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重生與無常

重生與無常

菩薩早餐角對重生主題的評論。

昨天,你有一個小任務去尋找你的靈魂。 你能找到不屬於你的東西嗎 身體 而不是你的頭腦才是真正的你? 不可變的? 永恆? 你可以看到這是一個令人欣慰的想法,特別是如果我們在一個教導這一點的有神論宗教中長大,那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認為有某種東西是真正的我,它是永恆的,它永遠不會消亡,這在某種程度上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即使 身體 死了。 換句話說,就像我們昨天說的,如果存在這樣的事情,那麼我們就真的被困住了,因為那樣就沒有可能獲得覺醒。 沒有改進的可能性,因為沒有任何改變。 在情感上,一方面,我們可能會發現靈魂安慰的想法,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真的 幽思 正確地看待無常,並看到沒有 永久的、單一的、獨立的自我 那是一個靈魂,我們實際上可能會發現沒有靈魂更令人欣慰,因為沒有靈魂意味著我們不會被困在我們有限的痛苦領域中。 事情發生變化的事實可能令人振奮,因為這意味著有機會產生一個人的所有優秀品質 . 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改變我們認為能夠在情感上得到安慰的東西。

還有更多的問題。 有人在問報價 敞開心扉,清醒心靈 上面寫著[閱讀]: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想流。 我們不是普遍思想的碎片,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是孤立的和無關的,因為隨著我們沿著道路前進,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團結和相互依存。 儘管如此,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追溯到無限時間的思維流。”

問題是[閱讀]:

“嗯? 說真的,這個我不太理解,因為它看起來很矛盾。 首先,我們有一個單獨的思維流,從我對本章的閱讀來看,它似乎在持續不斷地流動著,以某種方式保留著以各種形式進出的獨特模式。”

又是那個人投入[閱讀]的靈魂觀念:

“然而,這表明我們將認識到我們的統一性和相互依存性,當沿著終極現實的路線探索得足夠遠時,將不會顯示出分離或個體獨特性。 因此,相互關聯。 我們如何調和沒有內在存在的我與獨立的思想流,這些思想流是獨一無二的,而不是宇宙思想的一部分?”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思想流。 換句話說,我的思維流不是你的思維流。 這不是別人的思想流。 我們都不是從一個普遍的思想流的舊塊上切下來的,但是當它說我們不是孤立的,我們是相互依存的時,我們所得到的只是在傳統的水平上,人類不是孤立的,獨立的事物不會改變。 我們是誰是緣起 現象-我們的 身體的緣起,我們的心緣緣起,自我緣起。 在傳統的層面上,事物都是以這種方式相互關聯的。 沒有一個普遍的思想然後被分解成不同的思想流,最後我們都回到了統一體中。 不像那樣。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流,因為當一個思想流成為 ,這並不意味著其他人的思想流變成 . 我們確實會相互影響,因此我們是相互依存的。 它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說話。 我們的心流也缺乏任何本性,所以即使一種心流與另一種不同,但每一種心流都是緣起的。 這取決於原因和 條件. 這取決於零件。 這取決於被構想和標記。

明白了嗎? 人們明白了嗎? 這很重要。

我最好在這裡繼續[閱讀]:

“在內心深處,我覺得有一些東西是我會在來世繼續下去。 那麼除了認為我自己是穩固而本然存在的之外,我所依附的那個我也是永恆的。 這讓我非常滿意。 我將在來世體驗我行為的結果,我創造了 因果報應 重生到這種境地。”

又是靈魂的概念。 有一個我我創造因,然後同樣的我體驗結果。 如果你看一下,這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靈魂是永久的和凍結的,它就無法創造 因果報應 因為創造 因果報應 涉及變化,如果創造了某些東西 因果報應 並體驗了結果,它必須與創造它的東西不同 因果報應. 兩件事,如果你有一個永久的靈魂,一個永久的靈魂無法創造 因果報應. 如果你說即使它是永久的,它仍然會創造 因果報應,那麼由此產生的靈魂是永久的,無法體驗 因果報應 因為體驗影響涉及改變。

那麼如果你說有一個靈魂會改變,它會創造 因果報應 它經歷了結果,然後你仍然堅持那個靈魂到底是什麼,如果它不是 身體 這不是頭腦嗎? 因為我們還在 執著 完全獨立於五蘊的自我,沒有這樣的東西。 自我的存在僅僅是因為依賴五蘊而被貼上標籤。 一旦我們說自我只是被貼上標籤,我們就會說,“它只是被貼上標籤,但它就在那裡。” 一旦我們說“它就在那兒”,我們就讓它再次內在地存在了。 僅僅通過標記就可以說它存在就是這樣。 無非是通過構思和標籤創造出來的。 究極分析看哪裡都指向不了。 當你不以終極分析來看時,你會說,“有 Sempe,有 Tampa,還有 Jingme,所有這些自我都存在。” 如果你試圖找到它們並隔離它們是什麼,你就做不到。 看到這就是我們發現困難的地方,因為一旦我們分析並嘗試尋找它是什麼,我們就找不到它,所以我們說它不存在。 一旦我們尋找它,似乎那裡有一個自我,我們可能會說:“哦,它是依存的,但實際上我們的心認為它是固有的。”

這一直是我們的難處。 我們混淆了不存在與空性和世俗實相,混淆了緣起與固有存在。 我們不能,在這兩對中的每一對中,我們無法區分這對中的兩個成員。 它們完全不同,所以我們真的需要考慮一下。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