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印

四印

2008 年在 Sravasti Abbey 提供的關於教義系統的一系列教義的一部分。教義的根文本是 宗旨介紹 由 Gon-chok-jik-may-wang-bo 撰寫。

從眾多的教誨中 所以,我們今天要講的這四種教法,被稱為“四印”。 的教誨。 您可能會想,為什麼要如此挑剔這四個呢? 這四人被稱為海豹。 可能有一些教義 這在其他時間範圍內可能不成立,或者對於其他一些人來說可能不成立。 

假設有人對慷慨不那麼感興趣,那麼 鼓勵他說:“哦,布施是最好的美德,所以你為什麼不這樣做,否則你就會錯過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最佳機會。” 在這裡,為了以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鼓勵這個人, 說布施是最高、最重要的修行。 然而,對於那些熱衷於修行布施但又不太熱衷於遵守戒律的人來說,那麼, 給予第一個人的禮物對於第二個人來說可能並不適用,因為對他們來說,不需要鼓勵慷慨,而是鼓勵道德紀律。 

在同樣的情況下,你可能會說:“哦,你看,布施是多麼好,但是如果你不遵守戒律,那有什麼用,因為不遵守戒律會導致你投生惡道呢?” 因此,你所修習的布施修行水平不夠,只要付出一些努力,可能會在投生惡趣時成熟。 在這種情況下,你無法真正進一步投資於布施的修行,因為在惡道中,你不知道如何增長善德。 你只是在消耗你以前所積累的德的果報,然後,到最後,這個德就會耗盡。 因此,在這次重生中,倫理紀律是重中之重。 再說一次,你看,有不同的教義出現,所以這些教義不一定符合每個人的興趣,也可能不適用於所有情況。 

然而,你在“四印”標題下看到的四個教義 “聖訓”在各個方面都是正確的——無論你是在二十世紀、二十五世紀、三十世紀、九世紀還是一世紀——這四種教義在任何時候都適用。 不僅針對個人,而且針對所有人; 因此,這四法被稱為“法印”。 的教誨”或“ 的印記”,因為這些教義從來沒有任何讓步,也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改變。 這是固定的:這四種教法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利益和真實的。 這四項教義構成了整個教義的框架。 釋迦牟尼的教法是為了利益自己和一切眾生。

四教

這四教是什麼? 如果還有更多真實、自利、利他的教法,為什麼只有四種呢? 同樣,如果人數很多,我們很容易灰心喪氣,或者成為無望的學生。 這四者,從數量上來說是那麼少,而且這四者正好可以概括一個人修行的完整形式。 這就是這個教學的美妙之處。 

這四個印是什麼? 眾所周知,翻譯方面會有一點差異,但一般來說,我們說:

  1. 所有復合的事物(有些譯者可以為你提供“複合”的翻譯;這兩個只是意思相同)都是無常的。 
  2. 一切被污染的事物都具有痛苦的本質。 
  3. 一切事物的本質都是空性和無我的。 
  4. 超越悲傷就是平靜和究竟的美德。 

讓我們看看這四種教法如何概括整個修行的道路和範圍,以便我們能夠達到涅槃或開悟的境界。 這四印的教法可以擴展到所有其他教法,而所有其他教法都可以縮寫或縮短為這四印。 的教學。

所有復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

在深入探討這一點之前,我們需要了解我們修行佛法的原因。 嗯,你為什麼要睡覺? 你為什麼要吃早餐? 或者說為什麼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最終,答案將歸結為“我想要幸福”。 這就是最終的答案。 奧巴馬和麥凱恩正在爭奪選票。 如果你一遍又一遍地問他們這個問題,最終他們會給出答案:“我想要幸福。 我想這就是我獲得幸福的方式。”

如果你問一個 菩薩,“你為什麼要放棄你的四肢,為什麼你要把一切都放棄給其他人?” 他們會說:“看到別人快樂我就很高興。” 最後,最終的答案又是:“這讓我快樂。” 如果你問 同樣的事情,“為什麼你要在三無量劫中毀滅這麼多,準備放棄一切?” 又是同樣的答案:“利益一切眾生。” 我們可能會回答:“為什麼當你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時你會感到快樂呢?” 這 菩薩 回答說:“嗯,這是我能期待的最好的禮物。 看到別人幸福我就更幸福了。”

但是,你試圖實現自己的目標——自我幸福——的方式因人而異。 有些人,最不聰明的人,最無知的人,認為通過排斥別人,他們可以獲得好處; 他們獲得了幸福。 然而,更聰明的人,如菩薩和佛陀,了解實相; 他們知道,不是通過排斥他人,而是通過擁抱他人,我們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最終,我們發現我們幫助他人的能力源於我們與生俱來的對幸福的渴望。 

這就是佛教的美妙之處; 你總是不停地問問題。 我們逐漸認識到,幸福是每個人搬到這里或那裡的最終動力; 它驅使諸佛為眾生的福祉而努力,驅使盜賊偷竊他人的東西,等等。 

如果你想擁有非常好聽的聲音 冥想 練習之後,你應該問自己的下一個問題是:“我發現,實際上,在內心深處,我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幸福。 我追求什麼程度的幸福:10%? 20%? 50%? 100%的?” 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尋求百分百的幸福。 但你有可能獲得 100% 的幸福嗎?

你提出問題,得到的答案變得如此坦率和明確,對嗎? 為了解決這個關於你能否獲得100%幸福的問題, 前面說過,首先我們要知道實現百分百幸福的障礙是什麼。 我們現在有100%的幸福嗎? 不,我們不知道,這意味著很明顯障礙就在我們內部。 這是一個明確的指示。 現在我們的工作是探索“阻礙實現 100% 幸福的障礙是什麼?”

我們看到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 身體 這會妨礙獲得 100% 的幸福; 這與頭腦有關。 你們在同一所房子裡,和同樣的同伴在一起,但有時卻感到那麼快樂,有時又感到那麼悲傷、那麼消沉。 這是為什麼? 這不是身體上的 身體 那是心情決定的,而不是你自己的思維決定的。 它一定是內心的某種東西; 障礙一定存在於內心。 那麼,那是什麼? 再次,我們必須檢查。 

舉個簡單的例子,桌子上有一串念珠,你認為它是一條蛇。 那麼你的心裡自然會產生恐懼。 就算真的有蛇,我手裡的這塊手錶也不會怕蛇,而人會怕。 那麼區別是什麼呢? 人類有一種特殊的能力,稱為“心靈”,它可以感知 現象,這會引起恐懼,或者當那裡沒有威脅(沒有蛇)時會感到高興。 所以,它是一個頭腦,最重要的是,當你開始將念珠視為一條蛇時,你就會產生恐懼。 

這種恐懼是我們所不喜歡的。 太痛苦了。 想像一下有人即將被絞死。 看看他的樣子:好悲傷; 太絕望了。 我們甚至不喜歡僅僅擁有它的外觀。 你對他感到憐憫和同情。 同樣,他的悲傷也無非是害怕失去自己。 就這個例子來說,這種恐懼是由對自己的錯誤認知而產生的。 這 說所有的恐懼、所有的不滿、所有的不快樂——幸福的反面——最終都源於對我們自己思維的無知或誤解。 

對於這個問題,即阻礙實現 100% 幸福的障礙是什麼, 指出無知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後障礙。 一旦這種把這串念珠誤認為是蛇的錯誤觀念被消除、消除,恐懼就會自動消失。 你看到這串念珠是一條蛇,然後你內心就會感到恐懼。 我只是祈求讓這條蛇走開,讓我不再害怕,是沒有用的。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知道這不是蛇。 如果你知道這一點,如果你能夠培養這種認識——認識到這不是一條蛇,而是一串念珠——那麼恐懼就會立即消失。 你不需要做任何其他事情來消除這種恐懼。 只要消除恐懼的原因,恐懼就會自行消失。

無知是不幸的根源

100%幸福的反面是什麼? 這是百分百的痛苦,或者說不到百分百的幸福。 這是由什麼觸發的? 是什麼刺激了這種不快樂? 這沒什麼 指出除了無知之外,這是所有這些不滿的根源。 我們的工作就是消除這種無知,不滿就會自行減少。 在各個程度上減少不滿,就是所謂的“實現百分百幸福”。 現在變得如此清楚了。 我們的工作就是消除我們內心的無明。 下一個問題是:“這種無知是什麼?” 

一旦我們知道這種無知是什麼,下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如何消除它?” 這 指出這種無知是所有痛苦、不滿、苦難、嫉妒的根源, 附件、厭惡、期待等等。 實際的做法並不像我說的那麼簡單。 從實際操作來看,它並不像教學時屏幕上貼的藍圖那麼漂亮,你知道嗎? 事實上,涉及到各種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細節。 

同樣,雖然我把一切都稱為“無明”,但真正意義上的無明卻是有不同程度的。 讓我們陷入所有這些不滿之中的最嚴重的無知之一就是觀看 無常現象 永恆的,將所有復合事物視為永恆的——主要是將一個人的自我視為永恆和永恆的。 

假設我只來這裡幾天或一周:如果我嘗試為這個小木屋購買冰箱和其他東西,你會怎麼想? 你會怎麼想? “他生氣了嗎? 他瘋了嗎? 他才來這裡幾天啊! 僅安裝這些東西就需要幾週的時間!” 那麼,有什麼意義呢? 你只在那裡待幾天,所以如果你沒有瘋的話你就不會做這些事情,因為你知道你只是一個旅行者。 你只是作為客人在那裡待幾天。當你只在那里呆幾天時,你不會做需要花費數週甚至數月時間的事情。 這太愚蠢了,對吧? 

但我可能會想我會在這里呆上十年左右。 事實上,我只在這里呆了幾天,但我並不知道。 然後我開始抱怨小屋。 “我需要一台冰箱,我需要一台空調和這些東西。” 然後,無論我有多少錢,我都會要求亞歷克從斯波坎或西雅圖拿點東西。 然後承包商說空調需要兩週才能到達那裡,然後又需要一周才能安裝,所以我說,“好吧,我會在這里呆十年。” 然後,我把錢花光了,而且不能退還,然後在空調真正到達這里之前,有人告訴我,“哦,明天你就該出發了,車已經準備好了。 你只在這裡待幾天。”

當我覺得我真的要在這裡待很長一段時間的時候,我就會開始計劃。 在計劃過程中,如果我要求彼得做某事,而他說:“不,我還有其他義務”,那麼我會非常激動。 然而,如果我請強巴尊者做某事,而她熱心地去做,我就會感到非常高興。 所以,有一種情緒 附件 或厭惡。 在計劃的過程中,所有這些負面情緒都會產生,並且因為這些負面情緒, 因果報應 積累。 這些業最終都會以痛苦的形式出現。 它會以痛苦的鏈條、痛苦的漣漪的形式繼續下去。 

所以,痛苦是由 因果報應 這是我的負面情緒累積起來的,比如不喜歡彼得,因為他沒有為我考慮周全,喜歡強巴尊者做事效率很高。 在計劃的過程中,我積累了 因果報應 因為這些負面情緒的產生。 而為什麼會出現這些負面情緒呢? 因為我誤以為我要在這裡待幾個月、幾年、十年。

正是因為這種錯誤的觀念,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會產生,進而產生業力,而業力又會產生下一個輪迴的痛苦。 我們最終看到它已經紮根了。 但紮根於什麼? 紮根於我在這里呆了十年。 同樣,更糟糕的是,“我將永遠存在”。 這不僅僅是幾年的事,而是永遠存在的事。 我是永久的。 這會引發所有負面情緒。 然後你會傾向於計劃活一千年。 你知道我們活不過八十年。 從理智上來說,我們知道這一點,但在經驗層面、感覺層面上,我們不同意這一點。 我們認為我們會活一千年、兩千年——就這樣。

因此,我們制定計劃。 正是由於這種誤解,我們才感到如此永恆、永恆存在。 例如,我可能期望自己再活四十年、五十年、六十年,但真正意義上的,誰知道呢? 明天我可能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誰知道呢? 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明天就要離開。 我們不知道。 這是事實。 所以,如果你知道這一點,如果你真正反思它,然後將其整合到情感層面、體驗層面,那麼我們就會看到,就像一個知道我會在這里呆幾天的人一樣,我不知道甚至不想為這個小小屋配備冰箱、空調或這些東西。 我不會計劃這個,並且因為我不計劃這個,所以與計劃相關的潛在的痛苦將不會存在。 正因為如此, 因果報應 沒有積累,我就不用經歷這痛苦 因果報應.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短暫,那麼你就不會為了自己而計劃。 但是為了其他有情眾生的利益而計劃又如何呢? 當然,做吧! 菩薩對於自己而言,可以簡單地思惟自己的無常。 而對於其他人來說,“其他人”不只是一個人,一個人走了,然後會有第二個人來,所以你不只是為一個人計劃,而是為了所有必然到來的其他眾生的利益。 。 對於菩薩來說,對於自己來說,應該清楚自己的無常。 對於其他存在,你計劃,你做一切。 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尊者秋卓 (Chodron) 所管理的捨衛城修道院 (Sravasti Abbey)。 這才是菩薩真正應該做的。 沒有任何疑慮。 

佛教的根本基礎、教法 ,說這是第一個誤解,它認為你是永久的,你是非短暫的,你是永恆的,這將導致一個人為自己進行計劃。 是故一切煩惱、一切妄想, 附件、厭惡等等都會出現。 相應的業力也會累積起來,你必須在未來的一生中負責。 因此,第一印說:“一切複合事物都是無常的。” 從真正的意義上來說,與我們的感覺相反,現實是所有復合事物,包括你自己,都是無常的,這意味著“會發生變化”。 它們具有短暫性的性質。 這種無常有兩個層次:粗重層次和微妙層次。

總無常

無常的總水平是連續體的中斷。 例如,樹生長,十年或一百年後,樹死了。 它變得乾燥,然後就結束了。 一百年或一千年後,這棵樹就不再存在了。 這種中斷,特定對象的連續體的中斷,就是所謂的粗無常。 例如,假設一個孩子四十年前出生,現在已是中年男人或女人,然後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們將從這個地球上消失。 假設這個人八十歲或六十歲去世; 該人不再作為一個人存在。 所以,人的連續體就中斷了。 這就是所謂的粗無常。

說:“一切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我們必須反思粗的無常和微妙的無常。 如果我們先思惟粗無常,那麼細無常就有意義了。 正因為如此,對於修行佛法會有非常強烈的渴望、強烈的衝動。 

首先,我們必須 幽思 在更宏觀的無常層面上,那就是我們的死亡,我們自己的死亡。 總有一天,我們的生命將會走到盡頭。 那麼你會發生什麼? 你為下輩子做好準備了嗎? 這些問題都有,對吧? 假設一棵樹是1000年種的,現在是2008年,也就是說已經過去了1008年,所以這棵樹有1008年的歷史了。 現在它乾了,不再是綠色的了。 所以,一棵存在了1008年的樹現在已經不再是新鮮的樹了。 這棵新鮮樹的連續體的這種中斷被稱為樹的粗略無常水平。

現在,為了擁有較粗的無常,那麼一定是因為細微的無常的存在。 如何? 一千零八百年前,這棵樹還只是一棵樹苗,而如今,它不僅長成參天大樹,而且已經乾枯了。 現在想像一下這棵樹在 1008 年內長到了 1000 英尺大小。 並不是說在過去的1000年裡,這棵樹一直都是幼苗,然後今天它突然長到了那麼大。 是這樣嗎? 不。 

如果它有一百英尺高,那麼在過去的一千年裡,它從一棵幼苗成長為一棵一千英尺高的樹,這意味著每十年它就會長一英尺。 這意味著一百年後,它會高十英尺。 1000年後,它會高1000英尺。 所以,一隻腳的成長,需要十年的時間。 是不是這九年零三百六十四天,一直是一棵樹苗,突然第二天就變成十年了,長到一英尺了? 不,每年都會有一隻腳被分成十塊。 第一件作品花了一年的時間。 花了一年的時間才長到第一隻腳。 然後你就這樣繼續下去。 然後你會看到變化在幾年內、幾個月內、幾天內、幾小時、幾分鐘、幾秒、幾毫秒內發生。 你還可以這樣繼續下去。 我們看到變化意味著它不會保持靜止。 如果每一秒都有變化,就會有小的分歧。 毫秒甚至更小。

這棵樹所經歷的變化並不是這樣的緩慢的分裂。 變化發生得更快。 同樣,我們的 身體我們的想法正在迅速改變。 如果你真的用這個邏輯來反思,你會試圖縮短時間的長度,你會試圖將時間的長度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以使其成長或成熟。 然後我們看到,最終,就像一些數字手錶一樣,分鐘以一種速度移動。 然後你想像一下,以秒為單位,它會移動得更快。 然後你把它分解成毫秒,它會變得更快。 分裂越多,它就變得越微妙; 我什至無法證明這一點。 [笑聲]

從真正意義上來說,我們的 身體,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自我,一切都在按照這個節奏進行。 這就是所謂的微妙無常。 如果你反思得這麼好,你就會產生恐懼感。 沒有什麼可以堅持為“我”或“自我”。 當你試圖把自己當作“我”時,它已經分解成其他東西了——這就是為什麼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力量。 冥想.

說我對這款手錶很依戀,所以這個 附件 這主要源於我的誤解,即它是永久且不變的。 但事實是,根據我給你的邏輯,就像那棵樹正在發生變化一樣,這只表也在發生變化。 同樣,我自己,作為代理人,也在經歷著這樣的改變。 所以,當你對它產生依戀感時,就意味著你想擁有它。 你抓住了你附著在手錶上的第一個時刻,但是,當你的手到達那裡時,手錶的第一個時刻已經不在那裡了。

這意味著,在真正的意義上,實相是無常的。 這個不成立; 它與手錶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們的方式完全矛盾 附件 看著手錶。 當你的手到達那裡時,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已經解體了。 它已經不在那裡了。 同樣,對於代理人,你自己來說,你伸手拿手錶,把它放在“你的財產”下面,認為你是永久的。 你認為你是同一個人,你認為你會得到它,而你已經得到它。 你以為是同一個人,但真正意義上,當你伸開雙臂去拿的時候,那個想要擁有那塊手錶的人也已經解體了。 那麼,有什麼意義呢? 無常者不知道自我和手錶的真實性,認為自我和手錶都是永久存在的,然後你試圖得到它。 所以,實際上,就你作為代理人而言,當你伸手去拿它時,它也會瓦解。 還有手錶,你真正想要擁有的東西,也已經解體了。

無常的主體想要有一個無常的目標。 這就是寂天大師文本中提出的邏輯。 當一個無常的主體想要擁有一個無常的、短暫的物體時,有什麼意義呢? 這 附件 根本沒有依據。 同樣,這需要擴展到第二點、第三點等等。 這就是我們需要如何反思所有復合事物的無常本質,無論是粗略的層面還是微妙的層面。 

但是,當然,我們需要知道,就人而言,你不能籠統地思考心靈。 我們無法思考無常的更宏觀層面,因為一般而言,心永遠不會終結。 心的相續不會中斷。 我們認為頭腦會終結嗎? 不——暫時不。 它永遠不會結束。 Vaibhashika相信,在獲得涅槃之後,當你死去時,心就會消滅。 否則,Cittamatra 和 中觀——兩所高中——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思想始終在繼續。 因此,如果您採取 中觀 考慮到這一點,你可以想到細微的無常,但不能想到粗的無常。

如果你知道一切複合事物都是無常的,那還有什麼呢? 甚至 釋迦牟尼也是無常的。 但我們為什麼要感到如此悲傷呢? 釋迦牟尼也是無常的,但是一念 釋迦牟尼也讓我們高興。 即使你想到微妙的無常 釋迦牟尼,沒有什麼值得我們悲傷的。 那麼當我們 幽思 關於復合事物的無常?

我們有什麼樣的老闆?

下一點是“一切染污的事物,都是苦性的”。 這句話引出了下一個教導。 如果所有復合事物都是無常的,那麼就不要幻想你自己, 釋迦牟尼這些事。 把自己想像成一個非常友善的老闆。 如果你有一個非常友善的老闆,那麼你會很高興。 而且老闆放假了,過兩天就來了。 一想到他重返工作崗位,你心裡就高興起來,心想:“這些事我都有人可以訴說。” 

現在想像一下,老闆是如此殘酷,只要看到你,他就一直打你耳光。 [笑]你會高興嗎? 不。假設他出去度假兩天。 你會高興還是不高興? 你會很高興的! [笑聲] 然後距離他回來只有一小時了,你會高興嗎? 不,你會變得悲傷。 同樣,如果老闆很殘酷,很壞,你為什麼不高興呢? 因為你知道你會在這個老闆手下受苦。 然而,如果老闆永遠離開,你會高興嗎? 是的,你不必再悲傷了,因為老闆已經永遠離開你了。 但不幸的是,老闆一小時後就來了。

同樣,我們是無常的,無常意味著我們經歷變化。 改變意味著依靠原因而改變,而原因就是我們的老闆。 原因決定了你要去哪裡。 如果你吃得好,你就會擁有健康 身體。 如果你吃了毒藥,你就會死。 所以,你吃什麼決定了你接下來的狀態。 同樣,結果由因決定。 所以,原因是我們的老闆。 就我們而言,我們處於短暫的狀態; 我們正處於變革之中。 改變意味著我們是由我們的原因決定的。 有的東西會轉化為結果,結果又會轉化為別的東西,所以這個結果必然是由原因決定的。 那麼,在我們的案例中,決定我們下一個目的地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我們的精神狀態。

精神狀態是我們的老闆,決定我們下一步的狀態。 是有德還是無德? 是仁慈還是殘酷? 如果我們的老闆友善,我們會很高興。 但如果那個老闆不友善、不守規矩、嚴厲、殘忍,你會高興嗎? 不。這意味著如果老闆很殘酷,如果我們的精神狀態主要是消極的,你會期望什麼結果? 疼痛。

一切被污染的事物都有苦的本質

第二個教義是:“一切染污事物,皆有苦性。” 染污是指我們的心被無明所污染,而生起苦性。 然而,如果我們是常住的,即使我們的心是消極的或迷惑的,也沒關係,因為在那種情況下,我們不會變成其他東西。 所以,如果這是真的,那麼我們就不再處於我們事業的力量之下。 但不幸的是,第一個教義說,所有組合事物都具有無常的性質,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經歷變化。 這是我們的本性。 這並不是說 就這樣創造了它。 這是我們的本性,因為我們是複合的。 

如果我們要經歷改變,那麼什麼決定了下一個狀態? 變化就是從原來的狀態到新的狀態,那麼新的狀態會是什麼樣子呢? 這將由第一個狀態決定,那麼第一個狀態是什麼或者那個原因是什麼? 那個老闆是什麼? 在我們的例子中,這是一種被污染的精神狀態。 所以,只要你的精神狀態受到污染,結果就會產生痛苦。 一切被污染的事物都具有痛苦的本質。 這意味著,由於我們認識到無常,我們對自己的前進方向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 我們走得這麼快是為了什麼呢? 我們正在走向痛苦,因為我們所接觸的因是如此被玷污和污染的東西。

我們正在如此迅速地走向苦難,但不要灰心。 這 說這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 我們應該知道這一點。 除非你知道自己病了,否則你不會尋求治療方法。 如果你知道自己病了,就會尋求治療方法。 同樣的,知道我們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困境,無一例外,我們每個人都處於這樣的困境,一旦知道了,那有什麼辦法呢? 然後 隨治愈而來。 並不是那個 只給你壞消息; 這 也帶來了好消息。 好消息是這種疾病、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是有辦法治癒的。

一切現像都是無我、空性的 

說所有這些問題都是由這種叫做無知的愚蠢的東西造成的,它誤解了現實,它 意見 事情完全錯誤,與現實完全矛盾。 事實是,事物只是通過相互依存而產生的。 事物是通過緣起而產生的。 不存在絕對的、獨立的性質。 但這種無知如此強烈地存在於我們之中,如此根深蒂固,思考並 意見 事物是獨立存在的,是固有存在的。 這就是無知。

由於這種錯誤的認知,所有這些污染和迷惑一直存在於我們之中。 由於這些妄想,它們會產生無明,然後將你推向這種快節奏的狀態,走向痛苦。 你會做什麼來控制某件事的起因或老闆? 這個老闆是什麼? 這是無知。 所以,你可以控制這種無知。 你消除了這種無知,然後你就會有一個新老闆。 你將會有這樣的智慧:作為你的老闆,他對你是如此富有同情心,如此友善,如此仁慈,而且誰不會讓你受苦。 這種無常、短暫、瞬間的狀態是一樣的,你不用擔心。 它不會把你帶離懸崖; 它會帶你進入一個美妙的天堂。

你會知道,速度越快,對你來說就越好,因為引導你的人是如此仁慈。 它會引導你快速進入天堂:涅槃、開悟。 你如何面對這個無知、殘酷的老闆? 就是告訴他他不友善,他一直在欺騙我們。 我們如何告訴他他一直在欺騙我們? “你一直在欺騙我們,因為你一直告訴我們現實是另外一回事,但真正意義上,事實並非如此。 這個現實並不是獨立的。 不存在獨立的現實。 一切事物都以相互依存、緣起的方式存在。” 當你非常清楚地了解一切事物的本質是空性和無我時,正如佛陀所教導的那樣 在教法的第三句中,你就會了解實相。 一旦你發現了現實,你就會對無知說不。 

當你對無知說“不”時,這意味著你必須與這種無知作鬥爭,而且你肯定會獲勝,因為你有堅實的基礎。 你得到了現實的支持。 你符合現實; 你代表現實。 然而,這種無知是完全沒有根據的。 當你加強對實相的認識時,無明就會被消除。 如果消除無明,會發生什麼?

超越悲傷就是平安 

第四個教義是:“超越悲傷是平靜和究竟的德。” 消除這種無明就是超越悲傷。 一旦你消除了無明,一旦你超越了無明,你就會超越悲傷,因為所有的悲傷都是基於這個無明。 當你消除悲傷時,你就獲得了最終的平靜和最終的美德,那就是百分百的快樂。 

最終的平安與幸福是我們的目標。 我們的使命已經完成。 這是尋求個人解脫以及尋求圓滿開悟的人的基本基礎。 這對兩者來說都是共同的,但對於那些特別熱衷於利益一切眾生的圓滿覺悟的人來說,這一點需要稍微詳細闡述和擴展。 這是相同的教學,但有所擴展。

菩提心與四印

因此,你思考第一個教義:“一切為法皆無常”,但不要僅僅思考你自己和你所執著或厭惡的對象,而是思考所有其他有情眾生的無常本質,以及所有的無常本質。給其他有情帶來煩惱的對象。 沉思 論所有這些事物的無常本質。 

第二教說:“一切染污法,皆有苦性。” 在這裡,你想其他眾生如何因為他們的無明和愚癡而遭受痛苦的折磨。 第三位則說:“一切法皆空性、無我性。” 再次,正如我對空性的認知可以幫助我消除無明一樣,我多麼希望一切眾生都能發現一切事物都具有空性和無我性的事實,以便這些眾生的無明也能被消除。 如果他們發現同樣的事情會發生什麼? 然後,悲傷就會超越,不僅在你身上,而且在所有其他有情眾生中。

為了更加勇敢地將這種心理反映擴展到所有其他有情眾生,你必須受到對所有有情眾生真正的感情、真正的親近和慈悲的激勵。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修習兩種技巧:培育七重因果關係。 菩提心 以及自己與他人平等交換修煉的問題 菩提心

從實際意義上講,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舍衛城還是在做日常工作,都應該過一種誠實的生活。 始終保持誠實。 這將幫助您培養道德紀律。 並始終保持同情心。 這將幫助您培育 菩提心 在你自己之內。 即使我們在從事日常工作時也能做到這一點; 您不一定要在修道院或修道院或女修道院才能實踐這些美德。 即使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始終誠實、真實、熱心。

不要屈服於 憤怒 或任何情況下的敵意。 當然,也會有這樣的情況 憤怒、敵意等等可能會在你內心升起,但從你的角度來看,永遠不要向它們屈服。 即使它出現了,你在那一刻給自己一個機會來質疑這是否正確,然後你不會對這些情緒說“是”。 只需說:“不,我的這種感覺是錯誤的。” 如果你意識到,如果你至少對自己的消極行為說“不” 憤怒,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補救措施 憤怒。 如果可能的話,嘗試做出承諾,今後不再重複這種情況 憤怒:“從今往後,我不會屈服於這個 憤怒“ 

下次,什麼時候 憤怒 出現時,再次做同樣的事情,“不,不,不,不。 我應該是一個修煉者,我已經承諾不向邪教屈服。 憤怒”。 如果你屈服於 憤怒,告訴自己,“不,不,你真是個膽小鬼。” 告訴自己這一點,並做出另一個承諾:“我不會屈服 憤怒 再次。 屈服於這將是多麼恥辱 憤怒 而我自稱是修煉者。” 說出這句話,並做出另一個你不會屈服的承諾 憤怒 再次。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 憤怒 力量減弱。 當有一種情況時 憤怒 當它出現時,你認為伴隨它的是快樂嗎? 不,這是一種精神障礙。 所以,當出現以下情況時 憤怒 出現,但不是 憤怒 反而有一種喜悅的感覺,這是你成功的標誌——你戰勝了 憤怒!

格西多吉丹杜

Geshe Dorji Damdul 是一位傑出的佛教學者,他的興趣在於佛教與科學之間的關係,尤其是物理學。 格西拉參加了數次有關佛教與科學的會議、心與生命研究所的會議,以及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與西方科學家的對話。 自 2005 年以來,他一直擔任達賴喇嘛尊者的官方翻譯,現任達賴喇嘛尊者的官方翻譯。 西藏之家,達賴喇嘛的文化中心,總部設在印度新德里。 格西拉定期在西藏之家和許多大學和機構開課。 他在印度和國外廣泛旅行,教授佛教哲學、心理學、邏輯和實踐。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