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所有幸福的根源

前言 培养一颗慈悲的心

培养一颗慈悲心的封面。

培养一颗慈悲心的封面。

购买 香巴拉 or Amazon

观世音菩萨是诸佛慈悲的化身。 这位称为观音菩萨的本尊的主要功能是在自己和所有有情众生的心中培养慈悲心。 慈悲心是关心他人的心,无论他们帮助你、伤害你,还是无动于衷。 为什么在我们的心中生起慈悲心对我们众生如此重要? 没有慈悲心,这个世界会比现在糟糕十亿倍。 有了慈悲心,战争、饥荒、疾病、酷刑、自然灾害就会少一些,这一切都来自于 因果报应.

你的头脑创造 因果报应. 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和你的想法。 正确的思维方式将活动转化为美德,而这些活动的结果就是幸福。 以错误的方式思考会导致从事不善的行为,这只会导致痛苦。 以慈悲心过日常生活是最纯洁的态度,因此你的行为成为最好的美德。 这些行为会带来今世和来世的快乐和成功,以及从轮回苦海中解脱出来。 这些成果包括了人们所希望的一切:善投生和无上正觉的快乐。 如果你以开放的心态生活,而不是因自我珍爱而紧闭,你的生活就会充满积极的事物和快乐。 你现在没有多少后悔,死的时候更没有。 你乐于善,你会利益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包括动物。 你和其他人之间没有障碍,你觉得每个人都对你很友善——其他人对你来说变得珍贵,就像家人一样。 当你有那样的感觉和行为时,其他人也会对你有同样的感觉——你对他们来说就像家人一样亲切。 他们会关心你、爱你、支持你、分享你,你的心灵和生活都会充满光明。 每天怀着一颗善良的心生活,你就可以告别抑郁症,也可以告别导致抑郁症的自私心态。

慈悲为世界、你的国家和你的家庭带来和平。 它给孩子、父母和夫妻之间带来和谐与和平。 有了慈悲心,你对幸福的所有愿望都会实现。 为什么? 因为你怀着慈悲心帮助他人从困难中解脱。 由于你给别人带来的好处——让他们摆脱问题,别人会帮助你实现你的愿望。 您将获得他人的支持,这取决于您对他们的帮助; 从科学上讲,这是因果关系的本质。 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无论我们是佛教徒还是非信徒。

慈悲心的反面——舍弃他人福祉、不关心他人的我爱思想——会伤害他人。 导致你去伤害那么多的众生 身体、言语和思想。 从这些行为(原因)中,你得到了结果——别人伤害了你。 取而代之的是快乐,你不断地体验痛苦和问题。 如果我们审视我们的生活并审视我们的经历,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我们可以了解快乐的生活和痛苦的生活如何取决于因果关系 条件 那个人创造的。 即使您是非信徒并且不想信奉任何宗教,也要考虑这一点。 如果你想要快乐,修行善心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慈悲是一切快乐的根源——觉悟的无上快乐,从轮回中解脱的平静,以及我们时时刻刻体验的今生快乐。 没有慈悲心,你的生活就会充满无休止的问题。 所以慈悲是你自己和一切众生快乐的根本。 如此多的众生,因你的慈悲而今生快乐; 您的慈悲心也使无数其他有情众生在来世得到快乐,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并成为圆满证悟的佛陀。

不管别人对你有没有慈悲心,如果你不修行善心,你一生都可能伤害其他众生。 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可以让数百万人受苦。 那个人可以毁灭世界,如果不是在这一世,也许在另一世。 所以慈悲心最重要 冥想,最重要的修行,也是引领人生的最佳方式。 对于每个人——国家领导人、商人、农民、演员、士兵、工人、已婚人士、出家人、医生、护士或妓女——慈悲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要培养慈悲心,光靠祈祷是不够的。 对哲学的广泛知识理解是不够的。 一个需要 沉思. 然而,即使这样还不够。 需要接受大悲观世音菩萨的特别加持。 因此需要 沉思 在观世音菩萨上念诵 口头禅 慈悲之神, 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口头禅 为一切诸佛所珍爱。 通过背诵这个 口头禅 你将能够满足所有众生的愿望。 这个 口头禅 任何想要幸福的人都可以念诵,即使是动物、蚊子、蜘蛛、龙虾、蚂蚁,如果可以的话,也需要念诵!

这个作者 冥想 书中,尊者图登秋准 (Thubten Chodron) 自 1975 年以来一直是一名佛法学生。她于 1977 年出家为沙弥 (getsulma),并于 1986 年出家为比丘尼 (gelongma),多年来她一直在世界各地教授,唤醒许多有情众生,照亮他们的生命,将他们从苦因中拯救出来,并使他们不仅获得短暂的快乐,而且获得究竟的快乐。 她的态度和行为很符合慈眼 , 以及的含义 口头禅 六字真言——真诚地希望,没有 条件, 舍弃苦因而修行戒德,这是直至证悟的一切快乐之因; 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利益他人:将囚犯从真正的轮回监狱中解救出来,轮回的延续是没有开始的; 毫不费力地带领他人静修; 孜孜不倦地开示鼓舞人心的佛法; 许多不同国家的领先课程; 创造练习场所; 成为一个很好的榜样——对世界上的女性来说是一种鼓舞,将自己充满信心地交给别人。

非常感谢观世音、尊者图登秋准和阅读此文的人们。

至尊喇嘛梭巴仁波切

至尊喇嘛梭巴仁波切是卓隆尊者的上师之一,他于 1946 年出生于尼泊尔的塔米。三岁时,他被公认为夏尔巴宁玛瑜伽士昆桑耶喜的转世灵童,即劳多喇嘛。 仁波切的他密家离尼泊尔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劳多洞穴不远,他的前任在他生命的最后 XNUMX 年里一直在那里打坐。 仁波切自己对早年的描述可以在他的书中找到, 满足之门 (智慧出版物)。 十岁时,仁波切前往西藏,在巴日附近的多摩格西仁波切寺院学习和冥想,直到 1959 年中国占领西藏,为了不丹的安全,他不得不放弃西藏。 仁波切随后前往印度西孟加拉邦布萨杜阿尔的西藏难民营,在那里他遇到了喇嘛耶喜,他成为了他最亲密的老师。 喇嘛们于 1967 年前往尼泊尔,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建造了 Kopan 和 Lawudo 寺院。 1971 年,仁波切开办了他著名的第一次道次缘闭关课程,并在 Kopan 持续至今。 1974 年,仁波切与耶喜喇嘛开始周游世界,教授和建立佛法中心。 1984 年喇嘛耶喜圆寂后,仁波切接任该会的精神导师。 大乘佛教传承基金会(FPMT),在他无与伦比的领导下继续蓬勃发展。 有关仁波切生活和工作的更多详情,请参阅 FPMT 网站。 (资源: 喇嘛耶舍网。 摄影者 合气道.)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