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適應寺院生活

適應寺院生活

印度西方佛法社區的重要性

  • 印度西方僧侶的情況
  • 支持持戒的內在因素

問答托薩姆林 01 (下載)

持戒

  • 支持持戒的外在因素
  • 培養一個 修道院的 介意

問答托薩姆林 02 (下載)

西方人的日常練習

  • 忙碌的外行從業者的基本做法
  • 西方僧侶的正確生活

問答托薩姆林 03 (下載)

(摘自談話內容)

社區生活

透明的態度

形成社區的一個重要因素以及在西方形成社區最初的困難之處在於,您需要有經驗的人來幫助指導您。 當你還是個嬰兒 修道院的,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作為嬰兒和蹣跚學步的孩子,有時很難建立一個社區。 但我們嘗試。 最好的辦法是得到一些前輩的幫助。 無論他們是否與您同住,聽取建議都很重要。 並在社區中真正互相幫助。

這是我們在 Sravasti Abbey 嘗試做的一件事。 我稱之為透明的態度。 我們訓練我們的思想,讓自己接受自己,而不是試圖向別人隱瞞事情。 為此,我們需要大量的自我接納。 我認為自我接納是我們修行佛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品質——接納自己,但同時繼續修行,這樣我們才能改變。

我們試圖創造一種氛圍,讓我們可以談論我們內心發生的事情。 在我早年作為一個 修道院的,我住在社區,但我們都在努力成為非常“好”的出家,我們只想听老師的教導。 我們不想讓任何僧尼同胞告訴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也不想透露裡面發生了什麼,因為如果我們這樣做了,那麼其他人都會知道我們有多可怕! 我的腦子裡充滿了消極的東西,但我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我必須看起來不錯,把所有東西都放在裡面。 這不行!

所以在修道院,特別是在用餐時間或下午茶時間,我們試圖談論我們內心發生的事情。 我們真的強調我們作為一個社區的共同生活如何是我們實踐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社區的共同生活如何是我們培訓的一部分。 當人與人之間出現問題時,這是很自然的。 當然會出現問題,我們是眾生!

有不同的意見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互相生氣。 這是要記住的主要事情。 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意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互相生氣。 當我們開始認同自己的觀點時,我們會生氣。 當我的意見變成“我”時,如果你不喜歡我的意見,那就意味著你不喜歡我。 然後我會生氣。 但如果我們記得我們的意見只是意見而不認同它們,那麼無論人們喜歡還是不喜歡我們的意見,我們都可以接受。

然後,當我們看到我們認同自己的觀點時,能夠對小組中的每個人說:“哦,大家,今天我心情不好,對別人有點粗魯。 對此我很抱歉,因為我真的陷入了我的某個觀點。”

然後每個人都會說,“哦,你知道嗎? 我也被困在我的里面了。”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學會了能夠以極大的自我接納和無畏的態度談論自己的內心。 我認為這是非常非常健康的,因為這樣我們就可以在這條道路上真正互相幫助。

我在美國的社區看到了這種情況。 有兩個人在那裡待了很長時間。 我們的社區只有三年的歷史,所以“長時間”是相對的。 但他們真的變了。 其中一位女性在孩提時代遭受了很多虐待,並帶著很多負面的自我談話和 憤怒 因為已經發生的事情而走向世界。 在上一次冬季靜修會期間,當我們進行問答環節時,我正在聽她在說什麼,然後我就走了,“哦,我的天哪! 這是令人難以置信!” 她開始識別那些東西並放手。 當事情發生時,她能夠與社區的其他人分享這一點。 當她陷入困境時,她也能讓我們其他人知道這一點。

同樣地,當我們作為一個社區生活在一起時,我們所有人都會經歷不同的事情,我們會讓彼此知道發生了什麼。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夠對彼此產生一些同情。

在修道院,我們有房子住,但我們也有一些建築要做,這需要與建築師、承包商和工程師合作。 這是我真正的佛法修行,我告訴你! 在我出家之前,我從未擁有過任何東西。 我從來沒有擁有過汽車。 從來沒有擁有過房子。 真的。 我什麼都沒有。 而我在這裡,試圖建造一座價值 2 萬美元的建築! 資金從哪裡來? 設計從何而來? 我從來沒有和建築師一起工作過。 我對工程一竅不通! 但這是我的做法。

所以,偶爾,如果這件事變得太糟糕,我會有點脾氣暴躁。 但我會告訴其他人,他們完全理解。 對我來說,和其他人一起生活真的很棒,當我說“我今天對建築師有點發瘋”時,他們會說,“沒關係。 我們明白。” 然後在五分鐘內,我的感覺就消失了。

能夠說出我們正在發生的事情,然後讓其他人有機會表現出同情和理解作為回報,這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我們 僧伽 可以給對方。 因為為了長期保持我們的出家,必須有某種歸屬感,某種與他人的聯繫感。 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創造它。

與我們腦海中發生的事情保持聯繫

這在藏傳佛教中是很容易的,特別是在格魯巴派中,所有的大論和大典——那四、那五、其他十七與這三十二有關,分為四個細分,第一個有八個因素——讓我們真正進入我們的學習。 學習非常有價值,非常有價值,但我們必須確保在學習的同時進行練習。 非常重要的是,當我們學習的時候,我們將所學的東西應用到我們自己的頭腦中,這樣我們就可以保持一顆快樂的心。

如果我們只是坐在那裡,我們就像在翻閱書籍——記住這個並研究那個——但我們與自己內心發生的事情脫節,它不會持久。 你必須真正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所說的聯繫是指利用佛法幫助我們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與其他人討論正在發生的事情,在我們的佛法朋友遇到問題時給予支持,因為這是一種基礎。

以我的經驗,能夠長期保持出家的人具有長期的動力,並找到應對內部發生的事情的方法。 有些人處理得很好。 有些人沒有。 但他們想辦法做到這一點,最好的就是處理好。

孤單

我們都經歷過孤獨的時期。 我想說的是,讓人們脫光衣服的主要原因不是性慾旺盛,就是孤獨。 這是 箴言 關於最難維持的獨身生活。 沒有人說:“哦,我要還戒,因為我想出去殺人。” 沒有人說,“哦,我不能成為 不要再修女了,因為我要去搶銀行了。” 沒有人會說:“我受夠了出家,因為我想謊報自己的成就。”

那三個 戒律 不是挑戰。 真正的大挑戰是獨身 箴言. 而這獨身 箴言 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獨身。 這不僅僅是在床上跳起來,達到高潮然後就完成了,因為你必須一次又一次地這樣做,因為性慾一直在增加。

所以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事情。 有些人可能對身體有更多的麻煩。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情緒化的。 “我想要一個特別的人在我的生活中。 我想成為別人眼里特別的人。 我想要一個永遠在我身邊的人,一個理解我的人,一個愛我勝過愛其他人的人,因為不知何故,我需要那個。 我真的不相信自己。 我需要別人來愛我,這樣我才能知道我是個好人。”

可能是這樣。 也可能是:“我真的很孤獨。 我裡面有所有這些東西,每個人都在談論這四個和那個七個。” 我們不能和任何人談論 懷疑 或者我們內心的不安或孤獨,所以我們只會變得更加孤獨,我們坐在那裡燉它。

所以圍繞性是整個情感安全的事情。

對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情感安全——感覺被愛,感覺特別,有人陪著你。

對某些人來說,這與社會其他人相適應:“我家中的每個人,我來自哪裡的每個人都處於戀愛關係中。 我是唯一一個沒有戀愛的人。”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在期望你墜入愛河並結婚的家庭中長大。 這不就是期待嗎? 如果我們不結婚可能暫時還可以,但之後就像內心有一種制約,“哦,但其他人都在談戀愛。 我怎麼了?”

或者有時我們會想,“我真的很想生孩子,因為孩子們也真的很愛你,不是嗎? 至少在他們年輕的時候。” 等他們老了,別提了! 但是當他們年輕時,他們需要你。 “我需要感到被需要。 如果我有孩子,孩子會需要我。 那我就有價值了。”

它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但它們都歸結為我們內心的某種情感需求——感覺被愛、歸屬感、自我感覺良好的需要。 而這些都與禁慾有關 箴言.

當我們被任命時,這些情緒問題並沒有消失。 它們正是我們必須與之合作的東西。 我們不能把他們推到角落裡,假裝我們凌駕於所有這些東西之上。 我們是社會人。 我們需要其他人。 我們需要連通性。 這就是 僧伽 社區是為了。 我們與他人聯繫在一起。 目的不是與一個人建立一種特殊的關係 僧伽 社區的成員。 它不是在尋找一個最好的朋友 僧伽 社區; 它正在學習開放和信任整個社區。 這需要一些時間,但我們應該給它一個機會。

可能有些人比其他人更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因此我們可能會向這些人尋求更多建議。 這很好,但盡量避免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朋友 僧伽. 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是社會動物,我們需要談論內部發生的事情。 我們需要與他人建立聯繫。 我們不能一直在頭腦中。 但它是關於如何建立健康的關係,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關係,而不是建立在我們情感基礎上的關係 執著.

我認為我們應該承認我們內心有這些需求。 他們在那裡。 但是我們學會了以一種健康的方式與他們合作,當我們的大腦對某件事著迷時,我們就會知道,“好吧,這太多了。 我的心在執著什麼? 是關於性嗎? 是為了被愛嗎?”

“好的。 我想要有人愛我。 那是怎麼回事?”

“我希望有人告訴我我很棒。”

“我希望有人說,‘你太棒了。 你太有才華了你真聰明。 你真好看你就是這樣。 你就是這樣。 你是最好的。'”我們喜歡這樣,不是嗎?

“我希望有人說他們愛我,並告訴我我有多棒。”

然後你說,“好吧。 那是世間八事中的哪一個?” 它是 附件 讚美和認可,不是嗎?

“我希望我的老闆或老師表揚我。”

“我想要一個特別的人認為我是最棒的人。”

“這是世間八法之一。 它在那裡。 我不是一個 然而。” 那麼,想要讚美和認可的世俗佛法的解藥是什麼?

我所做的是問自己,“好吧,即使我得到了這些,對我有什麼好處? 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然後我記得在我過去的關係中,我有很多人告訴我我很棒而且很特別。 但這並沒有解決內心的基本需要和孤獨感。 不管有多少人告訴我他們愛我,它仍然存在。 所以檢查一下這種需要的感覺是什麼。 那裡發生了什麼事?

因此,您可以學習並研究內部發生的事情:“那是什麼? 有人愛我。 哦,那我愛別人呢? 哦耶! 因為孤獨是關於我的,不是嗎? 我想要有人愛我。 即使我要開始一段感情,那也不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任何關係的基礎。” 因為“我需要有人愛我”而開始一段關係是災難的根源,因為它充滿了期望。

那麼佛法教什麼? 佛法教導我們要平等地向他人敞開心扉,並將我們的愛傳遞給他們。 並且不只是對一個特別的人這樣做。 “也許我內心感到很孤獨,因為我不愛任何人。 因為我都被鎖在自己裡面。 所以也許我需要睜開眼睛看看其他人發生了什麼,開始對他們友善,開始對他們微笑,不是因為我想從他們那裡得到什麼,也不是因為我想讓他們成為我的唯一或者我想成為他們的唯一,但只是作為我自己對眾生內心善良的體現。”

然後你回去開始練習 慈心. 慈愛。 你開始看著你周圍的人,試著表現得友善。 然後你突然意識到,“哇! 這裡有很多人與我有聯繫。” 然後你就不會感到孤獨了。 你會意識到,“哦,我與所有其他人都有聯繫。 我不需要成為別人的唯一。”

所以我們根據內心的情況工作,我們將慈心的教法在我們的生活中實踐,而不是僅僅記住慈悲的種類和二十二種慈悲心。 菩提心. 當然,我們會記住這些,但我們也嘗試通過我們與與我們一起生活的人的關係,將其中的一些放入我們自己的內心。 當我們這樣做時,就會解決我們自己內心的孤立、孤立和孤獨感。

因此,長期維持我們的戒律實際上意味著將教法銘記於心。 真的試圖用教義改變我們的思想。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