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真苦属性:无私

真苦属性:无私

在 16 年冬季闭关期间,关于 aryas 四个真理的 2017 个属性的一系列简短会谈的一部分 舍卫精舍.

  • 定义一个自给自足的实质上存在的人
  • “控制者”的概念:我们真正拥有多少控制权?
  • 什么可以被识别为控制者?
  • 般若中观 对“空”和“无私”的看法

上次我们谈到第一个真理的第三个属性, 真苦,并说五是空的,因为它们不是永恒的(或永恒的),单一的(或无分的),独立的自我。 这是所有佛教宗派的共同观点。 这种关于一个永久的、单一的、独立的自我的想法是一个完全捏造的——智力捏造的——概念。 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是我们编造出来的东西,因为它感觉很好。 当你害怕死亡,并且你不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时,会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有一些永久的、整体的、不可穿透的、不变的(东西)真的是 非常令人欣慰。 当你想到它时,正是这种关于某种灵魂或自我的想法,或类似的东西,让你觉得,“好吧,我的 身体 可能会腐烂,谁知道我的脑海里会发生什么,但那是生命的本质 ME,那永不改变,坚不可摧,永远 ME,继续,它没有被摧毁。” 这对人们来说是非常安慰的。 问题是,如果你对它应用一点逻辑,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人——一个我,一个灵魂,一个自我——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就是问题所在。

我们人类是非常好的。 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我们并不经常对我们的想法进行推理。 “我破产了,所以我想我会开一张空头支票——或者从别人的账户开一张欺诈性支票。 这主意听起来很不错!” 我们不会从逻辑上、合理地思考结果会是什么。 这是一种智力上编造的东西。

第四个属性,三段论是,

五蕴是无我的,因为它们不是自给自足的、实质上存在的我或人。

同样,这是每个人都会同意的所有佛教学校的共同观点。 与此不同 永久的、单一的、独立的自我,自给自足的,实质上存在的可以改变。 它受原因和影响 条件,这种感觉就像我体内有某种东西,也许是我思想的某些方面,控制着整个 shebang。 这就是我们的控制狂自我。 它具有获得的和先天的形式。 但这是一种感觉,“哦,我可以控制我的 身体,我可以控制我的思想。 我在这里控制。 看,我可以控制我的 身体. 我选择移动我的手。 我在这里控制。 有一个人在控制之中。” 我——也许是我思想的某个方面——说,“移动你的手”,然后手移动了。 看,我在控制。 我说,“好吧,让我们想想慈爱。” 所以你想到慈爱。 哦,看,我在控制。 我可以告诉我该想什么。 或者让我们想想我的税收。 我得坐下来报税了。 (不是在撤退的中间。)所以看,我在控制之中。 我让我的 身体 坐下来,我把注意力集中在税收上。看,有一个 ME 这是在控制之中。 正确的?

这个的问题是,我们有多少控制权? 我们可以防止我们的 身体 从变老、生病和死亡? 忘了它。 我们能让心集中吗? 感觉我们应该(能够)。 我不想承认,这是一个借口——但感觉不像是借口,感觉挺有道理的——为什么我的专注力不太好。 是因为我真的不够努力。 如果我只是坐在那里并真正尝试过,那么我肯定可以在那一次会议中集中注意力。 只是我有点懒,所以我没有尝试。 但我可以让我的想法去做。

又错了。 我们很快就会注意到这一点,不是吗? 我们可能有很棒的 心愿,但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大脑在不想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做任何事情太久。

此外,断言这种自我或“我”的问题是你要用什么来识别它? 你必须找到它的东西,那么什么是自给自足的实质存在的我? 是我们的 身体? 嗯,我们的 身体 不能发出指示让事情发生。 是我们的心吗? 好吧,我们的思想似乎可以控制事物(但它不能)。 但同样,它是哪种心态? 我们找不到一个单独的意识可以单独扮演那个角色。 所以我们说它是“无私的”。 “无私”就是没有那种自我。

这就是所有佛教体系对后两者的一致看法,即空虚和无私。 就 般若中观 学校,空虚和无私都会有同样的三段论,说,

五蕴是空无自性的,因为它不是一个本来就存在的人。

那里否定的对象是一个固有存在的人,这不同于一个永久的、整体的、独立的人或一个自给自足的实质上存在的人。 一个固有存在的人不依赖于任何其他因素,而且它似乎也存在于我们的某个地方 身体 和思想,与我们相关 身体 与心同时又与之分离。 同样,它以自己的力量存在。 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把握水平,可以理解自我以这种方式存在。 我认为,要注意到这一点并看出它与自给自足的实质存在者之间的区别,需要大量的深刻理解以及强烈的正念和专注,因为内在存在的“我”很容易隐藏起来。 一旦你认为你已经掌握了它,它实际上就会显示自己是 身体,或显示自己是思想。 我们永远不能把它理解为与 身体 心却与之分离。 它很难被捕捉到,而且它也是完全独立于其他一切的东西。 它只是自我设置。

我想有时——这是我的猜测,我不知道——当你的头脑有点安静,你只是想,“我”——或者你想你的名字——这种感觉有点[振作起来]。 也许就是这样。 我不确定。 这不是像“我在控制之中”这样粗暴的事情。 它比那更微妙。 他们说,当有人指责您没有做的事情时,您可以看到。 甚至是您确实做过的事情,但尤其是您没有做过的事情。 但我听过一位格西说,实际上那是在那种情况下突然出现的自给自足的格西。 但后来我问了另一位格西,他说,好吧,试着看看固有存在的那个,因为如果你得到那个,那么你就得到了所有其他的。 而我发现非常有趣的是在宗喀巴大师的 拉姆林 陈沫 没有提到自给自足的实质存在的自我。 他在中途之前写下了那篇文章 拉姆林,并且之前 (Gongpa Rabsel) 佛法思想的启示 . 在这两篇文章中,他谈到了一个自给自足、实质上存在的“我”。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 我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只是我到目前为止所想的一点点。

对于应成派,他们会断言那种空性(或无私)是第一真理的第三和第四属性。 他们还会断言那种空虚(和无私)不仅是为了个人,也是为了所有人 现象. 一切。 不仅没有内在存在的“我”,而且没有内在存在的聚合(或其他)。 而在更多地思考这个……因为五蕴始终是其中使用的例子,我想知道应成派是否真的会重做那些并说,“我是空的,因为不存在,”然后把“我”就总量而言。 并做第二个三段论:“聚合(或所有其他 现象,这通常意味着聚合......还有更多 现象 除了五蕴之外)是空的(或无我的),因为它不是本来就存在的。 因为 Prasangika 不仅主张人(这意味着我们的“我”)的无私,而且也主张所有其他人的无私 现象. 其他人的“我”和五蕴、椅子、桌子、空的空间,以及其他一切。

学校之间肯定存在一些差异。 但是,这就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 正如龙树所说,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牢记前两个[属性](尤其是第二个),那么将很难牢记后两个。 因为了悟前两者(无常和苦),然后也了悟 身体,那些事情先于了悟空性和无私。 然而,龙树菩萨说, 身体,你能坚持多久? 一两分钟? 但是一旦你从 冥想 想想午餐 身体 对你来说不再显得犯规。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那些容易得多的理解,那么认为我们可以直接潜入并立即实现空性就有点遥不可及了。

思考这一点很重要,无论它是否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这非常有帮助,因为你整天都在四处走动,有时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你在走路,“为什么我说'我'步行'?” 或者,如果你正在思考某事,“我为什么要说‘我在思考’?” “我为什么说‘我在做白日梦’?” 或者换一种说法是,“谁在做白日梦?” “我有这种奇妙的分心 冥想,我不想铃声响起。 谁是 有这种分心吗? 谁在做梦 -男生? 谁注意力不集中?” “我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 谁?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谁不能集中注意力? “我是,我不能。” 谁? 那个无法集中注意力的“我”是什么? 寻找它。 “我太累了,想睡觉。 我的毯子呢? 谁这么累? 我们应该问问整天睡觉的小猫。 问问你自己是很有趣的。 “那些人不欣赏我。” 他们不欣赏的人是谁?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 “他们不爱我。” 他们不爱谁? 那个不被爱的“我”是谁? 或者不被注意。 或者无法识别。 谁应该是 Maheshvara,但没有人看到。 没有人看到我的潜力。 [笑声] 调查一下,这非常非常有趣。 很有意思。 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你可以把它用在你的生活中。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