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

四聖諦

一尊站立的佛像,背景是一張微笑的佛臉。
真正的修行意味著了解我們自己,了解我們所處的情況,了解我們的潛力以及我們如何克服困難。 (拍攝者 安吉拉·瑪麗·亨麗埃特)

這次演講是在 馬巴 3月10,2002。

我想談一談四聖諦,它們是一切法門的基礎。 的教導。 如果我們了解四聖諦,那麼當我們聽任何佛法開示時,我們就會知道它的主題如何適合一般的佛教框架。 四聖諦是第一教 在他開悟後給予。 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教導,適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會提到這四個,然後回去解釋每一個。

首先,我們現在的處境——輪迴的生活——是不盡如人意的。 第二,我們不滿意的經歷是有原因的; 他們有一個起源。 第三,從那些不圓滿的情況中解脫出來的狀態,即涅槃或真正的停止。 第四,存在到達那裡的路徑。

有趣的是,當 開始教學時,他開始談論我們目前狀況的不盡如人意。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生活會遇到問題。 我們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美好的,事情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所以我們可能會想:“為什麼我必須去聽佛法並聽取苦難呢?”

有很多人,尤其是西方人,想要聽到光和愛。 他們想說,“不要告訴我痛苦,痛苦。 不要告訴我輪迴的不圓滿性。 我只想听聽關於愛、光和 極樂,一些奇妙而非凡的東西。”

但是, 很實用。 他說:“好的。 我們將審視我們的生活。” 修行佛法並不是要有逃避現實的心態。 這不是要進入某種恍惚狀態或擁有一些我們可以告訴朋友的巔峰體驗。 真正的修行是了解自己,了解我們的處境,了解我們的潛能,以及如何解決我們的困難。

在概述四聖諦時, 談到了我們的現狀和潛力。 前二聖諦——[1] 不能令人滿意 條件 [2] 他們的原因——處理我們目前的狀況。 在最後兩個聖諦中——[3] 那些不如意的止息 條件 [4] 通往停止的道路——談談我們巨大的人類潛力。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過著自動化的生活,而沒有過多思考我們行為的原因和結果。 為了發揮我們的潛能,我們必須深刻地了解,自動地生活確實令人不滿意,它使我們被問題和痛苦的循環所奴役。 例如,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我為什麼要去上班? 我為什麼要吃? 我為什麼結婚或不結婚? 我為什麼要和朋友出去? 為什麼要買新車?” 我們真的停下來想想那些事情嗎? 即使在我們做了這些之後,我們是否曾經問過自己,“我快樂嗎? 我正在做的事情真的有成就感和意義嗎? 到了死亡的時候,回頭看看自己的一生,是慶幸自己的所作所為,還是後悔莫及?”

我們經常抽空,不調查這些問題。 相反,我們有一輛車。 我們有一台新的錄像機。 我們有這個,我們有那個。 所以我們認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正確的? 不!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因為我們應該這樣做。 因為其他人都這樣做。 因為他們說如果我這樣做,我會很開心。 但我的經驗是我不是。

所以我們需要看看自動駕駛的生活有多令人不滿意。 如果我們不仔細觀察,將會發生的是我們的一生都在自動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將走到生命的盡頭,回首過去,我們會想想,“我完成了什麼? 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誰想在他們生命的盡頭說她生命的意義是很多股票和債券,或者他生命的意義是一堆頭銜和獎項? 這就是我們一生的價值嗎? 我不這麼認為。

不圓滿的教導是為了幫助我們覺醒。 讓我們看看我們的基本經驗,我們都想要快樂,對吧? 有人寧願不快樂嗎? 不,有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嗎? 不,想一想:當你有孩子的時候,你教給他們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們不能總是得到我們想要的。 這貫穿我們的一生,不是嗎? 我們永遠無法獲得我們想要的一切。

有時我們得到了我們想要的,但我們仍然不快樂。 我們很失望。 它沒有預期的那麼好。 假設我們存錢去夏威夷度過一個美妙的假期。 這是聖路易斯的冬天,我們去夏威夷。 那應該很棒,不是嗎? 給我們帶來快樂。 但是我們到了那裡,正在下雨。 我們美妙的假期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美好。

此外,無論如何,我們不希望出現的問題。 我們非常努力地不讓它們出現,但它們會自動出現。 我們不必為他們支付任何費用。 我們不必保留它們。 他們剛來。

所以我們在這裡,想要快樂,卻感到沮喪:我們無法得到我們想要的一切,當好事發生時,它們往往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好,我們得到了我們沒有得到的東西想。 好像我們沒有足夠的問題,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出生、衰老、生病和死亡的背景下。 呸!

想想看,我們這一生已經完成了“出世”的部分。 但變老還在繼續。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了衰老的過程。 變老有趣嗎? 不,不是特別是。 我們都喜歡年輕。 但是我們都在變老。 我們的社會崇拜年輕人,但我們都沒有變年輕。 此外,我們生病了。 那也不好玩。 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肯定的一件事就是我們會死。

我們的日曆上滿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 星期一我有很多事情要做。 事實上,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死。 其他一切都是可能的。 當我們不考慮我們的死亡時,我們可能會認為我們可能會找到一些快樂,一些幸福。 但鑑於我們的快樂不會長久,而且會在生、老、病、死中出現,我們所擁有的任何快樂和成功都不會是終極的。

了解這種情況,了解這些可以治愈我們的事情。 了解這一點,我們選擇停止四處奔波,不再尋找快樂。 我們開始明白,貪圖享樂是我們不滿和沮喪的根源。 我們意識到幸福永遠不會來自於無意識地、自私地四處尋求快樂的生活。

為什麼這樣呢 教導輪迴的不圓滿本質? 他這樣做不是為了讓我們感到沮喪。 我們自己一個人就會感到沮喪; 我們不需要聽教如何去做! 這 教導我們不滿意的情況,以便我們醒來並問自己:“我們都說我們想要的幸福到底是什麼? 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是什麼導致了我們的痛苦,我們如何才能阻止這些原因?” 這些問題讓我們踏上了最終將帶領我們走向幸福的精神之旅。 這段旅程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意義。

尊者圖登卓龍

尊者 Chodron 強調佛陀教義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特別擅長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實踐的方式來解釋它們。 她以其熱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學而聞名。 她於 1977 年在印度達蘭薩拉被嘉傑林仁波切出家為尼姑,並於 1986 年在台灣接受了比丘尼(圓滿)戒。 閱讀她的完整簡歷.

有關此主題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