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佔位符圖片

佛法之花:以尼姑的身份生活, 1999 年出版。這本書不再印刷,匯集了 1996 年的一些演講 身為尼姑的生活 印度菩提迦耶會議。

佛法之花:以尼姑的身份生活 長出 西方尼姑的生活, 1996 年 XNUMX 月在印度菩提伽耶舉辦的為期三週的尼姑教育課程。在這個課程中,尼姑們聆聽了關於 戒律 - 修道院的 戒律——來自一位西藏格西和一位中國比丘尼,來自各種合格靈性導師的其他教法,以及尼姑們自己的開示。 本書是後者的彙編。 這些談話是在輕鬆、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的,通常是在漫長而快樂的一天結束後的晚上。 戒律 教法、禪修和討論佛法。 修女們渴望分享她們的經驗並互相學習。 雖然她們都是比丘尼,但她們來自不同的背景,並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接受過尼姑訓練。 條件. 從彼此的經驗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雖然這本書起源於一個特定的事件,但它的內容卻遠遠不止於此。 在這裡,我們可以一窺各種佛教傳統的尼姑的歷史、戒律、生活經歷和教義。 我在東方和西方都教書,我注意到即使在人們想听一位尼姑開示佛法之前,他們也想了解她的生平。 修女生活意味著什麼? 她為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 她的人生經歷是什麼?

文。 在接受 Varsa 棒之前,Semkye 洗手,象徵著淨化所有的煩惱和滋養所有的美德。

大多數人出家是為了畢生修行和實踐佛陀的教義。 (攝影者 舍衛城)

為本書作出貢獻的人都是佛教修行者。 雖然有些人也是學者,但他們的主要熱情是實踐和實踐 的教導。 大多數人成為修女是為了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這個過程。 這些人的主要興趣是轉變自己的思想,並以此為社會和他人的福祉做出貢獻。 他們不是為了自己在宗教機構中的成就或權力而尋求公眾認可的人,儘管作為人類,這些動機當然有時可能會偷偷摸摸——並希望被抵消! 大多數貢獻者是西方尼姑,其中許多人曾在其他文化和國家生活過,以便學習和實踐佛法。 通過體驗發現傳統佛教社會的寺院如何修持佛法,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可以分享,因為他們帶來了佛法和佛教 修道院的 傳到西方。 三位亞洲貢獻者幫助我們從根深蒂固的佛教傳統經驗中學習。

這本書以教皇尊者的信息開頭 達賴喇嘛 送至 西方尼姑的生活. 在這裡,我們清楚地看到女性在佛教中不斷變化的角色。 即使在幾十年前也不會寫這樣的信息。

接下來是介紹,為女性,尤其是那些在現代西方文化中長大的女性,成為佛教尼姑奠定了基礎並提供了背景。 本書的第一部分討論了歷史和 修道院的 紀律 (戒律) 修女和修女的命令。 由於他們對尼姑歷史和紀律的學識和知識,比丘尼列克謝措摩、查蘇瑪卡比辛格博士和比丘尼強巴策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改善全世界尼姑的處境。

第二部分介紹修女的經歷和生活方式。 來自波蘭的比丘尼楚親巴摩講述了加拿大的甘布寺,它遵循藏傳佛教的寧瑪噶舉傳統。 Ajahn Sundara 來自 Theravada Buddhism 的泰國森林傳統,講述了將這一古老傳統傳播到西方的尼姑的生活,Bhikshuni Tenzin Namdrol 講述了一行禪師在法國梅村的生活。 來自藏傳佛教寧瑪派的比丘尼·阿旺曲珠曾在中國的寺院生活過,並揭示了那裡的尼姑們是如何生活和修行的。 來自西藏的沙彌尼瑞卡土登拉措講述了她在西藏受訓、背井離鄉和在印度維護尼眾傳統的經歷。 澳大利亞人 Chi-Kwang Sunim 講述了他在韓國的生活和在那裡接受禪修的經歷,而牧師 Mitra Bishop 講述了在日本和美國實踐的禪宗傳統。

第三部分揭示了修女們的教義。 我首先描述如何避免佛法修行中一些容易犯的錯誤。 來自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西班牙尼姑比丘尼強巴確吉 (Bhikshuni Jampa Chokyi) 討論瞭如何與 精神導師,以及來自澳大利亞的尼姑和治療師比丘尼·溫迪·芬斯特 (Bhikshuni Wendy Finster),將心理學視角帶入了佛法修行。 尊貴的康卓仁波切,一位備受尊敬的西藏尼姑和老師,幫助我們發現佛法修行的本質。

附錄告知感興趣的讀者有關 西方尼姑的生活 教育計劃。 詞彙表包含本書中經常使用的詞。 不包括僅使用一次且在該上下文中含義清楚的其他詞。 進一步閱讀列表為本書中討論的主題提供了資源。

大乘佛教傳統的貢獻者使用外來詞的梵文拼寫,而小乘佛教傳統的貢獻者使用巴利語拼寫。 在詞彙表中可以找到許多術語的梵語、巴利語、藏語和英語對應詞。 為便於閱讀,本書中經常使用的外文術語——比丘尼、沙彌、 菩提心— 不使用斜體,不常用的使用斜體。 出於類似的原因,變音符號被省略,儘管這些在學術出版物中使用。 期限 ”僧伽”表示直接了悟空性,因此 避難對象, 儘管 ”僧伽” 表示完全受戒的僧侶或尼姑社區。 有時,“他”和“她”會在適當的時候交替出現,以保持性別中立。

因為本卷中的絕大多數文章都是以口頭陳述的形式開始的,所以它們被濃縮和編輯成這裡包含的論文。 該信息和 意見 每篇文章中表達的是個人貢獻者的觀點,不一定是編輯的觀點。 每個修女都根據她學習和實踐的傳統說話; 某些觀點的解釋可能因佛教傳統而異。

謝謝

比丘尼強巴秋吉和我,作為組織者 西方尼姑的生活,要特別感謝很多人。 尊者 達賴喇嘛、Tenzin Geyche Tetong、Bhikshu Lhakdor、Venerable Master Bhikshuni Wu Yin 和 Bhikshuni Jenny 一直支持我們的努力,幫助我們完成這些努力。 我們也感謝尊者 Sonam Thabkye、Bhikshuni Jampa Tsedroen、Bhikshuni Lekshe Tsomo、Bhikshuni Tenzin Kacho、Sramanerika Tenzin Dechen、Sramanerika Paloma Alba、Mary Grace Lentz、Margaret Cormier、Bets Greer、Lynn Gebetsberger、Kim Houk、Lydia Kaye Maddux、Sarah Porter、感謝 Angel Vannoy 和 Karen Shertzer 在項目開始之前或期間的不懈努力。 我們感謝西雅圖的 Dharma Friendship Foundation 讓我們能夠組織 西方尼姑的生活 在他們的支持下,台灣的 Luminary Temple 和許多其他使這個項目成為可能的善心捐助者,以及所有使這個項目成功的參與者。

我還要感謝那些協助編寫本書的人:Barbara Rona 對手稿進行了深思熟慮、精確的編輯; Lindy Hough、Barbara Rona 和 Joan Stigliani 的寶貴建議; Yeo Soo Hwa 和 Lorraine Ayre 轉錄談話內容; 感謝格里爾校對手稿,感謝佛法友誼基金會的成員在我撰寫本書時給予的支持。 我要特別感謝我出色的佛法姐妹們,她們提供了這些內容豐富、鼓舞人心的演講,感謝她們對世界的奉獻 的教義,並與他人分享他們的知識和經驗。

願我們努力學習、實踐和傳播 珍貴的教法在每一位有情眾生的短暫和究竟的快樂中成熟。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