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給從業者的心臟建議

給從業者的心臟建議

對 Tan Nisabho 的諮詢請求的回應,他是一位年輕的僧侶,他在參加泰國森林傳統後出家 探索修道生活 2012 年的計劃。Tan Nisabho 在 2015 年 XNUMX 月再次訪問了 Sravasti 寺幾天。

  • 傾聽他人並向他人學習,但為自己思考
  • 在聽到反饋時保持透明,而不是防禦
  • 為他人的優良品質而高興
  • 學習的重要性,有長遠的眼光和良好的動力
  • 意識到別人的善意

給從業者的心臟建議(下載)

前幾天我們開始做的一件事是學會獨立思考,我認為當你在佛法中時,這是非常重要的。

向他人學習,為自己思考

你真的向老師學習並聽取老師的意見,但你自己思考。 因為,特別是如果它是一個佛法點,你必須真正地思考“這是真的嗎?” 或“這不是真的嗎?” 就像昨晚的教法一樣,如果我在談論空性,不要只是說“哦,好吧,有人說一切都是空的,沒有內在的存在,所以它一定是”,而是真正地思考並理解它,然後在那它成為你自己的方式,你在一個非常深的內部層面上得到它。

然後就其他發生的事情而言,不僅是具體的佛法要點,向他人學習,而且要為自己思考。 還有社區做事的方式,或者看待社會問題的方式,諸如此類。 然後向你的老師和其他人學習和傾聽,但要自己思考。

我記得我的一位老師,他很棒——我的意思是我非常尊重他並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但他認為喬治布什是一位偉大的總統。 所以我不會只聽“我的老師這麼說,所以我相信”。 就像,那個…… 不,我不會…… [笑聲] 我不打算買那個。

而且,我們去找老師是為了學習佛法,而不是學習政治、社會經濟學或任何此類主題。 因此,真正採用佛法原則並將其應用到事物中,但要以我們自己的創造性方式去做。 因為我認為……成為一個 修道院的 並不意味著我們都出自同一個千篇一律。 這是行不通的,因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都帶著不同的才能、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興趣,所以我認為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一點,並利用我們所擁有的,利用我們所擁有的來利益眾生,而不是試圖讓所有東西都適合同一個方孔——尤其是當你是圓形、星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狀時。 用你自己的美麗來利益眾生,而不是像壓榨自己試圖成為你不是的人。

我了解到,想要成為一名西藏尼姑,我無法適應他們應該如何行事。

透明度

而且要透明,不要防禦,因為無論如何每個人都知道我們的錯誤,所以當有人給你一些反饋時,請傾聽。 如果他們說的是對的,請說非常感謝,我正在努力。 沒有必要嘗試描繪一幅漂亮的圖畫,“好吧,我真的不是這個意思,這得到了……等等等等……”。 而不是只是說,“你是對的,我沒有說出全部真相。” 只是說出是什麼,不要為此感到羞恥,而不是在每個人都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時候試圖辯解和防禦。

我的意思是,如果人們有嚴重的誤解,當然要糾正並給他們正確的信息。 但我認為,透明度在心理上對我們非常有效。 與其掩蓋事實,不如……如果我們打破了 箴言, 就是這樣。 然後我們停止所有這些真正妨礙修行的自責、內疚、羞恥和垃圾。

所以坦白和坦白的重要性就在這裡,而不是,“嗯,你知道,我做了那件事,但這真的是那個人的錯......” 你知道? 在事情上擁有我們自己的責任。 但不要擁有不是我們的責任。

欣喜若狂

然後也很重要的是隨喜別人的好品質,而不是和別人比較。 因為將自己與他人比較只會讓我們……。 它把我們挖進溝裡,尤其是當你試圖修持佛法時。 “哦,那個人比我坐得好……。 那個人看起來比我好看…… 那個人比我更有信心…… 那個人更聰明…… 那個人聽過更多的教法…… 那人多閉關了……” 要知道,跟別人比,跟別人比,在修行中是沒有用的。 只是做你的練習。 當你看到別人的優秀品質時,你會為此感到高興,因為其他人擁有優秀品質並且比我們更好是件好事。 當你比他們更好時,那又怎樣,不要小題大做。 再說一次,擺脫這整個比較的過程。 因為我們不是在比賽看誰開悟得更快。 那不是我們的動機。 我們的動機是利益眾生。 所以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我們不需要競爭。

長遠的眼光

有長遠的眼光。 滿足於遵循教法在你的修行中創造因,不要再等待宏大的靈光一閃和三摩地的實例出現,然後你就可以去告訴每個人你已經擁有的。 但是只要滿足於練習即可。

研究

學習。 因為學習很重要。 如果我們不學習,我們就不知道如何去做 幽思. 如果我們不學習,我們就不知道佛法是什麼,我們最終會走上自己的道路。 那很危險。 因此,不僅要從佛經中學習,還要從偉大的註釋家和博學的大師那裡學習,這一點非常重要。

動機

對我們的修行有良好的動力。 真正使培養動力成為真正的主要重點。 因為如果我們有想要解脫、想要為眾生工作、從而想要證得圓滿覺醒的良好動機,那麼這種長期的動機將支撐我們度過修行的起起落落。 如果我們內心深處的動機是要獲得某種高峰體驗,或成為一名佛法老師,或諸如此類的事情,那麼這種動機將無法維持我們的修行,它還會使我們的修行受到世俗利益和想要的污染。成為某人。 “我正在練習 I 可以當佛法老師。 那我就有事業了。” 是的? 佛法不是一種職業。 佛法就是我們的生命。

別人的善意

時時刻刻記住別人的善意,真正做到這一點 冥想. 我個人發現,這對思想有很大幫助,反映了他人的善意,因為它只會使與他人的關係更容易,它減少了 憤怒,它減少了競爭,它減少了嫉妒。 無論如何,對我來說,想到別人的善意只會讓心靈更加滿足。 因此,不僅是父母、老師和朋友的善意,還有陌生人的善意,以及傷害我們的人的善意。

然後當你向別人尋求指導時,真的要聽他們給你的指導,但就像我說的,你自己想想。 當其他人向你尋求佛法方面的幫助時,請在開口之前真正地傾聽他們的聲音。 當人們問你問題時,試著聽聽他們真正的問題是什麼,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什麼,並解決這些問題。

佛法與機構

我之前提到過,區分什麼是佛法和什麼是“宗教機構”。 因為他們完全不同。 佛法是我們的皈依處, ,佛法, 僧伽直接 訪問. 宗教機構是人形成的東西,當然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是佛,所以宗教機構會有困難,等等。 所以我認為我們的工作是深入我們的皈依和我們的修行,並擁有盡可能多的宗教機構來鼓勵修行,但一點也不能多。 換句話說,我們的目的不是創建、鞏固和成為宗教機構的“團隊成員”,我們的目的是內在的轉變。 所以不要混淆這兩件事。

因為製度有問題。 如果你的避難所在機構裡,當機構有問題時,你的避難所就會動搖。 但如果你的避難所是在 ,佛法, 僧伽,那麼你就會知道,即使機構出現問題,你也可以用慈悲和智慧來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會讓這些問題讓你氣餒或讓你對任何事情失去信心。

這就是我到目前為止的想法。 有人有問題或意見嗎?

平衡行為

[回應聽眾] 是的,這是在向他人學習和為自己思考之間的一種平衡行為。 尤其是在開始的時候,你真的很想學習和傾聽。 但同樣,即使你在學習和聆聽,你也必須自己思考這些教法。 如果有人說你擁有寶貴的人生,你會不會說:“是的,我有,因為你這麼說?” 那不會給你的練習帶來穩定性。 然而,如果你真的為自己思考寶貴人生的品質是什麼,那麼你的內心就會真正感受到你所擁有的。

所以我這麼說並不是說不要接受任何指導,一定要接受指導,而是嘗試理解指導的原因,然後看看指導是否符合佛法,或者指導是否與文化選擇有關,或政治,或類似的東西。 因為我們和我們的老師可以有不同的政治 意見, 就像我說的。 我們可以有不同的 意見 關於社會問題。 我們必須自己考慮所有這些事情。

[回應聽眾]是的,這是一個平衡的事情。 你不想固執己見以至於無法向任何人學習,因為那是沒有用的。 然後你變得非常不開心 修道院的 因為你認為你離開悟很近了,但沒有人會聽你的美妙意見,你一生都在思考每個人都應該做什麼。 所以那些東西必須放棄(為了)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修道院的. 其實,只是做一個快樂的人,時期。 如果我們的意見太多,太執著於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我們會很痛苦。

即使是我的妹妹,她不是佛教徒,她在最近的一封電子郵件中也這麼說。 她有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她的孩子真的很好,他們不是叛逆的類型,但她說,“我真的在學習不要有太多意見,因為他們只會給你帶來麻煩。”

[回應聽眾] 所以你是說,當你的頭腦非常混亂時,最好還是偏向於聽取比你更有智慧和慈悲的人的意見,他們可以給你可靠的建議和指導。 是肯定的。 當然。 但是你一定要用你自己的心來解決它,這樣你才能理解你已經收到的指導,然後才能在未來將它應用到你自己的心上。 所以你把這個建議內化了。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