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将问题带入精神之路

将问题带入精神之路

Chodron 尊者在新加坡 Phor Kark See 寺的大佛像前开示。
当我们转化一个问题时,它就不再是问题了。 我们通过改变态度来转化问题。

这是 1995 年 XNUMX 月在新加坡发表的一次演讲的经过略微编辑的文字记录。

与其说转化问题,我想你可能更喜欢我多说拒绝问题。 我们通常的态度是拒绝问题,不是吗?

“我不想出问题!你可以拥有它们!我有问题是不公平的。我不应该有问题。我的生活应该是幸福的。如果我有问题,宇宙就是不公平的。如果我有问题,那就出问题了。一切都应该是完美的。”

这是我们一贯的态度。我们通常的态度是拒绝问题,不是吗? “问题应该消失,因为宇宙应该对我更好。”

为什么? “因为我就是我!我很重要!我应该感到高兴!宇宙应该对我很好!任何人都不应该虐待我。如果我虐待别人,那是因为他们罪有应得。但任何人都不应该虐待我。任何人都不应该侮辱我。如果我侮辱其他人,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很恶心并且犯了错误。任何人都不应该这样对我。”我的幸福真的很重要——比任何人的幸福都重要得多。宇宙应该知道这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欣赏我——你不觉得吗?你不觉得我是这个宇宙中最重要的人吗?

这不就是我们的想法吗? 我们太客气了,不敢在公开场合承认,但你明白我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所以,我们一生都在拒绝问题。

“这从来都不是我的错”

出了点问题。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这绝不是我们的错,不是吗? 你有没有开始打架? 我的意思是,当发生争吵时,总是对方的错。 很清楚。

当发生争吵时,这绝不是我的错;这总是别人的错。这些人都是不合作、令人讨厌、专横、专横、挑剔的人。不是我。 “我一生都在专注自己的事业,对每个人都非常善良、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然后,所有这些卑鄙的人对我做了所有这些可怕的事情。这不公平。它是可怕的。”正确的?

我有一个教冲突管理的朋友; 争议解决。 他经常给人们一张工作表,记录他们最近发生的冲突,并评估他们如何处理冲突,以及对方如何处理冲突。

他说:“这太了不起了!所有合作、友善、和谐的人都来到了冲突解决研讨会。但所有那些不愉快和好争吵的人——他们从来没有来过。”

根据表格——这太神奇了,他说,所有来找他的人都是那些试图解决问题的人; 谁从不启动它们。 这太了不起了。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不是吗?问题从来不是我造成的,而是别人造成的。你知道——”那是因为其他人都是白痴。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对待我。”

然后我们谈到佛教的事情,我们听到,“好吧,当你有问题时;当你遭受痛苦时,那是因为你 因果报应”。然后我们就去——“我的 因果报应?! 我没有做错任何事。 看看那个家伙! 他在创造负面 因果报应 对我刻薄。 我没有做错任何事。 这不公平。 我要投诉站长 因果报应,因为我没有创造任何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我的意思是,我一直对每个人都很好。”正确的?

我? “我从不责骂任何人。我从不评判。我从来不批评。我从来没有敌意。我从不对任何人撒谎。我从不欺骗任何人。”为什么这个世界要这样对我?

在我的前世中,我确信我从未做过这些事。绝不! “我的前世,我是一位仁波切。我很兴奋。他们只是这辈子不认识我是谁了。但我前世却很特别。也许不是仁波切,但我非常兴奋,你知道吗?我从未创造过任何不好的东西 因果报应. 你在说什么,这是我的错 因果报应'当我遇到问题时。胡扯!”

这就是我们的想法,不是吗? 我们在方便的时候接受佛法。 当我们听到痛苦来自负面 因果报应,我们接受这一点,以便伤害我们的人在下辈子得到它! 那么我们相信 因果报应. 但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认为这是因为我们前世所做的事情吗? 绝不! 绝不! 而且,当然不是这一生。

“我永远是对的”

我们都很好,不是吗?我们永远是对的。当发生冲突时,我们永远是对的。所以没有必要谈论“转变问题”,因为我们是对的。没有什么可以改变的。 “我是对的!你错了!你变了!”好简单。这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我们一生都是以这种态度度过的,不是吗?当出现问题时:“我是对的,你是错的。你应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我?我不应该。我只是无辜的受害者。”

这种态度确实使问题复杂化,因为每次我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我们拒绝困难,其次,我们将其归咎于另一个人。 这两种典型的行为和态度确实会增加问题。 因为,当我们拒绝一个问题时,我们就是在与现实作斗争。 现实是——有问题。 有苦难。 我有个问题。 事情不对劲。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很多精神痛苦都是因为我们不承认存在问题,我们认为宇宙是不公平的,应该有所不同。 我们对问题的不接受给我们带来的麻烦比问题本身还要多。 我们都纠结在我们的想法中,它是多么不公平,它不应该发生,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我们的不接受使情况变得更糟。

将问题归咎于他人也会加剧问题。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控制对方,不是吗?问题是别人的错——也就是说,我没有权力。我无事可做,因为我根本不参与其中。如果问题完全是对方的错,那么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对方改变。但我们无法让他们改变。我们尝试。我们很努力,不是吗?要让别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给他们很多建议。尤其是我们的家人。这么多的建议——“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这样做。”你为什么不做这个,为什么不做那个?”我们给每个人提供建议,但他们并不欣赏我们。他们告诉我们管好自己的事。我们只是给他们建议,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进步并快乐……而他们却说:“别再管我的事了,我不想听你的建议!”我们回答说:“哦,但我只是想帮助你。”

当我们抱着这种总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的态度时,我们就会放弃做任何事情的力量和能力。 我们无法控制另一个人。 我们不能让他们改变。

正确的不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们可能是对的。 可能会有冲突,我们可能是非常正确的,而另一个人可能是错误的。 但那又怎样? 有时正确并不能解决冲突,不是吗? 我们可以非常非常正确,甚至法院系统也可以同意我们是对的,而另一个人是错的。 但是仍然有冲突,仍然有不快乐。 正确并不能解决冲突。

向另一个人强调我们是对的,也不能解决冲突。 而且不会让对方改变。 通常,当我们是对的时候,我们真的会影响到另一个人,不是吗? 然后,他们会感到受伤。 他们觉得被误解了。 他们感到被拒绝。 他们比以前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 当我们认为我们是对的而他们是错的时,他们当然不会特意帮助我们。

所以,我们常常不得不放弃这样的想法,即仅仅因为我们是对的,一切都应该改变,而另一个人应该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我们可能会向他们解释他们的行为如何有害,他们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做事,但他们已经这样做了五十或六十年,五十或六十世,所以他们不会马上改变。 有时我们需要培养一点耐心。 正确是不够的。

但这很难,不是吗? 当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某人的错误是什么,并且我们确切地知道他们应该如何改进,而他们不这样做时,我们仍然要和他们一起生活? 我们还得和他们一起生活,不是吗? 我们不能把它们扔进垃圾桶。 我们试着。 但是它们太大了。 他们不适合。

我们不能强迫人们改变

这是人生的难处。 尤其是当它发生在佛教中心、工作中或家庭中时——当存在冲突时,我们可能是对的,我们必须接受对方不会改变的事实。 有时他们不知道如何改变。 他们不知道如何做不同的事情。 他们有这种模式,就是这样。 让我们快乐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他们本来的样子。 他们可能不是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也不是他们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 所以我们有点平等,不是吗?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思考我们自己生活中的冲突;我们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看看我们总是希望对方做出改变,因为“这是他们的错”。然后再想一想:这真的是现实吗?那个人会改变吗?他们知道如何改变吗?”

如果他们不打算改变,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在接下来的十年或余生里憎恨他们?跟他们吵架?让家庭中、佛教中心或工作中的其他人都感到痛苦,因为我们总是争论,因为“他们不改变!”?

然而,如果有办法接受他们不会成为我希望他们成为的人的事实……有点有趣的想法,不是吗? 接受人们本来的样子? 接受他们可能不是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

这很难,不是吗?因为,我们觉得,它们确实应该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他们应该! “如果他们不是我想要的样子,我怎么会快乐呢?”所以,我们就这样来来回回。我们确实必须深入地运用我们的思想,非常努力地运用我们的思想,培养一种接受人们本来面目的能力。

我们在冲突中的作用

我们还需要非常努力地审视我们自己在冲突中的角色,承认我们自己的角色。 这通常需要接受我们在这一世所做的事情来卷入冲突,并且还要考虑我们前世所做的事情可能会被卷入其中。

发生冲突时,不止一方,不止一个人。 怎么能说永远是对方的错呢? 如果我不在那里,就不会有冲突。 那么,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我在做什么? 我做了什么惹恼了对方,所以他们才会这样? 也许我什么也没做。 说不定都是他们这边的——既然如此,那就是我前世的缘故。 因果报应.

但是,有时候,回顾这一生,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是最体贴他人的人。他们对我们所做的事情感到愤怒和不安,我们会觉得,“为什么是我?我做了什么?我什么也没做。”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也许我们做到了。

有时我们做了一些无意义的事情,我们只是粗心大意,完全没有意识到。 并不是说我们是坏人。 我们不小心,所以我们做了一些打扰别人的事情,他们生气了。

而在其他时候,我们做一些事情,我们知道这会打扰到另一个人,不是吗? 这是小事……我们有点这样做,并试图溜走,就好像这只是一场意外? 但我们知道这会打扰其他人。 我们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我们非常了解的人一起做这件事。 因为我们知道是什么惹恼了他们,不是吗? 他们知道是什么让我们烦恼; 我们知道是什么惹恼了他们。

比如说,我丈夫对我不够重视……所以我就做这件小事。这是非常无辜的。但他生气了,我说:“我做了什么?你总是那么烦躁!你为什么这样?你不爱我吗?”

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就会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知道如何按下他们的按钮。 而且,有时,我们的一部分思想会故意按下其他人的按钮。 因为那时他们会关注我们。 最后,我丈夫不再看报纸,而是看着我!

因此,在某种情况下,通常值得思考:“我是否粗心地做了某件事,或者可能是我自己的控制欲很强,想要激怒对方?”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承认这一点,并承认我在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然后,看看我们自己的能量在这一生中是如何卷入冲突的,这给了我们一些真正改变问题的能力。我们看到我们可以采取哪些不同的做法。 “如果我更加小心,如果我没有故意按下那个人的按钮,那么其中一些冲突就不会发生。”

现在,尤其是家庭中,矛盾屡屡发生。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在家里总是为了同样的事情而争吵?就像,“好吧,我们将进行第五场比赛。把那个视频放进去!”现在,我们有五种标准的战斗——我们缺乏创造力。我们想不出有什么新的事情可以争论。这是同样的老事……25年来,我们一直在为同样的事情而争吵。我们的父母和孩子也是如此,不是吗?同样的旧口角,一次又一次。真的很无聊,不是吗?无聊的。我们确切地知道将会发生什么——我们会这么说;他们会说——你几乎可以为它写一个脚本。这是真的,不是吗?我们可以写一个脚本:“好吧……你在撒谎……”

交换角色就好了,然后……“好吧,第五战。你玩我,我玩你,然后,我们就开始吧!”因为,战斗已经是老帽子了。我们已经一次又一次地这样做了。 “所以,这次我们交换一下角色吧?你是想花钱的人,我是想省钱的人。这次我们来点不一样的吧!”

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有趣——看看我们这一生的角色是什么,我们如何参与其中;然后还要认识到我们前世的业力影响。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故意去对抗别人,我们只是只顾自己的事,而有人却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而发脾气,他们真的会攻击我们。而且,就像,“哇……这里发生了什么?”

伤害的人在表达自己的痛苦

通常,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对方的行为是出于他们自己的痛苦、不快乐和困惑。 真的跟我们没多大关系。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把它看成是针对个人的,不是吗?通常,当对方向我们倾诉时,他们所做的就是批评、严厉地说,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比对我们的评价更强烈。他们实际上是在说,“我不快乐”,或者“我很困惑”,或者“我很痛苦”。但是,我们没有听到该消息。我们只听到:“别动我的脚趾!你在对我做什么?!”

然后,退一步思考“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到底想说什么?是什么在激励他们?”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对他们产生一些同情心。

前世业力造成的问题

考虑到我们以前的生活 因果报应 参与也会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当有人批评我们时,我们会觉得“我真的什么都没做”。这么想会很有帮助:“嗯,也许在前世,我批评过某人。”

看着我们! 我们都伤害过别人的感情。 我们都批评过别人。 我们撒了谎。 我们偷了。 十恶业? 我们都做到了! 我们了解彼此的一切。 我们都这样做过——尤其是在前世,我们有很多时间修习不善。 不,前世没有那么多修德……否则,我们也不会在这里。 你知道? 非常好的修行不善。 所以,当然,这一生我们有一些问题。 这并不奇怪。 是吗? 这真的没什么大惊喜。

当我觉得我无意挑起冲突时,我发现这种思维方式非常、非常有帮助,但现在却发生了这一切可怕的事情。 如果我想,很明显,前世我做了什么,现在它就在这里,它正在成熟,那么我就接受它。

我接受。 它正在成熟。 我让自己陷入了这种境地。 现在,我的工作是确保我不会制造更多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 因为很明显现在的问题是前世的 因果报应. 所以,至少让我们不要制造更多的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我们可以避免再次重复同样的事情。

但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如何反应? 我们生气了,不是吗? 或者,我们非常依恋。 我们遇到了问题,所以我们执着于某些东西,因为我们感到不安全。 或者,我们想反击导致问题的原因。 然而,当我们对问题做出反应时 执着愤怒,我们所做的是为来世的问题创造业力印记。 我们继续这个循环。

就我个人而言,我发现这样想很有帮助:“好吧。这是我前世的结果” 因果报应。没有任何附着的意义。生气没有意义。这里是。伙计们,事情正在发生。我只需要经历它。我必须尽我所能,充分利用这种情况。”

问题提供成长的机会

当识别问题是由于 因果报应,为了改变这个问题,说:“好吧。这就是挑战。”不要拒绝这个问题,而要说:“这种情况对我成长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成长的挑战,不是吗?他们确实是。通常,如果我们回顾自己的一生,就会发现我们成长最快的时候正是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你能回顾一下你遇到问题的时候,生活中真正痛苦的时刻,然后看看现在的自己,看看经历过这些经历后你现在怎么样了?

当然,这很痛苦。 太可怕了。 但现在已经结束了。 它不存在了。 我们经历了它。 而且,我们实际上在某些方面有所成长。 因为,特别是,当事情真的是一个挑战,当我们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分崩离析时,那么,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找到我们自己的内在资源,以及我们社区或更广泛的佛法朋友的支持社会。

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时,确实有很多成长的机会。 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会。 如果我们避免退回到我们的旧模式,比如生气或为自己感到难过。

检查我们旧的行为模式和习惯是否让我们快乐

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怜的旧模式,或者猛烈抨击和倾倒对方。但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永远不会成长。我们完全忽视了这个问题所带来的整个增长机会。我们只是一次又一次地做同样的事情。奇怪的是,同样的旧事物永远不会让我们快乐,不是吗?我们有这些处理问题的旧习惯,但它们从来不起作用。说有矛盾,我就生气;我的典型行为是什么? “我太生你的气了,我不想和你说话了!超!”我完全关闭了。我不会和你说话。你进来时我就走出房间。我把目光移开。我走进自己的房间,为自己感到难过,并对你感到愤怒。

我们认为这会让我们开心。 所以我们继续这样做。 而且,我们感到很痛苦。

所以,我认为对我们来说,识别我们的旧习惯、旧模式,认真反思,同时问自己:“这些旧模式和习惯让我快乐吗?”这一点非常重要。他们真的解决了冲突吗?”

或者,我们是否因为处理冲突的方式而变得不快乐?我说:“我很生气,所以我不会和你说话!”然后,我抱怨我们没有沟通。不是吗?他们回答说:“如果你不跟我说话,我该如何沟通呢?”我们喊道:“好吧,你应该想办法,因为无论如何,这都是你的错!”

因此,尝试一种新的看待情况的方式并尝试一种新的行为是非常有帮助的。

我教冲突管理的朋友说,有时候当你真的陷入一个问题时,就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 他说,有时你需要打破那种模式,打破那种循环。 做与你想做的完全相反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非常生气,不想和对方说话,那么挑战可能就是去和他们谈谈。 或者,如果我们非常生气,想说话却不想听,那么也许要做的就是安静下来听。

通常,意识到“嘿,这是我的旧模式,这就是我通常处理它的方式”是很有帮助的。我以前尝试过,但没有成功。我怎么能有不同的想法呢?我的行为有何不同?”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情况发挥一些创造力。玩它。 “好吧,如果我这样做会发生什么?如果我这样看的话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因此,我们不要让情况看起来如此坚实、如此具体、如此可怕,而是开发一些创造力,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处理它。

现在,有人可能会说:“但是有些情况是如此糟糕,我们如何才能以新的方式看待它们呢?”或者,“我家里有人快要死了,你说有机会以新的方式看待问题吗?你是什​​么意思?我的行为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发疯!我必须悲伤得发疯,因为我爱的这个人就要死了……别无选择!”

这就是我们有时的想法。 我们都沉浸在悲伤中,完全陷入困境并束手无策。 但是,当我们认为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处理它时,我们就会错过情况所提供的一切。 如果我们所爱的人真的快要死了,我们可能无能为力。 这就是现实。 但是,他们还没有死。 也许在我们还有的时间里,我们真的可以交流。 或许我们可以说出很多我们之前没能对对方说的话。 也许我们可以分享一些非常深刻和有意义的东西。 只要还有生命,在如何联系以及与他人分享什么方面仍然存在很多潜力和丰富性。

因此,重要的是停下来质疑自己,看到情况中的潜力,并摆脱将自己锁定在只有一种感受方式和行动方式的信念中。 总有一个选择。 问题是,我们接受这个选择吗?

思考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你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因为如果你这样做,佛法就会变得非常美味、非常有意义。但如果你只是听佛法并抽象地思考……“哦,她在谈论‘外面’的问题;别人的问题,”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尝到它的滋味。我们必须从自己的生活角度来看待佛法;让它影响我们自己的行动。

“自我打击”综合症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遇到了问题,也许我们会责备自己。我们也很擅长这一点,不是吗?我们真的可以进入那个……“这都是我的错。我有些不对劲。我非常糟糕。我就是这个可怕的人!看着我!哦,没有人可以爱我。我太可怕了。我再次做到了!”

这被称为“自我打击”综合症。我们做得非常非常好。很好。但这也是同样错误的思维方式,即当出现问题时,它只来自一个原因。这就像责怪别人,但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就是你自己。这也是同样狭隘的思维方式。除此之外,它很有趣,因为它确实是让我们自己变得极其重要的一种方式。 “整个事情都因为我而崩溃了。我真是个白痴;我太无能了,我让整个项目变成了一场灾难。”或者,“全家乱了,都是因为我。”

那么我们很重要,不是吗? 极其重要。 所以非常奇怪,当我们陷入这种自责、内疚和自我憎恨的表现时,我们的自爱心理实际上以一种相当扭曲的方式让我们变得极其重要。

清楚我们的责任是什么

这太奇怪了。 我发现我们常常不去做本该由我们负责的事情,以为那是别人的责任。 而不是我们责任的事情,我们会承担责任,并责怪自己。 这非常非常有趣。 非常好奇。 而且,我认为,父母经常这样做。

当你的孩子遇到问题时,你会想:“这是我的错。我应该保护我的孩子免受这个宇宙中的每一个问题的影响。”父母爱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很无助。所以,“我应该保护我的孩子免受所有问题的影响。”孩子25岁了,他踢伤了脚趾——“都是我的错!”或者,我儿子 35 岁了,和他的同事打架——“这是我的错。”我们为各种根本不是我们的错的事情责备自己。他们是别人的责任。

这很耐人寻味。 我认为我们需要回去做很多 冥想 对此,反思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我们的责任,什么不是? 而且,当事情是我的责任时,我是唯一在其中扮演角色的人,还是与另一个人有关? 这种自责的想法是非常片面的。 我们不是唯一让整个世界出错的人。 这种情况还有其他因素。

现在有时候,确实,人们在过去有过消极的经历,我们会做一些与他们之前发生的事情类似的事情。 所以他们变得非常非常具有防御性。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 因此,冷静下来通常是明智的,并认识到您不必如此针对自己。 这个人并不是真的在攻击你。 他们在攻击过去的经验。 那不是你的责任。 您只对引发问题的言行负责。 如果他们的反应不成比例,如果他们不开心并且发生了其他事情,那么也许您需要问一些问题。 给他们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 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真正根源,以及真正困扰他们的是什么。

我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一次我做了某事,无意挑起冲突,而另一个人非常生气,他们在电话里对我说了 45 分钟。 我的意思是,我很高兴他们为此付出了代价。 不……是本地电话。 也许这就是它持续这么久的原因? 如果是长途,或许他们不会聊那么久?

无论如何,他们完全抛弃了我。 这太不可思议了,而且是在这件小事上。 但是,看到这个人的反应与正在发生的事情不成比例,我只是坐在那儿听着。 我不需要把它当回事。 这个人发生了一些事情,他们真的需要卸载。 而现在,当我看到这个人时,一切都很好。 那场冲突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对他人的负面行为做出反应

也许我们可能会看到有人在做一些消极的事情,比如抓鱼,或类似的事情。 我们怎样才能说服他们? 好吧,我们常常无法说服他们。 有时候什么都不说更好。 众生只要有垃圾心,就会去杀生。 我的意思是,当你生气时,是不是 喇嘛是他无法控制你的思想的错?

当你生气时,如果有人走过来说:“Jangchub,别生气”,你会说:“哦,是的,我会听你的。你说得对。”?不,你说:“不,我生气是有原因的!你安静!”看着我们。其他人向我们提供建议。我们不听,是吗?不是很仔细。

但有时,当有人做了消极的事情时,我们可能会出于同情而想要进行干预。有时我们出于自以为是而想要进行干预。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机。我们确实必须区分两者。当我们自以为是时,很容易认为我们富有同情心。但我们没有同情心,我们都对自己感到骄傲。然后是,“我知道良好的道德规范。我知道很好 因果报应。你这样做是错的!你应该听我的,因为我在道德上更优越。我对佛法了解更多。你应该听我的话,以我为榜样!”

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那样说,因为我们会看起来很糟糕。 但这就是我们的想法。 我们非常骄傲和自以为是。 我们不是在帮助任何人。 我们只是出于自己的垃圾头脑行事。

这与看到某人做坏事、对他们以及他们所伤害的人怀有真正的同情心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完全不同的动机,即使行为看起来是一样的。

我们必须超越行动和动机。

在我住在美国的地方,附近有一个湖。有时我在附近散步,会看到人们在钓鱼。当我看到他们把鱼拉上来时,我感到非常痛苦。我想对那个人说:“请把鱼放回去,不要这样做。”但是,我知道这不是处理这种情况的巧妙方法。他们不会听的。他们更有可能生气,并且可能对我和佛教有负面看法。他们仍然要杀鱼。

在那种情况下,我不是帮助他们的合适人选,而且我也无法真正提供帮助。

我不能直接做什么,所以我在心里祈祷。 当我看到那里的渔民时,我祈祷他们不要捕到任何鱼。 我愿意! 我没有告诉他们我正在祈祷。 而且,当他们真的钓到鱼时,我负责索取和给予 冥想。我真心祈祷:“这个人能否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遇见佛法,开始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的错误,并改正它。”

但是,你看,这很重要,当我们看到人们在做消极的事情时,偶尔我们是合适的人并且是合适的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干预。 有时我们不应该。

记住检查我们自己的行为也很重要; 看看我们自己的心,检查我们的动机,确保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一颗真正的善心。

现在让我们考虑一个因做错事而自责的人。 同样,我们能做什么取决于情况以及我们与那个人的关系。 有时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倾听他们的声音。 让他们说吧。 通过提问来帮助他们。 帮助他们意识到所有的责任都没有落在他们的肩上。

有时这不是处理它的最佳方式。 有时如果这个人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非常难过,那么鼓励他们做一些事情会很有帮助 纯化 实践。 然后,要么教他们一些 纯化 练习或将他们介绍给可以的老师。 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况。

问答环节

问:师傅能把坏的去掉吗 因果报应 他们的门徒?
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早就这么做了。 是不是真的? 这 如此富有同情心,如果 可以带走我们所有的坏 因果报应是, 早就做了。 我们的老师很有同情心。 如果他们能带走我们的坏 因果报应,他们会做到的。

我们的上师调解和帮助我们的方式是教导我们佛法。 他们不能带走我们的坏 因果报应,就像洗掉我们手上的污垢。 他们不能那样做。 但他们可以教我们如何洗掉自己手上的污垢。 我们的老师帮助我们消除消极情绪 因果报应 通过教导我们佛法。 然后,通过修持佛法,我们能够净化自己的心。 没有其他人可以为我们净化我们的心。 我们必须为自己做到这一点。 没有人可以为我们在道上证悟。 我们必须自己做。 但是我们的老师可以帮助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老师。

问:我们如何将空性的概念应用到转化问题上?
非常有趣的是,这种将空虚应用于问题的潜力。 有很多方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通常,当我们想到“我有一个问题”时,我们会想:“哦,一切都很沉重!我的问题的整个概念很沉重。我的问题非常具体。这是非常真实的。它是如此真实,我几乎可以触摸它。我的意思是,这是我的问题!在那里!”

在这一点上,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因为我们的想法是,“我有这个问题”,就好像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几乎是物理的。那么它在哪里呢?是我内心有问题吗?问题出在你的内心吗?是在我们之间的空间吗?问题是我们之间来回传播的声波吗?是我的想法有问题吗?你的想法?我的想法在哪里?你的想法在哪里?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

当我们开始分析并询问“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时,这是非常有趣的。这个问题出在哪里?”突然之间,这个看似如此真实、如此具体的问题不知怎的就瓦解了一点。我们找不到它。它看起来不再那么具体了,因为我们找不到它在哪里。所以,这是运用空性思想来转化问题的一种方法。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们也会有强烈的“我”意识,不是吗? “我受伤了。我有个问题。”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我”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 “这是我的问题!”

自我是非常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事情都比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重要得多。所以此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正在受苦的感觉。然后,这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保持强烈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受到如此不公正的对待,那就是痛苦,并用心灵的另一部分问自己,“谁在痛苦?到底是谁出了问题呢?”

有问题的自我看起来真的很坚实。所以,如果确实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坚实的自我,我们应该能够找到那个人。 “是谁?谁有问题?谁在痛苦?是我的吗 身体? 是我的想法吗? 哪个念头? 我的哪一部分 身体?我的心灵的哪一部分?”再说一次,这个看似非常坚实的自我有问题,却找不到。这个有形的自我的想法开始消失。这是另一种应用方法 冥想 关于空虚。

问: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据说我们可以向我们的家人祈祷 领袖 并得到一些祝福。 这些祝福从何而来?
所以……我有一个问题,我祈祷,“喇嘛, 帮我!”然后我的 喇嘛 配有一根魔杖,挥动它,就会发出“Boing!”的声音。然后就是,“啊…… 极乐!”是这样吗?

当我祈祷时,“喇嘛, 帮我!”我不明白 极乐 之后,这是否意味着我有什么问题 喇嘛? 他下班了?

不,当他们说“受加持”或“受灵感”时,这意味着我们的心发生了变化。它不是来自于真实的、坚实的、具体的东西。 喇嘛 然后“嗡嗡”地响,我们就明白了,好吗?我认为,经常发生的事情是非常不同的,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向上帝祈祷 ,或者我们的 喇嘛.

我们可以祈祷:“,请让这个问题消失。”而且,这不是正确的祈祷方式。我们应该祈祷:“,请帮助我找到内在的力量和资源来处理这个问题,并将其转化为开悟之道。”

现在,当我们转化一个问题时,它就不再是问题了。 我们通过改变我们的态度来改变它。 所以要看我们怎么祈求,要看我们心意变化时的态度,那叫得福。 有时也许,一些能量来自 喇嘛 正在那时发生。但通常,因为我们以前听过教义,当我们祈祷时,“请帮助我找到我的内在力量和资源”,这会打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回忆起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喇嘛 被教育了。 当我们记住时,我们开始应用它们,我们的思想就会转变。 但有时,除非我们正确地祈祷,否则我们不会记住教义,所以我们不会使用它们。

你可能需要观察你自己的心,你祈祷时会发生什么,以及它的结果——以及这如何帮助你的心。 从你自己的经历中想想接受祝福意味着什么。

但得到祝福并不是什么 喇嘛 确实如此——这不像是,“哦,这里,祝你好运。”因为有时候我们的思想非常丰富,很容易转变。有时我们的思想就像一块石头。有时我们可以坐在释迦牟尼面前 他自己,如果我们的心像一块石头,什么也进不去。我们会愤世嫉俗、尖酸刻薄、挖苦人,甚至坐在释迦牟尼面前 .

那不是 的错。 我们没有收到灵感不是 的问题。 那是因为我们的心被负面情绪遮蔽了 因果报应, 没有空间。 所以我们需要做一些 纯化. 纯化 是非常重要的。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