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索取与给予的冥想

索取与给予的冥想

关于龙树菩萨的一系列简短演讲的一部分 给国王的宝贵建议花环 文殊菩萨冬闭期间。

  • 做的先例 tonglen 冥想
  • 以快乐的心态去承担别人的痛苦
  • 做受法的价值 冥想 当我们经历痛苦时
  • 以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的快乐心态给予

上次我们从尊者赐予我们每天默想的一些经文开始。 他们来自 珍贵的花环。 让我再读一遍:

如旷野中的地水风火、药草树木,愿我常作一切众生所愿的享受对象。

愿我被众生所爱,愿他们比我更爱我。

我们上次谈到了这一点,以及当我们真正将其付诸实践时,它是多么具有变革性。 然后这节经文的最后两行说:

愿他们的恶业在我身上成熟,愿我的一切功德在他们身上成熟,无一例外。

你们中的许多人都研究过思想训练的教义(以及 拉姆林) 所以你很熟悉 tonglen,接受和给予 冥想。 当这个 冥想 在思想训练(或思想转变)教义的流派下,在西藏确实得到了非常充分的描述和教导,其中一位格西问他的老师:“嗯,这个教义的来源是什么?” 因为他们总是想引用消息来源。 所以这是他们引用的来源之一,因为它说得很清楚,“愿他们的恶行成熟在我身上,愿我所有的德行,无一例外地成熟在他们身上。”

这很明显是做受受法的先例 冥想,不是吗? 因为受受法的理论 冥想 是通过认为我们正在承担他人的痛苦(这是他们所有非美德的结果)并用它来摧毁我们自己的痛苦来发展我们的同情心 以自我为中心,我们自己的无知。 然后将我们的戒德和快乐给予他人——我们所创造的功德在他们的快乐方面成熟,因此愿他们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一切世俗之物,愿他们拥有一切 条件 为修行道,愿他们修行得好,证得正觉。

我不会详细介绍做受受法的所有细节 冥想 因为它在以前的 BBC 中,而且如果你得到这本书 化逆境为喜乐和勇气 Geshe Jampa Tegchok 的第 11 章有一个美丽而详尽的描述 冥想. 最详尽的描述 冥想 我在任何地方都见过。 所以那是 化逆境为喜乐和勇气 它在亚马逊上。

这是一种美好的想法:“愿我真正以快乐的心态承担他人的痛苦。” 所以这不像是,“天啊…… 他们把自己卷入了所有这些泡菜中,而我必须成为受害者,并通过承担他们所有的负面影响来再次拯救他们 因果报应” [叹气]“这些众生……” 不像那样。 真的是,带着慈悲心,看到:“好吧,为什么众生要造恶业? 因果报应? 因为他们的心被烦恼淹没了。” 不是因为他们早上起床说,“哦,我想创造一些消极的东西 因果报应 今天! 我会玩得很开心的!” 不,这不是原因。 这是因为他们的心完全被无明淹没了, 愤怒gehechtheid. 所以很多时候,众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心已经被淹没了。 或者,即使他们这样做了,他们也不在乎,因为他们认为无知, 愤怒gehechtheid 实际上很好。 “如果我不执着于事物,我将不会有任何快乐。 如果我不生气,人们就会欺负我,我永远得不到我想要的。” 所以环顾我们这个社会,一般人都执着于无明(不知道什么该修,什么该舍,不分善恶)。 我不是说所有人,而是在很大程度上。 即便是能辨别善恶的人,也不是那么容易控制心,抑制心不随波逐流的。 愤怒, gehechtheid,骄傲,嫉妒, 以自我为中心. 我们只是跟着他们。

所以就像我们一样,其他众生也是如此,所以要以慈悲的心去看待他们。 正如我们希望从自己的不善业的苦果中解脱一样,我们也希望他们从不善业的苦果中解脱。 然后把那些痛苦的结果加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应该这样做 冥想 即使我们没有经历一些明显的痛苦。 但是当我们 ,那恭喜你, 经历一些明显的疼痛,它非常非常有效 冥想 做。

但是当我们想到众生受苦时,我们不应该只想到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动荡。 我们也应该想到变化的苦——给有情众生带来快乐的情况后来给他们带来痛苦。 然后是无处不在的条件反射的苦难——只是拥有一个 身体 心在烦恼的控制下 因果报应. 因此,以快乐的心态承担所有这些。 特别是当你采取了 菩萨 誓言 你发誓要度度一切众生,你现在打算怎么办? 说,“好吧,嗯,我在 达赖喇嘛 因为我觉得这很酷,但我真的不想为利益众生而工作。 我会让 达赖喇嘛 去做吧。” 不,当你对整个宇宙中的所有众生做出承诺时,你的话需要有价值。 你不能只是说,“好吧,那是一种情绪……。 真想回到无知状态, 愤怒gehechtheid 想想我自己的幸福……” 你不能那样做。 所以想象一下,像这样把他们的痛苦转嫁给我们自己。 所有三种苦都加在我们自己身上。

然后,修布施,想把自己的功德布施给他们。 所以它又不是像,“哦,我创造了这么多功德,现在我必须把它送给这些甚至懒得创造自己的功德的众生,而我必须给他们我的功德!” [笑声]

我记得 1987 年我第一次住在新加坡时,那个人……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免费分发的书的赞助人 我想知道为什么——他也有一些佛法问题,他想学习一些禅修。 所以我在教他。 他擅长发电 菩提心 在开始和结束时我都说:“现在我们将把所有功德作为布施回向给所有众生并与他们分享。” 他用悲哀的眼神看着我说:“但我的功德太少了,我不想放弃它。” 他真的很认真。 一方面我不得不佩服他因为他真的相信 因果报应. 他真的相信它。 他认为创造功德是件好事,他很看重这一点,也想这样做。 那真是…… 与许多谈论功德然后并不真正相信它的人相比,你知道吗? 他对此深信不疑。 但他的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他认为一旦你把它送人,就好像……。 好吧,如果我把这些眼镜送人,那我就没有了,你知道吗? 当我们回向所有众生的福祉时分享我们的美德和功德,实际上是在扩大美德。 它扩大了功德,因为它是布施的修行。 因此,尤其是当我们回向自己和他人的觉醒、我们自己和他人的佛果境界时,这就是最终目标。 因此,我们含蓄地致力于在此之前发生的所有良好情况。 因为通过一系列的善缘轮回来修持佛法,这就是我们最终证得圆满觉醒的方式。 因此,我们实际上是在为轮回和道上的一切美好事物以及我们成佛的最终目标而回向。 所以当我向他解释时,他心软了,他想回向他的功德。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美妙的练习。

我们奉献的不仅是我们的功德,还有我们的功德 身体 和我们的财产。 因为有时候人们会想,“好吧,我会回向我的功德。 我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很容易给别人。” [笑声] 是吗? “我的意思是我看不到优点,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所以是的,我可以放弃它。 但放弃我的 身体? 不,放弃我的财产? 不,因为如果我把它们送人,我就不会拥有它们。”

同样,这不是思考的方式。 我们应该记住,通过慷慨,我们创造了价值,我们对自己感觉良好。 他们做了很多研究,以至于人们在分享自己拥有的东西时对自己感觉好多了。 你不需要在科学研究上花费一百万美元(对不起,国立卫生研究院),但只要看看你自己的想法,你就会看到。 我的意思是,他们把钱花在这方面而不是其他事情上是件好事,但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审视自己的想法,我们会发现当我们慷慨大方时,我们对自己的感觉要好得多,而不是当头脑出现并进行干预时与,“但如果我给,我不会有。” 然后我们因为害怕而囤积了很多东西,如果我给了它,我就得不到了。 我们囤积各种令人惊奇的东西。 [笑声]

我总是担心,如果我把这些小容器送人,那么当我需要它们时,我就得不到它们了。 所以我真的强迫自己把它们送人。 那是在我住在别人家里之后。 有一天我自愿打扫她的地下室,因为她囤积了大容器和大箱子,认为她会需要它们,然后年复一年地在那里放着大东西,你知道吗? 所以我帮她把它们清理干净,然后我想,“你知道,我真的应该摆脱我的一些……” 因为我只救小的,你知道吗? 比如放回形针之类的东西。

所以我们囤积最神奇的东西。 有一次在 佛法友谊基金会 我们谈论的是慷慨,我给人们分配的任务是只检查一个壁橱,或者一组抽屉,把他们不用的东西拿出来送给别人。 然后下周回来汇报。 这项任务对人们来说太难了。 [对听众]我们做的时候你们有人在场吗? 你在那里。 和你。 记住? 就好像有些人连壁橱或五斗橱都够不着。 有些人到了那里,他们开始观察事物,他们发现了他们已经忘记的东西。 但是一旦他们看到他们拥有它们,他们就会依恋它们并且无法将它们送走。 即使他们多年没有使用它们,甚至不知道他们有它们。 他们不能分开。 你知道,这件 T 恤是我去墨西哥旅行的纪念品…… 你知道? 然后有些人他们把东西放在一个盒子里,他们不能把盒子放在车里。 其他人把盒子拿到车里,他们不能把它从车里拿出来做慈善。 这是惊人的。 总是有什么干扰。 这显然是吝啬和吝啬的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这实际上是因果报应而造成我们贫穷的心。 所以这是一个慷慨大方并为财富创造因果因果的绝佳机会,出于恐惧,我们不能放弃我们甚至不记得自己拥有的东西。 [笑声] 更不用说那些我们记得我们拥有但我们不用的东西了。 更不用说我们知道我们拥有和使用的东西,但其他人可能更需要它们。 太奇妙了。

无论如何,要记住,当我们确实克服了我们的 以自我为中心 感觉真好。 我并不是说回家清空所有东西。 但只是看看我们需要什么,其他人更需要什么?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