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佛教徒有野心嗎?

佛教徒有野心嗎?

年輕人穿著黑色 T 卹,上面寫著“雄心勃勃”。
野心,就像慾望一樣,可以有兩個方面,取決於動機和追求的目標。 (攝影者 蒂卡·格雷戈里)

當人們剛開始修行時,他們經常問:“佛教說 執著 是一種令人不安的態度。 如果我減少我的 執著,我的野心會怎樣? 我會無精打采並且缺乏做任何事情的動力嗎? 我的職業生涯會怎樣?” 同樣,他們想知道:“當我們在佛法中心組織佛法活動和志願者工作時,志向扮演什麼角色?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的努力是否是積極的?”

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區分建設性的野心和破壞性的野心。 野心,就像慾望一樣,可以有兩個方面,取決於動機和追求的目標。 消極野心以自我為中心的動機追求世俗的成功和世俗的快樂。 正志以三種佛法動機中的一種來尋求有益的目標:將來有一個好的輪迴,從輪迴的困難中解脫出來,為了最有效地利益眾生而獲得圓滿的證悟。

說到真正修行的第一個障礙——附件 只為今生的幸福—— 談到對物質財富、金錢、名譽、讚美、認可和感官享樂(如食物、音樂和性)的渴望或野心。 由於我們強烈渴望擁有我們認為這些東西會帶來的快樂,我們經常傷害、操縱或欺騙他人以獲得它們。 即使我們在沒有直接虐待他人的情況下為這些事情而努力,我們的思想仍然被鎖在狹隘的狀態中,從沒有能力給我們帶來持久幸福的外部人和事物中尋求幸福。 因此,我們本可以用來培養無偏見的愛、慈悲和智慧的時間被轉移到了尋找那些長期無法滿足我們的事物上。 為了帶來持久的幸福,我們首先需要減少這種野心,首先要看到它的缺點——這些行為會在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中造成問題,也會在我們的心流中留下負面的業力印記——其次,要認識到世俗的野心所追求的東西缺乏給我們帶來長久幸福的能力。 有許多有錢有名的人很痛苦,受情緒問題和酗酒的折磨。

當我們逐漸減少世俗的野心時,我們的心靈空間就會打開,以慈悲和智慧行事。 這是積極的野心。 慈悲——希望眾生遠離痛苦——可以成為行動的強大動力。 它可以代替 憤怒 以前,當我們看到社會不公正時,這會激勵我們,並激勵我們採取行動幫助他人。 同樣,建設性的雄心充滿了善巧的智慧,可以仔細思考我們行動的長期和短期影響。 簡而言之,通過不斷的修行,我們對世俗享樂的自私野心的能量轉化為修行佛法和利益他人的能量。

例如,假設 Sam 非常重視自己的聲譽。 他希望人們對他好,對別人說他好,不是因為他真的關心人,而是因為他希望人們給他東西,為他做事,把他介紹給有名有勢的人。 有了這種動機,他可能會撒謊,掩蓋自己的缺點,假裝擁有他沒有的品質,或者擁有實際上是虛假的聯繫。 或者,他甚至可能會做一些看似不錯的事情,比如對某人說甜言蜜語,但他的目的只是為了滿足他的私心。

如果他停下來思考:“這樣的態度和行為的結果是什麼? 實現我的雄心壯志真的會給我帶來幸福嗎?” 山姆會意識到,事實上,他正在通過他的欺騙和操縱給自己和他人製造更多的問題。 雖然一開始他也許能騙人,但最終他會自暴自棄,人們會發現他的卑鄙動機,對他失去信心。 即使他成功地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並且最初感覺很好,這些東西也不會讓他完全滿意,並且會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 此外,他還在製造負面 因果報應,這是在未來的生活中出現問題的原因。 這樣一想,他的世俗野心就會消退,現在就有了清晰思考的空間。 回想自己與眾生的相互依存,山姆就會明白自己的幸福與他人的幸福是分不開的。 身邊的人都慘了,他怎麼可能開心? 如果他忽略了自己,他怎麼能給別人帶來幸福呢? 然後,他可以以這種新的、更現實的關心和關心自己和他人的動機參與各種項目。

當我們拋開世俗的野心時,我們可以以新的動力對待我們的工作和事業。 懷著世俗的野心,我們抓住自己的薪水和我們想用它購買的一切,關心我們在工作場所的聲譽和獲得我們所尋求的晉升。 當我們認識到,即使我們得到了那些東西,它們也不會讓我們永遠快樂,也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終極意義,那麼我們就可以放鬆了。 然而,這種放鬆不是懶惰,因為現在我們的頭腦中有更多無私和無私的空間 深遠的態度 這激發了我們的工作。 例如,早上上班前,我們可以想,“我想為我的客戶和同事提供服務。 我工作的目的是讓這些人受益,並以友善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他們。” 想像一下,即使只有一個人——我們——盡可能地以這種意圖行事,我們的工作環境會有多麼不同! 我們也可以想:“無論今天發生什麼——即使我受到批評或壓力很大——我都會用它來了解我的心和修行佛法。” 然後,如果工作中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心,並嘗試用佛法對治煩惱情緒,例如 憤怒. 如果我們無法當場讓心平靜下來,當我們回家時,我們可以回顧發生的事情並應用佛法解毒劑,在這個例子中,通過做一種冥想來產生耐心。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放棄世俗的野心實際上會讓我們更善良、更放鬆,從而在工作中更有效率。 奇怪的是,這些品質自然會給我們帶來更好的聲譽甚至晉升,儘管我們可能不會直接尋求它們!

有時,如果我們不小心,我們的世俗野心就會捲入佛法項目。 例如,我們可能會執著於成為我們眼中重要的人 精神導師 嫉妒或與其他弟子爭奪老師的注意力。 我們可能會在我們的佛法中心尋求強大的力量,這樣事情就會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而我們也會因中心的成就而受到讚揚。 我們可能想要擁有許多昂貴而美麗的 佛像、佛法書籍和靈性導師的照片,以便我們向佛教朋友展示它們。 我們可能想要擁有成為一名優秀禪修者的名聲,或者是一個接受過多次灌頂並進行過多次閉關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我們周圍的物體和人都是佛教徒,但我們的動機卻不是。 同樣是世俗的野心,只是現在更致命,因為它專注於法物。 很容易陷入這個陷阱。 我們認為,僅僅因為我們在佛法團體中工作,去教法,或者擁有佛法,我們就在修行佛法。 情況不一定如此。 為了今生的幸福而尋求名譽、財產等的動機污染了我們的行為。只有反復觀察我們的動機,我們才能辨別它是世俗的還是佛法的。 通常,我們發現我們的動機是複雜的:我們確實關心佛法並希望服務他人,但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努力得到關注和讚賞,並獲得一些認可或回報。 找到這種混合的動機是正常的,因為我們還不是證悟的存在。 如果我們發現一種混合的動機或被世俗關注所污染的動機,那麼我們需要像前面解釋的那樣思考它的缺點,並刻意產生三種佛法動機之一。

我們修行的目的不是讓我們看起來像在修法,而是在實際修行。 修行意味著改變我們的心。 這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腦海中。 雕像、書籍、佛法中心等等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 它們是幫助我們實現目標的工具; 它們不是實踐本身。 因此,要沿著這條道路前進,我們必須不斷地了解我們的內在思想和感受,並檢查它們是否與世俗的野心和慾望有關,這些野心和慾望本質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和狹隘的。 如果他們這樣做了,我們可以將它們轉化為積極的野心和對更高尚目標的渴望,例如他人的幸福,從輪迴中解脫出來,以及對一個人的完全啟蒙。 . 隨著我們逐漸這樣做,對自己和他人的好處將是顯而易見的。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