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依恋、愤怒和困惑

依恋、愤怒和困惑

一系列简短会谈的一部分 37菩萨行 在冬季撤退期间给予 娑婆寺。

  • 的第二节 37菩萨行
  • 创新中心 gehechtheid, 愤怒 混乱在四面八方搅动着我们。

你们中有些人上周五可能没有来过这里。 我在星期五给 BBC 做了演讲,并解释说,尊者 Chodron 要求我在这次闭关期间每周给 BBC 演讲 XNUMX 次。 所以我决定用文字 菩萨三十七行 每周或每次演讲,每个 BBC 做一节经文。 所以上周我做了第一首颂,讲的是人身珍贵,以及用我们宝贵的生命尽我们所能学习和修持佛法的重要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和他人从轮回的海洋中解脱.

依附于你所爱的人,你就像水一样被搅动。 
恨你的敌人,你像火一样燃烧。
在混乱的黑暗中,你忘记了接受和丢弃什么。 
放弃你的祖国——
这是菩萨的修行。 

第二节接着讲到 三毒. 要摆脱轮回,这是我们必须做的主要事情,就是让我们自己从这三种有毒的心态中解脱出来: gehechtheid,无知和厌恶或仇恨或 愤怒. 我在想昨天,尊者 Chonyi 讲到 路径的三个主要方面 这两组三人之间存在某种粗略的相关性。 第一原则 放弃 (或 自由的决心) 有抵消 gehechtheid. 第二个,菩提心,抵消 愤怒,仇恨,厌恶。 第三个,正见,抵消无明……(大致)。 

在第一行中,他说,“依恋你所爱的人,你像水一样激动”,我对这个形象很感兴趣,我想到的是飓风。 有时水是平静、安静和温和的,但由于强风或最近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地震,水会被激起并具有巨大的力量,甚至会造成死亡和破坏。 这有点类似于 gehechtheid. 有时在我们与我们所拥有的人的关系中 gehechtheid 到,事情可能会有点顺利、平静、温柔和甜蜜,但随后就会出现问题。 例如,如果这个人没有做我们希望他们做的事情,或者他们做了我们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 我们不按自己的方式行事,然后第二种毒药就出来了: 愤怒。 我认为, gehechtheid 经常——如果不是总是——导致 愤怒. 如果我们审视一下我们生气的情况,我们或许能够看到在愤怒的背后或下面 gehechtheid. 所以越 gehechtheid 我们有更多的机会 愤怒 以及关系中的争吵。 即使那没有发生,我的意思是他们可能是夫妻或关系中的人,他们不会经常打架。 我曾经在澳大利亚遇到一对 80 多岁或 90 多岁的夫妇,他们说他们这辈子(60 年)从未吵过架。 我很难相信,但这可能是真的,人们可能不会争吵太多,但即使在那种关系中,最终也会有失去的问题,两个人中的一个人会离开另一个人. 这种情况总是发生在人际关系中:它们总是走到尽头,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会出现另一种风暴,如潮水般的泪水和撕心裂肺的痛苦。 这可能是人类最痛苦的经历之一:失去所爱的人,尤其是与你在一起数十年的人。 

所以似乎是这样 gehechtheid 必然导致痛苦。 附件 谈恋爱; 总会有一些痛苦会到来。 所以解决办法不是让自己与所有人隔绝,像隐士一样独自生活,虽然有些人这样做,但并不适合所有人。 相反,我们能做的是努力减少我们的 gehechtheid 和增加慈爱,无条件的爱和仁慈,同情。 这样,关系会更健康,问题也会更少。 我认为最好的解毒剂之一 gehechtheid 正在反思无常和死亡。 这不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主题,但它真的很有帮助,非常非常强大。 我们越能习惯我们所爱的人不会永远在那里的想法,那么当这种情况真的发生时,当我们与他们分开时,创伤就会减少,痛苦就会减少。 然后增加爱和同情心会使关系更健康,每个人都更满意,我们就会有更少的问题。 所以佛法中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减少 gehechtheid

然后第二行处理 愤怒 我认为这不需要太多解释; 我想我们都知道拥有是多么痛苦 愤怒 和仇恨,它就像火:真的非常非常痛苦。 有很多方法,Dharma 方法,整本书都是关于工作的方法 愤怒,比如尊者的书叫 与...合作 愤怒 有一个被尊者称为 - 修护治疗 愤怒. 这么多的方法,所以当你注意到 愤怒 心中升起,不要生自己的气,不要因为生气而痛打自己; 这只是一种正常的人类体验,它是轮回的一部分。 善待自己,然后努力,找到一些补救措施,然后再试一次:慈爱和同情心是很好的补救措施,因为你不能同时拥有两者,在同一时刻对你不能同时拥有的人 愤怒 和爱。 所以我们越能拥有爱、仁慈、同情、耐心这些积极的品质,头脑中留给我们的空间就越少 愤怒 出现。 

然后第三行处理混乱。 混淆这个词经常与无知互换使用。 无明和迷惑几乎是一回事,当我们听到无明或迷惑时,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对事物真实本质的无明,对空性的无明。 在这里,他似乎在谈论另一种无知。 无知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无知 因果报应:什么是正的,什么是负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不善的。 所以他在这里说,当我们的心迷失在无明的迷惑或无明的黑暗中时,我们就会忘记取舍什么。 “取舍”这句话在教法中出现很多,基本上是在说:有些事情我们需要去做、修行、从事; 其他我们需要放弃的东西。 我们在道上首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善与不善,戒除(或舍弃)不善(如十不善:杀、盗等)和持(或修)德(如不杀生、不偷盗等)。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相反的行为,比如拯救生命、保护生命、给予、慷慨。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造美德。 即使我们在理智上知道这一点,在理智上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但有时我们的头脑会变得混乱,我们会忘记,然后我们又回到旧习惯。 发生这种情况的一个原因是当我们和其他人(我们的一些家庭成员、一些朋友)在一起时,他们对这样做不感兴趣,他们对工作和实践美德不感兴趣,放弃不善。 我们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与我们共度时光的人,就像那句话:“猴子看猴子做”。 

还有一个因素是想要被接受、被喜欢、想要被视为酷而不是怪异。 这些是使我们难以继续实践我们希望在某些公司实践的一些因素。 这就是为什么第四行说:“放弃你的家园”。 

祖国不一定意味着整个国家,但它可能意味着你的家人、你的社区、你通常的朋友圈。 再者,如果那些人(或其中一些人)不关心修心,不关心做善事和戒恶事,那么当我们和他们在一起时,我们可能会发现很难修行。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决定搬到修道院或其他寺院或闭关中心或社区等更有利于修行的地方。 你生活在真正致力于修持佛法、过健康生活的人们中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容易得多(我相信你们都知道)。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完全搬家,离开家搬到这样的地方,但至少你可以时不时来这里,(我认为我不需要告诉你,这就是你来这里的原因!)来吧静修并在这种情况下花一些时间并获得提升。 这会给你的练习带来某种推动力,这样当你回家时,你就能练习得更好,练习时更有力量。 你甚至可以对家里的人、你的家人和朋友产生积极的影响。 不是向他们布道(我当然不提倡那样做,这根本不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而只是以身作则。 

我一直喜欢的另一句话是:“行动胜于雄辩”。 我真的觉得那是真的。 正如甘地所说(我喜欢这个):“成为你想在世界上看到的改变”。 所以,如果你自己正努力变得更加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少生气,少陷入 三毒 并努力变得更有德行,减少不道德; 你也许能够影响你周围的人,只是多一点。 

有些人可能会误解这个关于放弃家园的建议,并认为这就是问题所在:“这是我的家,这是我的家人,你认识的那些可怕的人,我需要远离他们,然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不会再有任何问题了”。 不幸的是,这不是真的……我们知道,即使我们来到像修道院这样的地方,或者即使你去偏远地区的小屋并且你一个人呆着,这些毒药仍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问题就在这里[Ven。 Khadro 将手指指向她的心脏]。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带着精神毒药,所以真正摆脱这些有毒精神状态的唯一方法就是面对它们并努力解决它们。 同样,有很多工具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我们也需要很大的耐心; 这确实需要时间和毅力。 只要继续努力,慢慢地,慢慢地,慢慢地,你会看到它们减少。 怀着对自己的善意和同情心去做这件事,而不是责备自己。 我相信你以前听过,但再听一遍也没什么坏处。 

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个建议理解为不要完全切断与家人的联系,也不要再见到他们,而是要休息一下。 来到像修道院这样的地方,来静修并进行大量的练习,然后回去并尝试在那种情况下继续练习。 真的要小心,不要因为你的问题而责怪你的家人和其他人,不要有厌恶和怨恨的感觉。 你可能知道这一点,但有些人可能会使用这种建议来为这种感觉辩护并与家人隔绝,但这是出于错误的原因。 

我早期的一位老师, 喇嘛 Yeshe,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与父母有任何未解决的问题,我们的修行将无法取得进展。 这真的影响了我,因为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父母有问题。 我想,“哦,我需要远离这些人,他们太难相处了”。 这激励我真正努力改善我的思想、我的态度、我与父母的关系,我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中任何其他重要的人:兄弟姐妹、阿姨、叔叔、祖父母、朋友等等。 我们真的需要努力解决我们关系中任何未解决的问题,否则,如果他们在这些问题解决之前就去世了,或者我们去世了,那将是非常悲伤的,我们会感到很多遗憾。 我真的很感谢你的建议 喇嘛 Yeshe 是因为我能够在父母去世前解决他们的问题,并且真正感受到对他们的爱和感激。 所以请不要误解这首偈子,它不是带着厌恶、怨恨等出门,而是帮助自己修行,克服这些有毒的心态,然后才能与他人建立更健康的关系。他们并帮助他们同样克服这些心理状态。

桑耶喀卓法师

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桑耶卡卓尊者于 1974 年在 Kopan 寺受戒为尼姑,是修道院创始人 Ven. 的长期朋友和同事。 Thubten Chodron。 文。 桑耶卡卓于 1988 年受戒。在 1980 年代在法国那烂陀寺学习期间,她与尊者 Chodron 一起帮助创办了多杰帕莫尼姑庵。 桑杰卡卓尊者曾师从梭巴仁波切、耶喜喇嘛、达赖喇嘛尊者、阿旺达吉格西和堪殊强巴德秋等许多伟大的上师学习佛教。 她于 1979 年开始教书,在新加坡阿弥陀佛中心任教 11 年。 自 2016 年以来,她一直担任丹麦 FPMT 中心的常驻教师,并于 2008 年至 2015 年在意大利的喇嘛宗喀巴学院攻读硕士课程。 桑耶卡卓尊者撰写了几本书,其中包括畅销书 如何打坐,现已第 17 次印刷,已被翻译成八种语言。 自 2017 年以来,她一直在 Sravasti 修道院任教,现在是一名全职居民。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