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給考慮受戒的人的建議

給考慮受戒的人的建議

在冥想大廳附近學習的修道院靜修者。
照片由 Traci Thrasher 拍攝。

麥克斯的信

尊敬的土登秋卓尊者,

如你所知,我想成為一個佛教徒 . 想了一年半多,成了沙彌七日試水。 住在我目前所在的佛法中心,我感到非常痛苦。 沒有僧尼,雖然我學過佛法,但我還沒有找到一個 領袖.

該中心是一個非常繁忙的地方。 我有很多責任,但常常沒有時間 冥想 實踐。 中心組織混亂。 我喜歡簡單、乾淨的生活方式,我厭惡混亂。 有時我會崩潰並抱怨說:“有太多事情要做! 這裡沒有和平! 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聽聞佛法?” 同時,我明白這只是輪迴和我的 是真正的問題,而且很完美 條件 不存在於輪迴。

我喜歡我的一周 ,我喜歡 僧伽 非常。 我真誠地希望過上一個人的生活 . 然而,這可能是因為我對負有如此多職責的外行人的生活有如此強烈的反感。 我該如何解決自己內心的衝突? 一方面,我因出家的願望而受到讚揚,但另一方面,我卻被告知我不應該對在家人的生活產生如此反感。 我感到很困惑!

我可以看到我的生活需要改變。 什麼時候做改變合適? 什麼時候適合留下來堅持下去?

我不想抱怨這些事,我知道開悟之道就是停止抱怨並為他人著想。 但是,如果我如此困惑,我該如何幫助別人呢? 我正在做我唯一能做的事,那就是 避難 ,在 , 佛法和 僧伽,所以我問你, 僧伽,請幫助我。

感謝您閱讀我的問題。 我希望這對你有意義。 願你安好幸福!

佛法中的你
Max(非真名)

尊者土登秋宗的回應

親愛的麥克斯,

您寫的內容對我來說很有意義(也就是說,如果我理解正確的話!)。 對於你猶豫求教的問題,還是自己想一想好,如果到了一頭霧水無法理清的地步,再去求教才是明智的。 收到建議後,請考慮一下,看看它是否對您有意義。 如果是,那就付諸行動。 如果沒有,那就多問問題,多想想。 有時我們仍然無法弄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做出決定,而是將整個問題擱置一旁。 一個月、一年(或任何時候)後再回來,不要強迫自己做出決定。

修道院靜修者在冥想堂附近學習。

重要的是要確保我們每天都有佛法時間——早上冥想,晚上冥想、閱讀或學習。 (Traci Thrasher 攝)

那是關於過程。 現在關於內容。 在西方的佛法中心(有時在東方的寺院),有太多事情要做,人們似乎沒有時間學習佛法,這是很常見的。 我認為確保我們每天都有佛法時間很重要——為了 幽思 早上去 幽思,晚上讀書或學習。 換句話說,我們在工作時工作效率很高,但我們會安排我們的日程安排,這樣我們就不會因為工作太辛苦或太長時間而感到壓力大或筋疲力盡。 例如,在舍衛城寺,我們有早上和晚上 冥想 每個人都參加的會議。 我們在那段時間不工作。 此外,早上還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學習佛法或開示。 我們通常會堅持這一點,但偶爾會有一個重要的項目出現而我們會錯過它。 但是我們盡量不要太頻繁地錯過它。 此外,我們每週休息一天。 如果您居住的中心有這樣的每日時間表,請遵守。 如果沒有,那就為自己制定一個時間表並堅持下去。 你可能要克制自己內心的壓力,多工作(我是佛法工作狂,不得不克制自己)。

A 修道院的 或立志成為 修道院的 應該厭惡居士的生活。 然而,“厭惡”的含義是關鍵。 這不是“我不喜歡工作;我不喜歡工作”這種意義上的厭惡。 我寧願四處閒逛”或“我擔心我無法在這個世界上取得成功,所以我想成為一個 修道院的” 不是這樣的。 相反,它是一種厭惡,因為“我擁有寶貴的人生,但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我不想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把它浪費在無用的活動上。 我想把我的時間花在佛法上——學習、修行、服務他人——而不是建立關係、撫養孩子、攀登公司階梯等。” 因此,它厭惡生活在我們製造負面情緒的環境中 因果報應 或缺乏練習的機會,無論這些情況對整個社會來說看起來多麼愉快和令人嚮往。

A 修道院的 或者有抱負的人也需要對什麼有正確的認識 修道院的 生活就像。 在為期一周的課程中,您可能會花費大部分時間進行冥想和練習。 那太棒了。 但是當一個是 修道院的 一生中很少有機會整天修持正式的佛法(閉關期間除外)。 在社區中,每個人都有一些家務和工作要做,以幫助社區運作、傳播佛法等。有人需要做飯、打掃衛生、回信、做會計、為來訪者組織活動、主持會議、記錄和編輯教義、做簿記、修廁所、拔草、修屋頂、與建築師合作、為圖書館創建系統等。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 修道院的 可能會發現他或她正在做一些類似於他或她在出家前所做的日常生活工作(或者他或她可能會學習新的實用技能)。 然而,我們生成 菩提心 在早上做這項工作作為 服務於 僧伽 這樣,它就成為我們實踐的一部分。 此外,我們用我們的佛法修行來處理與他人一起工作時出現的想法。 換句話說,通過與他人一起生活,我們了解自己的東西,並有機會放棄舊習慣並建立新習慣。

你問什麼時候適合做出改變。 這實際上取決於每種情況及其周圍的環境。 有時,當事情很困難時,我們需要堅持下去並度過難關。 如果我們有每當有衝突或困難時就分裂的習慣,這可能特別有用(也特別困難)。 另一方面,如果某種情況不適合我們生活,或者如果我們的心被生活在那裡的痛苦情緒所淹沒,那麼改變環境是明智的。 它給了我們空間,讓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我們的思想,放鬆緊張的思想。 我們需要對自己溫柔,而不是自我放縱。 我們需要堅定我們的“垃圾頭腦”而不是推動。

希望這可以幫助。 一切順利,
文。 軟骨素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