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電子郵件

器官捐贈是個人決定

器官捐贈是個人決定

器官捐贈卡。
(拍攝者 惠康影像)

在這個醫療技術發達的時代,很多人都會詢問臨終捐獻器官的問題。 是從佛教的角度推薦的嗎?

首先,請務必注意這是個人選擇。 每個人都必須為他或她自己決定這個,人們可能會做出不同的決定,沒有一個選擇是正確的而另一個是錯誤的。

做出此決定時要考慮的兩個因素是:

  1. 器官捐獻會傷害臨終者嗎?
  2. 在做出這個決定時,同情的作用是什麼?

針對第一個問題,與某些宗教不同,佛教保護死者的完整性 身體 並不重要。 佛教當時不相信彌賽亞的到來或身體的複活。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移除器官不是問題。

然而,問題仍然存在,即臨終者的意識是否會受到器官移植的不利影響,因為手術必須在呼吸停止後立即進行。 根據藏傳佛教,意識可能停留在 身體 在呼吸停止後數小時或偶爾數天。 在呼吸停止和最微細的意識離開意識之間的時間裡 身體——這是真正的死亡時刻——這對 身體 不受干擾,以便意識可以自然地吸收到更微妙的狀態。 如果 身體 手術後,意識可能會受到干擾,這可能會對人的下一次投生產生不利影響。

器官捐贈卡。

器官捐獻是個人的選擇。 每個人都必須為他或她自己做出決定。 (攝影者 惠康影像)

另一方面,有些人的慈悲心很強,即使臨終時會擾亂他們的意識,他也願意捐獻自己的器官。 對可以使用器官的其他人的這種同情心當然令人欽佩。

因此,由每個人來決定,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關注點和能力。 有人覺得他或她的思想或 冥想 修行可能虛弱到死可能寧願不捐獻自己的器官,以免對來世可能造成的傷害。 其他有實力的 冥想 實踐可能與此無關。 那些具有強烈同情心的人可能願意為了利益他人而冒著可能對自己造成危險的風險。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誠實地審視內心,並根據我們的能力和實踐水平選擇我們認為最好的。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