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带着嫉妒工作

认识和转化嫉妒和嫉妒

2015年如何成为菩萨闭关期间的教法,并录制于 三轮车 杂志.

  • 嫉妒的痛苦
  • 我们嫉妒什么
  • 嫉妒的定义
  • 嫉妒和自怜
  • 寂天的诗句
  • 喜乐是嫉妒的解药
  • 问答

在我们真正开始之前,让我们产生我们的动机,以确保我们以正确的意图聆听和参与佛法。 让我们的动机成为了解自己,特别是学习如何识别并转化我们的嫉妒,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良好品质,尤其是喜悦和喜悦,这样我们才能在完全觉醒的道路上进步。 当我们在道上时,以及在我们证得圆满觉醒之后 ,愿我们以爱护他人胜过自己的心,以及随喜他人的善德和良机的心,不断地利益众生。 将其设置为您现在聆听的动机。

[教义丢失]

将自己与他人比较

因为我们在比较:“而且他们比我们好,呃!” 谁愿意承认这一点? 嫉妒也非常痛苦。 我不了解你,但我发现这可能是最痛苦的情绪之一。 当你嫉妒时,你只是坐在那里,你被困在这个充满不满、仇恨和恶意的大锅里。 当我嫉妒时,我永远不会感觉良好。 当我生气的时候我觉得 . 当然,这是烦恼和迷惑,但我觉得 . 嫉妒,我感觉很糟糕、错误和自卑,这很糟糕。 另外,在我的脑海深处有一些东西在说,“哦,Chodron,你嫉妒了。” 就像,哦,我不想承认我是。 所以,是的,这是一种非常不舒服的情绪。

我们嫉妒什么? 几乎任何事情,因为嫉妒涉及将自己与某人进行比较。 当我们将自己与与我们平等的人进行比较时,这就是竞争。 所以社会说,“没关系。” 当我们将自己与比我们更好的人进行比较时,这就是骄傲。 社会说,“没关系,”即使你自高自大并且有点令人不快。

当我们将自己与某人进行比较,但我们比较少时,那就是嫉妒。 好的。 我们不忍心看到他们拥有任何好的品质或好的机会。 我们受不了了。 他们有这个而我们没有,这就像在我们心中燃烧一样。 所以我们会嫉妒任何事情。 在工作中,有人得到了我们没有得到的晋升; 有人受到表扬; 我们没有得到表扬。 浪漫的关系,我的天哪:嫉妒只会激增。 “我的男朋友、女朋友看着别人说,'你好。' 啊啊啊!” 你知道? 不能忍受那个。

即使在佛法界——有时尤其是在佛法界——也会出现嫉妒,而且真的很阴险:“其他人必须和老师在一起,必须和我们的老师共进晚餐,而我没有。 那个人是谁? 为什么他们如此重要以至于他们可以这样做而我却没有? 老师怎么认识他们,和他们握手,却不知道我是谁? 怎么老师坐他们的车,不坐我的车? 看看某某。 他们如此静止,当他们 沉思,完美,我就是这样。 [笑声] 这不公平。 我嫉妒他们坐得这么安静。 在他们出来之后 冥想 他们有点走——就像,他们刚刚沉浸在三摩地或空虚中,或者,你知道的,真实的 菩提心. 我出来了 冥想 我很生气,因为我的背痛,膝盖痛。” 还有人说,“哦,他们学习很好,他们知道的很多。 而且,你知道,我从来都不擅长学习。 我不太了解。 他们比我更了解佛法。” 是的,某某人做的礼拜比我多。 他们完成了整个 恩贡德罗 在虚脱和他们已经完成 金刚萨埵 他们已经避难 上师瑜伽… 和我? [叹气]我没有做过这些。 我是一个失败的佛教徒。” [笑声]

所以我们只是嫉妒,你知道,随便你怎么说。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嫉妒比我们年长的人。 我们嫉妒年长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可以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当我们变老时,我们会嫉妒年轻人,因为他们看起来比我们好。 嫉妒只是基于不满和比较,我们的心永远不会平静。

我们会嫉妒别人的财产。 “他们有一辆新的华丽的红色跑车。” (然后你就知道他们是个中年男人了。) [笑声] 但是我们会嫉妒。 “他们怎么会有一辆华丽的红色跑车,而不是我?” 或者,“哦,看看我得到了什么?” 你知道,我丈夫给我买了一枚新钻戒。 你只是想像——[笑声]我们看着别人的钻戒,就像,“哦,那太糟糕了。 为什么他们的丈夫得到了他们,而我丈夫没有得到我呢?”

人们得到了我们得不到的好机会。 他们有我们没有的优秀才能。 他们在音乐、艺术或运动方面都比我们好。 任何事情,我们都会嫉妒。 我们会在这种痛苦中停留很长一段时间,经常策划我们将如何破坏他们的幸福。

我认为这是我们不喜欢谈论嫉妒的另一个原因,因为当我们嫉妒时,我们想要破坏别人的幸福。 我们想要自己的幸福。 但承认你想破坏别人的幸福有点尴尬。 这不是一件好事。 但这就是我们想要做的。 我们会坐下来详细计划……有时我们会坐在一起 冥想 位置。 计划我们将如何破坏他们的幸福,而我们将获得认可。 然后,当然,我们致力于,好吧,没有任何优点。 我们不能奉献那个! [笑声] 有很多负面的 因果报应; 你不能奉献那个。 所以你有点卡在你的会议结束时。 [笑声]

定义嫉妒

嫉妒到底是什么? 这是我们的定义:“这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令人不安的心理状态,涉及由于依附于商品和服务而无法承受他人的财富。 它涉及仇恨,具有引起心的不适和不与快乐接触的作用。” 这是一个技术定义。

“无法承受他人的命运。” 你知道,尤其是在圣诞节的时候:“愿每个人都生活在和平中; 愿每个人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 愿每个人都快乐和满足…… 除了那个人,他有幸福和满足,我什至没有做任何事情给他们! 但我无法忍受他们拥有它。”

嫉妒很矛盾,不是吗? 在圣诞节,我们总是说,“愿每个人都快乐和充实。” 我们每天念诵四无量心: 愿他们远离痛苦及其原因; 愿他们永不分离 极乐; 愿他们安住于平等心,没有偏见, gehechtheid愤怒” 我们对众生有这些美好的愿望。 但是当他们快乐时,我们认为他们不值得,因为我们应该拥有它,然后把四无量心扔到窗外。 让这个人痛苦不堪,因为那是嫉妒想要做的。 它想要我们自己的幸福,它想要摧毁其他人的幸福。

如果我们谈论非暴力沟通,嫉妒是对未满足需求的一种反应。 我们有需要,也许是需要交流,需要认可,需要欣赏。 我们有一些需要。 我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但其他人是。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未被满足的需求,无论是对联系、爱情还是其他什么。 但我们无法忍受其他人有这种需求(满足)。

带着嫉妒,我们总是比不上。 我们总是不如人。 我们还不到。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成为看待生活的一种完整方式。 对于某些人来说,嫉妒只是时不时发生的事情; 对于其他人,嫉妒成为他们看待生活的整个框架——总是这种比较,总是比别人差,发现别人的幸福或机会难以忍受。

如果这是我们对生活的全部看法,那将变得非常成问题,因为每次我们遇到某人时,我们都无法接近新的人——“哦,这里有一些有情众生,也许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我们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们可能很感兴趣。 他们有我从未听说过的新体验。” 我们不能那样接近一个新人。 我们总是把一个人当作危险人物来对待,因为他们可能比我们更好。 他们可能有一些我们没有的东西。 因此,我们总是带着这种比较来接近任何新人,感到沮丧,也为自己感到难过。

嫉妒和自怜

嫉妒也是自怜的一大滋生地,自怜是如此诱人,因为它就像,“哦,可怜的我。 哦,他们有比我更好的机会。 他们比我好看。 他们比我更有才华。 他们比我更受欢迎。 他们比我熟练。 人们注意到他们。 他们没有注意到我。 一切——我只是无法在任何程度上取得成功,而且每个人总是比我好。 而我一文不值。” 我们就这样度过了一生。 有人在吗? 我们有一个终生的遗憾党。

如何注意到心中出现嫉妒。 嫉妒背后有许多不同的想法,所以最好注意这些想法是什么。 这就是“内省意识”这种心理因素的用武之地,因为它会监控头脑,看看我们在想什么,我们的情绪是什么。 当我们有敏锐的内省意识时,它可以发现某些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潜伏在表面之下,但肯定会对我们产生很大影响。

嫉妒背后有什么样的想法? 好吧,一个是,“为什么他们得到这个而我没有?” 我认为有时美国孩子学会的第一句话——除了妈妈和爸爸之外的三个词——是“这不公平”。 你是否很早就学会了说“这不公平”? 我做到了。 你知道,每当我没有得到某样东西而我的兄弟姐妹得到了,“这不公平!” 所以你会带着“这不公平”的心态长大。 为什么他们得到这个而我没有? 为什么他们能做到而我不能? 这不公平。”

这是嫉妒背后的一个大故事:“为什么他们能去那里而我不能? 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做而我却不会呢?” 即使是修道院:“为什么别人比我学习得更多? 为什么其他人可以去旅行,到处走走,而我却不能?” 总是这种比较的东西。 “有人喜欢他们,但他们不喜欢我。 即使你看所有修女的照片,我也是最丑的修女。” [笑声]“其他人看起来都明亮而红润,而我看起来……他们看起来比我好。 人们喜欢他们; 他们不喜欢我。 即使我尝试,我也永远不会像他们一样好。 世界对我不利。 我从来没有像他们那样有过同样的机会。 这不公平。”

还要注意以“我从不……”或“他们总是……”开头的想法,“我从来没有那样做。 他们总能做到。 我从来没有得到认可,即使我做的比他们好。 他们总是得到认可,即使他们的工作不是那么好。 为什么人们比我更欣赏他们? 为什么他们有恩爱的关系,而我却孤身一人? 为什么我的男朋友在我好多了的时候爱上了她?”

它总是归结为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并且更少出现。 所以非常痛苦。 因为我们不能把它带到国际法庭。 [笑声] 我们愿意,因为“这不公平。” 但是,没有人会听我们的案子。 事实上,其他人并不是很在意。 [笑声] 哪个更糟! “因为我很痛苦,而他们不在乎。 这不公平。 可怜的我。” 哦,天哪,你知道吗? 嫉妒也会助长低自尊和低自我价值感。 “没有人认出我,那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低人一等。”

摆脱嫉妒

我们如何摆脱嫉妒?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认清它,认清隐藏在它背后的念头。 如果我们不能承认有这些想法,那么我们就无法承认自己有嫉妒心。 如果我们不能承认我们嫉妒,那么我们要如何抵消我们的嫉妒并摆脱它呢?

就像你生病了,你必须承认自己生病了,然后去看医生,然后才能好起来。 一样。 如果我们因嫉妒而生病,我们需要承认,然后去 ,善巧的神医,得到丹药,然后修行。 但如果我们不能承认我们嫉妒,如果我们甚至不能注意到它和识别它,那么我们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我们不仅坐在我们挖的坑里,而且在洞上盖上盖子,这样我们就出不来了,然后我们在里面的时候呜咽着说这不公平。

当存在嫉妒时,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培养自我接纳,接受,“我就是我,并且(使用 喇嘛 Yeshe 的术语)“这就足够了,亲爱的。” 我就是我。 我拥有我所拥有的品质和机会,这就足够了。 当然,我以后可以改进。 我的情况将来可能会发生变化。 所以,通过接受现在,我并不是说未来必须像现在一样,而是现在就是现在。 所以,与其拒绝它,不如接受它。”

我发现当我嫉妒时,对我来说真正的平衡点是其他人创造了 因果报应,而我没有。 因此,从业力的角度来看,所有抱怨“这不公平”的抱怨都是站不住脚的。 因为我没有造因。 对我来说,这真的让我抱怨、嫉妒的心平复了下来。 他们创造了原因,而我没有。 所以如果我没有造因,但我想要那种结果,那么我就需要造那些因。 即使因没有立即到来,即使它们不会在这一生到来——因为爱, 因果报应,并且它的效果有效,总有一天我会得到那些结果,但我可以满足于知道我现在正在创造原因。 所以,对这种情况的某种接受,某种接受,“我没有创造原因,而他们创造了。”

我们甚至可能会查看存在偏见和歧视的情况,由于某种歧视或偏见,我被排除在外,但其他人得到了机会。 那些情况非常困难,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有很强的正义感,虽然我不太清楚正义是什么意思。 所以在那些情况下很难说,“他们造成了原因,但我没有,”因为这听起来好像你只是屈服于不公正和歧视以及偏见和偏见。 事实并非如此。 你不会屈服于此。 而且你不会相信被置于劣等地位所带来的低自我价值感,你不会相信 愤怒 随之而来的是“这不公平”的心态。 而是说:“他们在前世创造了事业,但我没有。” 对我来说,所做的一切只是让我平静下来。

我面临很多性别歧视,尤其是在宗教方面。 宗教通常是任何社会中最保守的制度——最落后的制度。 尽管它有最美好的价值观,对众生最好的祝愿,但如果我们看看宗教结构,它们往往是最落后的。 这真的很奇怪。 所以每次我收到不认识我的人的来信——他们只是写信给修道院的院长——总是“亲爱的先生”。 因为从来没有人想到修道院的院长可以是女人。 它总是“亲爱的先生”,你知道吗? 对于许多其他类型的事情——比如被邀请参加会议——“亲爱的先生。” 只是说,“好吧。 没关系。” 他们不需要写“亲爱的女士”。 [笑声] 我与“女士”的关系并不比我与“先生”的关系更多。

我可以找到自己的空间,在其中我可以行动、发挥创造力并发挥我的才能,而且我不需要在有偏见的结构中保持敌意。 社会很大。 世界很大。 你可以找到可以发挥你的才能和能力的空间,在那里你可以真正绽放。 我们不必一直嫉妒,因为其他人有我们没有的机会。

我曾经非常嫉妒僧侣,因为他们必须去南印度的寺院学习,而我不能,因为我是女人。 在我刚开始的时候,妇女们、修女们没有那种学习。 僧侣们做到了。 我所有的老师都非常赞扬那种学习计划。 但是当我询问是否要去那里学习时,“对不起。 不。” 我曾经很嫉妒。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我意识到我没有去其实是好的,因为如果我去参加格西课程,我想我会变得很傲慢。 看我的性格,我会变得相当狂妄。 所以它实际上变得更好了。

我看着我的一些说藏语的朋友,我很嫉妒他们,因为经过这么多年...... 我当尼姑已经38年了,当我想和我的一些老师交谈时,我仍然不得不请别人翻译。 这有点丢人。 所有这些年轻人都进来了,他们懂藏语,而我不懂。 只是学会与之和平相处。 我没有机会。 当我有老师的时候,我没有签证。 当我有签证时,我没有老师。 当我有老师和签证时,我没有钱。 情况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 我不想对此保持嫉妒和痛苦。

它也有一些优点,因为我再次认为,如果我学过藏语,我可能会非常依赖藏语行话。 但由于不懂藏文,我不得不非常深入地思考文字的含义,以及概念的含义。 所以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它实际上让我对佛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即使在你觉得“我比别人更不幸”的情况下,你总能在那种情况下找到一些幸运。

我知道我生病的时间快到了,我将无法做我喜欢做的事,那时候看着别人嫉妒会很诱人,因为他们可以在森林里行走而我不能。 我知道时间快到了,但我有一个 身体 因烦恼而来的 因果报应, 那么我还能期待什么呢 身体? 这当然会发生。 所以没有理由嫉妒其他人比我健康,或者比我更灵活,或者其他什么,因为,嘿,我创造了拥有这个的原因 身体,我为我拥有的任何一种健康创造了事业。 因此,让我们从这种情况中学习我能做些什么,并利用这种情况来提高我的良好品质,而不是坐下来嫉妒别人。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吗?

转变情境

我们可以审视的每一种情况,当我们说“我不及”时,看看你在那种情况下可以培养出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看看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否则你永远不会学到什么。 因为有时候只有历经磨难,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内在资源。 而且我们不会与任何人竞争成为完美的人,因为无论如何,这意味着什么? 所以我认为,真的,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情况,都可以利用它来学习和发展自己。

而这就是了知佛法的福报,就是我们可以利用每一种情况来修行。 我什至想起我的老师,他们正在接受教育,然后发生了起义,他们不得不逃离。 他们本可以坐在那里骑轻便摩托车,然后,“哦,怎么会呢? 其他人可以完成学业,而我是印度的难民,我身无分文,病了。” 但他们并没有让他们的思想去那里。 他们说,“好吧,我又穷又病,是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的难民,那我能学到什么? 我该如何改进? 我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甚至为此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些负面情绪的成熟 因果报应 那现在不会再折磨我和模糊我的思想了吗?

在任何情况下,我认为我们都可以以一种或另一种方式改变它。 为此,我们必须明白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利益他人,为此我们需要培养良好的品质。 我们生命的意义不是成为最富有、最受欢迎、最被认可、最有名、最受爱戴、最受赞赏。 我们嫉妒别人的所有事情都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只是此生的幸福来来去去。 我们死的时候不能带走它,即使我们有它也不一定对我们有那么大的好处。

你可能会说,“但等一下! 有很多钱对我有好处,某某有更多的钱,他们可以去巴哈马度假,而我没有!” 你认为他们真的很高兴有那么多钱吗? 如果您认为真正有钱的人很幸福,请再想一想。 他们完全被金钱所奴役。 如果你真的很有钱,你必须住在有防盗报警系统的房子里。 这是否意味着当您有防盗警报器时,您会感到安全和有保障? 不,你还必须小心所有这些来来往往的亲戚,你从未见过他们,他们需要贷款。 你必须提防那些试图欺骗你的人,或者那些仅仅因为你有钱和财产而不是因为你是谁而与你交朋友的人。

当我们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会想,“哦,他们更快乐,而我不快乐”,想想他们的处境。 他们也有你没有的新的、增加的问题。 富人有富人的问题。 穷人有穷人的问题。 好的? 所以,你知道,轮回。 我并不是说只接受这种情况,不要尝试改进。 尝试并改进,但你不需要为了做到这一点而嫉妒和生气。 我们也可以从处境困难中学到一些东西。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是,看看我们已经拥有了多少,我们为自己准备了多少; 因为当我们嫉妒时,我们会选择我们缺少的一件事,而不是考虑我们拥有的所有东西。 因此,我认为,考虑我们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并为此感到高兴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学会为别人比我们更好、别人有我们没有的机会而高兴。 我总是告诉人们,我很高兴还有比我更好的人,因为如果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我们就不会有电了,因为我不知道电是如何工作的。 而且我们不会有任何管道,因为我不知道管道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不会有汽车,因为我也不知道汽车是如何工作的。 我们可能没有食物,因为我不知道如何种植食物。 所以我真的很高兴有人比我好,因为因为其他人比我好,我们都享受一些好的 条件. 如果我是最好的,我们会很伤心。

然后你可能会说:“哦,但你是一位佛法老师。” 好吧,我真的很高兴有人比我更了解佛法,因为这样我才能学习。 如果我是最好的并且知道的最多,那么我们又会很遗憾,因为我没有任何认识,而且还有很多我没有研究过。 我很高兴有人比我更了解佛法,他们修行并拥有我所没有的证悟。 因此,我可以学习。 我可以进步。 如果我再次成为最好的那个,我们真的会陷入困境。

我认为只是有点谦虚是好的,并且看到了好处。 我们没有成功人士所拥有的压力。 因为一旦你成功了,你就会对如何保持这种状态充满焦虑。 你认为迈克尔菲尔普斯会轻松自如地参加下一届奥运会吗? 不,他会充满焦虑。

我们也一样。 所以很好。 我们不必成为最好的。 很高兴有其他人比我们更好。 让他们有想保住第一的焦虑。 因为当你是最好的时候,你会有很大的压力。 当你不在的时候,你有很多自由。 特别是当你的价值观是佛法价值观,而不是世俗价值观时,那就让人们获得世俗的成功。 它不是你非常感兴趣的东西,因为你知道它来了又去。

你真正想要的是为了其他众生的利益而发展你自己的内在品质,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情况,无论我们和谁在一起,或者我们周围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总是有练习的机会。

寂天的诗句

我想读几首寂天关于如何对抗嫉妒的诗文。 这是在 Bodhicaryavatara:指南 菩萨的生活方式。 他说,

已生起觉醒心
愿一切众生快乐,
我为什么要生气
如果他们自己找到一些幸福呢?

我爱寂天。 他把它送给你。 他毫不留情。 就像,你生成了 菩提心 说,“我要成为一个 引导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里有一个可怜的众生找到了一点快乐,而你什么都不做,你受不了了。 什么样的 菩萨 你认为你是吗? 你是不是有点傲慢? 你不自满吗? 如果你对别人有那种嫉妒的态度,你就没有兑现你对众生的承诺。 你不能有 菩提心 和嫉妒同时在心中。 它不起作用。

然后寂天说,

若愿一切众生成
诸佛遍三界礼拜,
那我为什么受折磨
当我看到他们只受到世俗的尊重时?

他很棒,不是吗? 这是个好问题。 我说愿他们都成佛,在三界受尊崇、受用、受用,受一切众生的礼拜。 乔在这里得到了我没有得到的三个赞美词,我很嫉妒他。 就像,与您的愿望保持一致。

另有一首诗说,

如果我照顾的亲戚
我必须给谁很多东西
应该可以找到自己的生计,
难道我不高兴,而不是生气吗?

RedFern 菩萨-在修行中我们发誓要照顾有情众生并利益他们。 如果有人找到他们自己的快乐方式,我们不用再为他们服务,我们不快乐吗? 同样,我们为什么要嫉妒他们一些世俗的幸福? 如果我们真的有兴趣照顾有情众生,并且真的希望他们的福祉得到实现,那么这就没有任何意义。

下一节:

若我不欲众生有此,
我怎么能希望他们醒来呢?

如果我连一点世俗的财富、世俗的尊重、世俗的知识都不能希望,如果我都不能希望他们有这些,我怎么能希望他们觉醒呢?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拥有所有的优秀品质和一切? 他不断向我们指出的是,我们坚持 菩提心,这 心愿 获得完全觉醒,在我们心中非常深刻和珍贵,但是 心愿——如果我们要尝试并活下去——它不会因嫉妒而颤抖。 两者不能也不要一起去。 如果我们的心真的受到启发 菩提心,那么我们必须把嫉妒抛在脑后。

哪里有觉醒的心
当别人收到东西时,他会生气吗?

太尴尬了,不是吗? 他告诉我我在做什么,我是多么矛盾,他是对的。 我一读诗节就可以看到它,这就是我如此喜欢寂天的原因,因为你无法摆脱它。 他很直接。

有没有给(我的敌人)有什么关系?
他是否得到它
亦或是留在恩人家中,
无论哪种情况,我都一无所获。

他是绝对正确的! 那我为什么嫉妒? 嫉妒是如此愚蠢,因为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得到它,无论那个人是否拥有它。 为什么我让自己因为嫉妒而痛苦?

为何我一生气就舍弃我的功德,
信念(其他人对我的信任)和我的优良品质?

当我嫉妒时,我在做什么? 我正在抛弃我的优点,我正在抛弃其他人对我的信任,因为当我嫉妒时,我在其他人看来肯定不会好看。 实际上我的名声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 为什么我会因为嫉妒而抛弃自己的优点? 这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他说,

告诉我,为什么我不生气(对自己)
因为没有利益的原因?

他是对的。 我们相信 因果报应——或者至少我们说我们做到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创造原因呢? 为什么我们让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在前世掌管演出,以至于我们没有创造原因来拥有我们嫉妒别人现在拥有的东西,因为他们确实创造了原因?

我真的不得不处理这个,那时候我真的很穷。 为什么? 因为我很吝啬。 不是因为哒哒哒哒哒哒,而是因为前世小气。 这就是贫穷的因果。

你为什么不受尊重? 因为你诋毁别人并批评他们。 我创造了事业。 如果其他人没有像我认为我应得的那样尊重我,那是因为我糟蹋了别人,而且我很傲慢,没有尊重那些值得尊重的人,认为自己比那些值得尊重的人更好真的值得尊重。 这就是我现在被诋毁的原因。 我创造了事业。 那么,我究竟在为什么而痛哭流涕,让自己和其他人痛苦不堪呢? 让我们接受这种情况。 如果我不喜欢这种情况,就采取不同的行动,这样我就可以创造不同的 因果报应. 因为我可以在这一刻开始采取不同的行动。 我不必等到我的外在情况改变了,我才改变我的精神状态。 就在下一刻,如果我创造了业力因,我就可以开始创造拥有我想要的东西的因。

更何况没有任何悔意
关于你犯下的罪恶,(0 mind),
你为什么想和别人竞争
谁建功立业?

他是对的。 我在这里。 比我有功德的人,比我有德行的人,比我修行好的人,我和他们比试,说:“为什么他们比我有德行,比我好,比我有尊严呢?”我没有甚至对我造成的所有消极情绪感到懊悔? 这就像我想要结果而不想创造原因一样。 而且我正在为相反的事情创造原因,甚至不承认我正在这样做。

你得到那节经文了吗? 我觉得他说的太对了。

即使你的敌人不高兴
你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你只是希望(让他受到伤害)
没有让他受伤。

非常真实。 为什么当我的敌人不快乐时我不快乐——当他们变得不快乐时? 因为我希望他们不开心并没有让那发生。

然后是下一节。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

即使他确实像你希望的那样受苦,
你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如果你说,“因为我会感到满足,”
还能有比这更恶心的事吗?

他是对的,不是吗? 我要为别人的痛苦而高兴。 这就像我们能有的最恶心的想法,不是吗? 你不觉得吗? 我会很开心的。 我要为别人的痛苦鼓掌。 啊! 当我看着那个,然后我说,“好吧,我真的必须改变。 我受够了嫉妒。” 因为他告诉我我喜欢什么,他是绝对正确的。 所以我最好开始改变。

怀揣不安的渔夫所投的这钩
锋利得令人难以忍受:
被抓住后,
我肯定会被煮熟
在地狱守护者的大锅里。

如果我乐于希望别人有痛苦、苦难、贫穷和绝望,并且他们的关系很糟糕,那么我在为自己创造什么经历呢? 这不会是幸福的。

这是他的一些诗句 gehechtheid 赞美,因为这是我们嫉妒的一件大事,当其他人受到赞美、关注、尊重、爱戴和欣赏时,但我不是。 寂天说:

但这个夸奖是针对自己还是针对其他人
我将如何从(赐予它的人的)喜悦中获益?
因为那快乐和幸福是他一个人的
我什至不会得到它的一部分。

这是对赞美的一种非常不同的看法。 如果你在赞美我,那你就是快乐的人,因为你看到了别人的善良。 所以如果你赞美我,你就创造了美好 因果报应,你在别人身上看到善良,你的心是快乐的。 如果我得到称赞,那一切都是我的美德的结果 因果报应 被消耗了,我不再造德了,我什至可能造一些恶德,因为我变得自负了。 然后当我没有得到赞美时,我就会嫉妒其他得到赞美的人。

但如果我真的在他的幸福中找到幸福
那么我对所有人都应该有同样的感觉吗?

如果我庆幸别人有一种使他们称赞我的善良的心理状态,那么我当然应该对其他人有同样的感觉。 那么当别人称赞我时,我也应该随喜。 所以如果你在赞美,我随喜你在造功德,你有一颗快乐的心,那么无论你赞美谁,我都应该随喜。

我怎么不呢? 因为我自己 以自我为中心. 那是一个 以自我为中心 这让我的生活变得一团糟,所以我为什么要遵循它? 我为什么要照它说的做?

如果是这样那我为什么不开心
当其他人在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情中找到乐趣时?

有人从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物中找到乐趣; 为什么我需要为此不高兴? 嫉妒不是自暴自弃吗? 这是一个快乐的绝好机会,为别人的才能、好机会或财富或其他任何东西而高兴,一个快乐的绝好机会,我选择做什么? 通过嫉妒让自己痛苦。 这真是弄巧成拙,不是吗? 所以如果我想让自己快乐,我就必须嫉妒地放弃,因为嫉妒让我不快乐。

这就是我必须开始改变的方式,因为我曾经非常嫉妒那些与我们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比我多的人。 哦,太可怕了。 我好嫉妒。 他们会去仁波切的房间做 投标 和他一起——只有几个人——我没能做到,因为我正在教一门课程。 可怜的我。 啊! 我好嫉妒。

我记得有一天坐在花园里,看着所有这些人有时间和我们的老师在一起,而我没有。 只是燃烧,你知道的。 然后意识到,“哇,我好痛。 我很痛苦。 我受不了这个。” 整个来源是我自己的嫉妒。 来源不是别人在做什么。 来源是我自己的态度。 所以我不得不坐下来和自己好好谈谈,然后说,“看,如果你想要快乐,你就必须放弃这种嫉妒,因为它正在折磨你。”

然后他关于赞美的结论,

因此,生起的快乐
从思想上说,我被表扬了,”是无效的。
这只是孩子的行为。

寂天又是对的。 那么我要以什么为荣呢? 说我像个孩子? 呃,不。

所以这有点嫉妒。

嫉妒的解药

随喜真是解药。 如果你经常练习它,你的心会很快乐,因为那时你看到的一切都会让你感觉良好。 你战胜了竞争和你所看到的一切——“哦,我很高兴某某得到了晋升。 我很高兴某某拥有非常好的关系。 我很高兴某某人有一个美好的静修,非常平静。 我很高兴某某,你知道,拥有财富,他们可以去旅行或做任何他们正在做的事情。”

一次又一次,在我们的脑海里说,“我很高兴,我很高兴某某……”,你知道吗? 训练头脑去做那件事,这就是心理训练。 而不是现在的习惯“为什么他们得到而我没有?” 这是“那真是太棒了”的习惯。 多么令人愉快——世界上有那么多苦难,我看到一些人拥有良好的条件,他们快乐、平和——他们能够实现他们想要的。” 那好极了。 然后你看着下一个人,你也有同样的想法。 所以想一想,有意识地培养随喜心,并在随喜心中训练我们的心,可以带来不可思议的快乐。

它也创造了很多功德,因为如果我们随喜与我们平等的人,我们会获得同样的功德,仅仅是来自随喜的心理行为,就像我们自己随喜一样。 如果我们为比我们低级的人的善行而欢喜,我们就会得到比他们所做的更大的美德,即使他们做了这些事。 如果我们随喜那些比我们优越的人,例如佛陀和菩萨的功德,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他们所得到的功德的一部分,一小部分。 都说随喜别人的功劳是懒人造福的方法 因果报应. [笑声]

你甚至不需要自己出去修善业。 你可以坐在沙发上享受快乐。 “我很高兴某某慷慨地捐出他们的财富。 我为某某的慷慨教导而高兴。 我为某某因闭关而产生的美德而欢喜。 作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的佛教徒,我为某某的慷慨而高兴。 我为这件事、那件事和另一件事感到高兴。” 你感觉很开心,而你只是坐在沙发上。 你正在创造大量的功德。 这真的很划算。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快乐,我们应该在随喜中训练我们的心。

问答

好的。 我们有一点时间提问。

观众: 自从成为佛教徒后,我从做一件恶心的事变成了另一件恶心的事。 我想知道如何阻止它。 我曾经——当我看到一个我称之为“邪恶”的人正在对他人做有害的事情,让他人受苦时——我希望他们也受苦,你知道的。

现在我所做的——可能没什么不同——是我对我妻子说,“嗯,他们正在制造很多负面情绪 因果报应” 我希望,我祈祷那消极的 因果报应 立即成熟。 所以这是一种不希望他们受到伤害但仍然希望他们受到伤害的方式。 因为我意识到他们正在制造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但我希望那个负面的 因果报应 将要…。

尊者图登卓龙(VTC): 立即成熟。

观众: 成熟,是的。 我该如何摆脱它?

职业训练局: 当有人做不道德的事情或你不喜欢的事情时,无论是什么,你过去都希望他们被卡车撞到,现在你只是坐在那里说,“嗯,他们正在制造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 并且可能他们的消极 因果报应 尽快成熟——”

那不是一种令人厌恶的心理状态吗? 你必须问自己,“我想继续保持那种精神状态吗?” 我的意思是,我希望能够审视自己并有一些正直感,那种以他人的痛苦为乐的心不会成为我自我感觉良好的原因。 所以我需要把这种思维方式抛在脑后。 然后,实际上,你应该做取舍调解,并承担那个负面的结果 因果报应 这样他们就不必经历了。

观众: 自从我开始这种做法以来,我意识到公平感包含了复杂的信息。 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吹捧正义,吹捧公平和平等的感觉。 但这也有缺陷。 有哪些情况或技巧可以以积极的方式利用公平而不陷入“这不公平”的心态?

职业训练局: 好的。 那么如何以积极的方式利用不公平感。

观众: 当然。 是的。

职业训练局: 好的。 这不一定是我要教给处于弱势地位、不是佛教徒的其他人的东西。 因为如果有人对法律没有深信不疑 因果报应 它的效果,它会完全错误。 它会出来,“嗯,你是那样的,因为你创造了 因果报应; 太糟糕了,伙计,”这根本不是它的意思。 所以我永远不会对任何没有强烈意识的人说这句话 因果报应 及其影响。 但在我自己观察情况时,当我觉得对我有歧视或不公平或其他任何事情时,再次说,“好吧,我为此创造了原因。 在前世,我可能拥有更多的权力,更多的声望。 我很傲慢。 我向其他人吹捧。 所以这一世我出生在相反的位置。

甚至在经典中,当他们谈论事物的业力原因时,它也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处于这个位置,我就创造了事业,因为我太傲慢了。 所以我不喜欢处于这个位置。” 并且“我现在仍然好胜、嫉妒和傲慢,我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傲慢了。 但那种傲慢还在我的脑海里。 所以我需要真正地对自己下功夫,停止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这件事。 相反,要学会平等地看待每个人,认为幸福就是幸福,不管是谁的幸福,并为之高兴。 不管是谁的苦,都是苦; 我要设法补救它。 所以我不再把自己放在第一位,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一次又一次地为我自己的痛苦创造了原因。”

我发现这对我来说效果很好。 或者,就像我说的,你知道,有时当我们处于不利地位时,我们可以再次取得进步,如果我们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将永远不会取得进步。 因为当你处于劣势的时候,你其实可以发展的非常强大 放弃 轮回,因为你知道,你不会被轮回的美好品质迷惑和迷惑,想着,“我想要它们。” 你能够看到轮回的腐朽,并生起摆脱它的愿望。 它还让你有机会对比我们更弱势的其他人培养强烈的同情心。 如果我因为自己的障碍而感到难过,想象一下其他人的感受。 我能用善良的心去看待那些人吗? 我可以对他们微笑吗? 我可以帮助他们感觉更好或给他们一些可以丰富他们生活的东西吗?

所以你改变了,你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情况。 它实际上可以帮助您培养良好的品质。

观众: 在你演讲的一开始,你谈到了比较的头脑。 我想到的是,比较是我们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因此,在孩子方面,在新工作方面,在正规教育方面,在所有这些方面,我们不断地比较和定位我们的经验,以产生意义。 我的问题是,具体到比较心,我们如何根据比较心培养实用和应用的内省意识?

职业训练局: 所以你说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真正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学习和进步。 所以你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使用内省意识来……。

观众: 阻止我们参与那些产生价值判断的有害比较? 我们仍将进行比较,但也许我们不必进行引起嫉妒的讨论。

职业训练局: 那么如何有内省的意识来停止那种制造嫉妒和骄傲的比较,因为如果你想消除嫉妒,你也必须消除骄傲。 尊者经常谈论与自己竞争或比较自己。 你知道,与其说“我比别人好”或“他们比我好”,不如说“我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怎样才能迈出下一步?” 因此,继续专注于我们自己以及我们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然后说,“我该如何采取下一步行动?” 因为你说我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学习,好像那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实际上,这是非常低效的,因为我们在嫉妒和傲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

[会议的剩余部分未转录]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