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重生

道次第 #30:死亡與無常,第 8 部分

一系列的一部分 菩薩早餐角 會談 路徑的階段 (或 lamrim)如 上師法會 班禪喇嘛一世洛桑確吉堅讚的文字。

  • 我們如何通過我們以前的宗教背景過濾一些教義
  • 下界的佛教教義與有神論宗教有何不同
  • 根據我們想要的結果選擇我們的行動

昨天我們談到了解死亡和無常如何導致了解皈依。 我們也談到了在這一世有不幸重生的可能性,這也導致我們 避難 ,在 、佛法和 僧伽.

雖然這在佛法中不是一個特別受歡迎的話題——大多數西方人喜歡跳過它——但我認為這是我們必須處理的一個話題,因為 確實教過它

我認為西方人對這種教導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你在基督教文化中長大,在那裡你被教導如果你在餐桌上打嗝那麼你做了一些消極的事情並且你將出生在地獄裡……基督教經常以這種主日學孩子般的方式向人們傳授。 所以人們當然會在成年後拒絕那種事情。 (好吧,不是每個人,但考慮這種事情的人通常會拒絕它。)但是你小時候的印記就在那裡。 所以當你聽到佛教教義談論地獄道時,突然之間,你舊有的基督教制約就來了,並被置於地獄之上 的教導,而你認為 說的和你在主日學裡聽到的和你後來拒絕的一樣。

事實上, 正在教一些完全不同的東西。 相似的是還有其他境界的說法。 佛教談到極度痛苦的境界(地獄道),極度快樂的境界(天界、神道)。 但與基督教不同的是,這些東西都是無常的。 它們都是暫時的。 在基督教中,它們是永恆的。 在佛教中,它們是暫時的。

在佛教中,它們是業力創造的。 它們不是由創建這些地方然後將您送到那裡的其他人創建的。 這些東西是我們自己的行為造成的。

此外,與有神論宗教不同,沒有人送我們上天堂或送我們下地獄。 這些都不是獎勵或懲罰。 相反,在佛教中,我們的行為創造了我們的體驗——即使是在人間——所以當我們體驗到痛苦時,原因被稱為消極的(或破壞性的) 因果報應; 當我們體驗快樂時,原因被稱為積極的(或建設性的) 因果報應. 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我們自己行動的結果。 沒有其他人給我們帶來痛苦或快樂。 沒有其他人會在我們的生命結束後評判我們,也沒有人會把我們的意識引導到一個地方或另一個地方。 六界輪迴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是獎賞,也不是刑罰。

這種關於外部父親形象的整個思考方式根據您不完全清楚的規則給您獎勵和懲罰,這不是 的教學。 我們必須非常清楚這一點。 不僅在理智上清晰,而且我們必須審視自己的頭腦,看看我們小時候這些舊的習慣性、根深蒂固的模式,以及它們如何浮出水面以及我們如何錯誤地將它們投射到 佛法. 我們必須在自己的腦海中真正看到這一點,當它發生時,阻止它,因為它是 錯誤的看法. 這是一個 錯誤的看法 那會造成很多痛苦。

相反,真正看看要好得多, 只是教導事物因因而生。 誰創造因? 我們的確是! 如果我們想要快樂,就創造快樂的因。 如果我們不想受苦,就不要製造苦因。 這取決於我們。

當然,我們的問題之一是我們想製造苦因,結果卻得到快樂。 因為有時苦因會帶來某種快感或好感,或者你會從中獲得某種世間的利益,讓你感覺良好。 我們希望能夠做所有這些事情,但最後仍然擁有幸福。 這就像想一生都吃高脂肪食物並保持低膽固醇。 它不是那樣工作的。 或如食毒而欲得養。 它不是那樣工作的。 當我們的渴望與因果的自然法則相抵觸時,我們就必須處理我們的渴望。 因為我們的渴望給我們帶來了問題。

相反,當我們看到自己正在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時——無論是今生還是來世——因為我們以積極的方式珍惜自己,我們尊重自己並希望自己快樂,那麼我們就不要為未來的痛苦製造因,即使這涉及不做一些現在看起來很有趣的事情。 因為你現在的樂趣很快就結束了,但某些活動之後帶來的痛苦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我們不希望那樣。

如果我們有這種看法,那麼它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是根據我們想要的結果自願選擇我們的行動。 我們正在承擔我們的責任,並在我們的生活中勝任。 這與因為擔心自己會做錯事而有人會來接你而四處奔波完全不同。

我們之前的訓練在許多領域都投射到佛教上。 這是其中之一。 所以我們必須非常小心並註意到它並提醒自己這是一個 錯誤的看法.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