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aryas的七顆寶石:物質慷慨

aryas的七顆寶石:物質慷慨

關於 Aryas 的七顆珠寶的一系列簡短談話的一部分。

  • 物質慷慨的好處
  • 思索七寶之序的緣由
  • 給予物質財產和財富

我們一直在談論 aryas 的七顆珠寶。 我想給你讀這節經文。 同樣,這是來自 Nagarjuna 的 給朋友的信。

信仰和道德紀律
學習,慷慨,
純潔無瑕的正直感,
以及為他人著想,
和智慧,
是七顆寶石 .
知道其他世俗的財富沒有意義(或沒有價值。)

In 菩薩的珠寶花環 阿底峽尊者,次序略有不同。 這個人有信仰的財富,道德的財富,然後是給予的財富。 第一個有道德行為、學習,然後是慷慨。 這個人有慷慨,然後是學習的財富,良心的財富,悔恨的財富。 你可以看到有多少種不同的翻譯。 “還有豐富的洞察力。 這就是七種財富。”

有時很難弄清楚,在兩位譯者之間,他們所翻譯的實際上是同一節經文。 這個比較簡單,因為它是一個列表。 但很多時候你看它就像是兩個譯者,他們都在翻譯同一節經文嗎?

上次我們做了信仰,我們做了道德行為。 我正在使用 Atisha 版本,今天要談論布施。 儘管我必須說,我一直在努力思考為什麼這七個按它們所在的順序排列。信仰第一,這是有道理的。 智慧是最後的,這是有道理的。 道德行為是第二個? 一方面是有道理的,但另一方面,給予是第二個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完美列表中,它排在道德行為之前。 而且,在巴利傳統中,當他們談論居士的修行時,他們說布施為先、道德行為和 冥想. 他們說首先給予是因為給予(這也出現在我們的傳統中,為什麼在完美列表中慷慨排在道德行為之前)是因為給予是每個人都會做的事情。 無論您信教與否,您都不需要任何特殊的哲學來鼓勵您奉獻。 我的意思是,當然有鼓勵我們的理由,但給予是做人的一部分,不是嗎?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世界裡,我們總是在共享資源。 如果你講財富的布施、保護的布施、佛法的布施。 所有這些,尤其是給予財富或財產,以及給予保護,這些事情對人們來說是很自然的。 至少我們關心的人。 而道德行為——避免傷害他人——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更困難,因為煩惱很容易生起。

不管怎樣,這很有趣,花點時間看看你能不能想出一個或另一個排在第一位的原因。 然後學習呢? 信仰之後,難道不應該學習嗎? 還是應該先有道德操守,齊心協力,不再做混蛋,然後再學習? 也許布施先於學習,因為我們也必須積累功德才能學習。 但似乎學習應該很快就會到來。 因為你學會了給予,你就學會了實踐道德行為。 想想看。 看看什麼樣的順序對你有意義。 就像我說的,信在開始,智慧在結束,這是有道理的。 這就是龍樹菩薩指出的對於更高的再生和最高的善如此重要的兩件事——擁有良好的再生(更高的再生)和智慧(最高的善)。 這意味著解放和完全覺醒。 有些人將其翻譯為絕對善良。 這個詞對我沒有多大用處。

要談慷慨。 就像我說的,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人們不自覺地做的事情。 自從我們出生以來,我們就被慷慨地歡迎到這個世界上。 他們餵我們。 這不是慷慨嗎? 他們給我們換了尿布。 他們給我們接種了疫苗。 他們教我們如何說、讀和寫。 給了我們衣服、毯子和所有這些東西。 從一開始我們就是慷慨的接受者。

但是這裡的布施是讓我們修行布施。 我們一直是巨大慷慨的接受者,但我們是否回報了慷慨? 這就是問題所在。 什麼干擾了慷慨? 附件 和吝嗇。 “這是我的”這個想法。 你可以看到阻礙慷慨的是對“我”和“我的”的強烈感覺。 有一個“我”,我擁有東西,進入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我的幸福比你的更重要,所以我要保留它,我不會把它給你。” 如果是好東西的話。 如果它是我不需要的東西並且我想擺脫它,你可以擁有它。 但除此之外,首先要注意我們自己。 這是慷慨的一大障礙。

還要看看有時可能隱藏在慷慨背後的恐懼感。 害怕如果我給了它我就得不到它,而我可能有一天會需要它。 有些人在家裡囤積東西,當他們去世時,人們甚至很難找到他們的位置,因為那裡塞滿了東西。 在我的旅行中,我停留在很多地方。 我就這樣住在一個家裡。 這是驚人的。 地板上堆滿了其他國家的舊報紙。 還有各種各樣的東西。 我無法想像這個人會用這一切做什麼。 但它絕對不會被扔掉。

但當然,我會保存瓶子和小盒子,因為我確定我會需要它們。 還有誰保存瓶子和盒子? 哦,我有一些同伴。 我只存小瓶子和盒子,不存大的。 但是我住在一個拯救大人物的人家,她的整個地下室都堆滿了空紙箱。 如果你需要搬家,她那裡有很多。 我只拯救小傢伙。 我比較經濟,但如果你想搬家,我也幫不了你。

我們都有這些荒謬的東西,因為害怕如果我給了它,我會需要它,但我不會擁有它。 就好像,如果我放棄我的一個小盒子或類似的東西,那麼下次我去旅行時我必須打包我的維生素,我就沒有容器可以裝它們了。這確實發生了. 所以你看,我有理由掛在我的空維生素瓶上。 但我正在好轉。 我正在學習回收它們。 我只為下一次旅行保存了一定數量的它們,因為我知道在那次旅行之後會有一個休息時間,我可以收集更多。 但我不會等到最後一刻才去拿我的空維生素瓶,因為可能沒有。

有些人用長袍來做。 我記得住在一個修道院,一位修女帶我到她的房間,在她的房間裡,櫥櫃上面什麼也沒有,桌子上面什麼也沒有。 它是如此的簡潔明了。 但出於某種原因,她想帶我看看她櫥櫃的內部…… 東西太多了。 東西太多了。 許多人穿著長袍。 你有四五件 shemdaps,你有幾件冬季夾克? 多少振。 有多少頓卡? 他們有很多東西。 和長袖襯衫,和短袖。 而且你要出去在森林里幹活,所以你有四五條褲子。 還有你不同的帽子。 我們GT。 這裡有很多襪子作為禮物。 你的襪子抽屜裡有很多襪子嗎? (有些人看起來有點內疚。)

我們可能都有不同的事物領域。 食物是另一回事,那很難,住在修道院裡,因為我們不能把食物放在房間裡。 有些區域被指定用於 僧伽 食物,你的食物必須在晚上在那裡,你不能把它放在你的房間裡。 但這很難。 你不就是想省點事嗎? 你晚餐沒有吃,所以我們想把它留到早餐時吃,所以你把它帶到你的房間,或者你把它放在你的碗裡,這樣沒人會看到。 或者你不小心把它忘在碗邊了。 掛在食物上。 當我旅行時,我總是帶著食物旅行,因為有時人們會不餵你吃。 你到達一個地方,他們希望你在飛機上吃過飯,而飛機不提供食物。 所以你看,我有理由,重要的理由堅持下去。

在這裡,我幾乎只是在談論物質財富和財富,但我們不能給予的原因,以及它有多困難。 有時也很難接受別人的禮物。

我做過討論小組和務虛會,有時我們會談論慷慨,以及接受別人禮物的慷慨。 因為有時有人想給我們一些東西,而我們只是說“不不不”,觀察我們的心是非常有趣的。 為什麼我們不想接受它? 我們認為我們對那種事情太好了? 是因為我們之後會覺得對那個人有義務嗎? 他們給了我們一些東西,現在我們有義務做一些事情或回饋他們一些東西,所以我們不想接受禮物。 是因為我們覺得不值得嗎? “哦,我不是好修行人,我不是好人,他們不應該送我禮物。” 您是否看到所有這些原因實際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我不想感到有義務。 我覺得不值得。” 諸如此類。 但我們沒有考慮其他人。 如果我們想到另一個人,首先我們會意識到我們不想接受他們的禮物可能會傷害他們的感情。 其次,我們正在剝奪他們創造價值的機會,因為我們所有的自我衝突導致我們說,“不,不,我不會接受它。” 對於那些想要創造價值的人來說,這不是很好,因為我們通過不接受他們的禮物來否認他們的價值。

當然,如果我們認為他們以後會變窮,而且他們真的需要他們現在需要的東西 ,然後我在這些情況下所做的就是接受該物品,然後我立即對他們說:“我想退還它。” 因為那樣的話,你給我功德,我給你功德。 因為這讓那個人知道我接受了他們的禮物並且我很重視它,但它也......我有時可以看到人們,他們需要這個。 或者是對他們來說非常珍貴的東西。 對他們來說比對我更珍貴,他們最好保留它。 所以接受它,但回饋它,這樣我們都能創造價值。

這是第一種布施,物質上的布施。 其他種類我們下次再說。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