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推理與辯論課程(2017-19)

關於教義 佛教推理與辯論課程:從印度和西藏資源中汲取的亞洲分析思維方法 Daniel Perdue 在 Sravasti 修道院發表。

根文本

佛教推理與辯論課程:從印度和西藏資源中汲取的亞洲分析思維方法 可從 香巴拉出版物在這裡.

產品和非生產現象

繼續第 10 章,涵蓋“將存在物劃分為產品和非產生現象”部分。

查看詳細資料

終極真理和常規真理

繼續第 10 章,涵蓋“將存在分為終極真理和世俗真理”一節。

查看詳細資料

具體和普遍表徵的現象

繼續第 10 章,涵蓋“將存在物分為特定特徵現象和一般特徵現象”部分。

查看詳細資料

隱藏現象和顯化現象

第 10 章的續篇,包括“存在者分為隱現現象和現現現象”部分。

查看詳細資料

定義審查

尊者 Tenzin Tsepal 領導對七種存在的定義和關係進行了回顧。

查看詳細資料

不存在

通過三段論探索“壞”的含義,並教授“不存在”的類別。

查看詳細資料

運作的東西

作為第 11 章“基本佛教本體論 2”的一部分,開始教授“功能性事物”的劃分。

查看詳細資料

定義審查

尊者 Tenzin Tsepal 領導對定義的回顧,從無私的劃分到功能事物的劃分。

查看詳細資料

聲音、氣味和有形物體

涵蓋第 10 章“基本佛教本體論 2”中有關聲音、氣味、味道和有形物體的部分。

查看詳細資料

審查運作的事物

尊者 Tenzin Tsepal 回顧了“功能事物”的分類,這是佛教本體論的主要類別之一。

查看詳細資料

讓我們辯論!

尊者丹增策巴 (Tenzin Tsepal) 主持了一篇評論,重點關注傳統選題辯論文本中的實踐辯論。

查看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