。 這是一項集體努力,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清空自己,超越對自我的想像和關注,擁抱在空虛中發現的統一。 心經。

認為我們自己擁有某種具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持久特性可能會讓人感到安慰。 它可以讓我們有信心相信我們堅定地立足於現實和對我們周圍傳統世界的理解。 但是,這需要多大的能量! 每時每刻都花在徒勞地嘗試驗證不可能的事情上,總是阻止我們看到真正存在的東西。

投降,放下包袱,讓自己變得空虛,最終會消除我們創造的自我形象所造成的痛苦。 一旦空無一物,世界就有了流動的空間,可以體驗到它真正的奇妙之處。 “完美而無所不在,”道元大師告訴我們。 也許是時候相信他的話並繼續做下去了。

被監禁的人

來自美國各地的許多被監禁者都與圖登秋卓尊者和舍衛城修道院的僧侶通信。 他們對如何應用佛法以及如何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努力造福自己和他人提供了深刻的見解。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