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的恐惧

对经济的恐惧

一系列关于我们生活中我们可能害怕的许多方面的讲座——死亡、身份、未来、健康、经济、失去、分离等等; 还谈到了恐惧的智慧和缓解我们恐惧的不同解毒剂。

  • 在经济困难时期,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而不是恐慌
  • 我们的幸福真的取决于经济状况吗?
  •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满足感而受益匪浅

恐惧 10:经济(下载)

昨天我们谈了一些关于在健康状况下应对恐惧的问题,我认为谈谈我们在经济状况下的恐惧可能会很好,因为人们似乎对经济状况感到非常紧张。 首先,只有一个评论是,我认为我们越紧张和害怕,它就越会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因此,作为一个国家,每个人都会说“啊啊,经济!” 那么他们的行为方式实际上使经济变得更糟。 所以我认为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件事。 然后第二件事是,真正问问自己,因为我们往往会感到害怕:“哦,我不会因为这个、这个、这个和这个而快乐,因为经济不太好。” 首先要问自己:这些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其次要问自己:我有哪些内部和外部资源来处理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为通常它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即使事情应该很紧张,也总是有选择和方法来处理它。

我们幸福的源泉

好吧,但最重要的是,问题真的是问自己:我的幸福取决于经济状况吗? 是的? 这真的是我们要问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说是,那么我们需要问自己:我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因为如果我们将幸福感与经济状况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将自己置于无法控制自己幸福的境地; 因为我们说这一切都取决于外部的东西。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内部幸福不应该也不取决于经济状况。 实际上,我们可以用更少的东西更快乐,如果更少,我们的问题也会更少。 如果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拥有的东西少一点,节省一些东西,不要过度消费等等,那么整个地球上的经济分配也会更加公平。 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可以让不幸地习惯于“我想要它,好吧,让我们去拿它”的头脑工作。 因为那个心只是在灌输这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么多 gehechtheid,事实上,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已经养成了“我想要它,好吧,让我们去商店买它”的习惯,因为信贷是如此容易。 这种贪婪的心理状态,因为不仅仅是首席执行官的贪婪,还有消费者的贪婪,他们在说“我想要它,我们去拿它,即使我没有钱,我现在也想要它。” 正是我们心中的那种贪婪导致了这种情况。 并意识到我们实际上可以用更少的钱更快乐。 因为如果我们过去得到的所有东西实际上都是幸福的原因,那么一旦我们得到了一件我们喜欢的东西,我们就不必再得到第二件了,因为我们会非常快乐、满足和满足第一个,如果它确实是持久幸福的原因。 但是我们的整个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事情不是。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去拿下一个,下一个,下一个。 因此,我们成为了一个消费成瘾者的国家。 而且它不会给内心带来快乐,也不利于整个社会。

少而快乐

所以,我认为看看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好的,然后看看我们有多少次可以因为更少而更快乐,特别是如果每​​个人都更少。 你知道,因为他们做过心理学研究,我们会通过与其他人的比较来判断我们的幸福感。 或者我们判断事物,你知道,与其他人相比,我们拥有多少,是否足够。 因此,如果其他人拥有的少一点,那么每个人仍然觉得他们拥有足够的东西,因为我们会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它。 因为除非有人比我们拥有更多,否则我们不会嫉妒和嫉妒,所以如果我们一起下降一个档次,没有人会嫉妒或嫉妒。 他们做了很多研究,表明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我们通过我们有时非常厚实的头骨得到了这一点,我们实际上可以用更少的东西更快乐,我们有更少的问题,有时更多的满足感。 而且我认为,通过不消耗太多,我们变得更有创造力,我们和家人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我们和朋友一起做更多的事情,我们互相帮助更多。 所以这种创造力和这种一起工作、一起做事的事情实际上建立了更牢固的关系。 而且我认为,与有情众生之间更牢固的关系相比,我们的生活空间充满了许多我们不需要的东西,然后因为我们无法获得下一个我们不需要的新东西而变得恐惧,带来更多的快乐。 好的? 明白我在说什么? 是的? 因此,与其对经济感到恐惧,不如对我们所拥有的感到满意,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拥有的比这个星球上大多数人所拥有的要多得多。 并努力培养这种内在的幸福感,分享东西,赠送东西,建立关系,并在我们如何寻找娱乐方面发挥创造力。

所以我注意到,自从我发表关于如何让自己摆脱财产以及他们如何创造我们的身份的演讲后,修道院里的许多人一直在分享他们的东西。 因此,人们一直在赠送东西,更多地分享东西,并放弃自己的东西。 这会带来很多快乐不是吗? 当你可以给别人一些东西并分享东西,然后不要因为拥有这么多东西而受累,好吗? 所以它是一种很好的解毒剂,可以消除对经济感到恐惧和恐惧的心灵,因为我们的幸福并不取决于所有这些。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