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八句思变

八句思变

尼泊尔巨大的观音像。
我们越修习念头,就越接近观音菩萨; 我们变得越像观音菩萨。 (摄影者 Wonderlane)

这些诗句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如何 慈悲之心, 意见 生命,观世音菩萨的所思所感。 修行是关于观世音菩萨本性的两种菩提心。 我们越 沉思 在思想训练上,我们离观世音菩萨越近; 我们变得越像观音菩萨。

沉思 在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念出每一节经文,然后停下来思考它的意义,将它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情境中。 这样做对于让我们明白经文的目的非常有效。 这些咒文是要修持的,不是念诵或祈祷而已。然后我们可以念几句真言,想像光从观世音进入我们。 光净化了我们内在的障碍——阻碍我们实现那节经文意义的纠结情绪。 光也激发我们的心去发展接受力、慈悲心和爱,以实现它。 当我们念诵几句时,我们可以想象净化障碍和获得灵感 六字真言 在每一节之后。

1. 以证悟之念
为了一切众生的福祉,
比如意宝珠更珍贵,
我会不断练习珍惜它们。

“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获得正觉”指的是 菩提心,想要证悟利益众生。 “谁比如意宝更珍贵。” 如意宝在古印度文化中是一种神话般的宝石,可以实现任何人的愿望。 在这里,众生比这颗宝珠更珍贵,因为我们通过关怀众生而证得正觉。 一颗普通的如意宝,据说可以带来名望、财富、权力、爱情、家庭、美貌、运动能力等等。 但那些东西并不能提供最终的幸福。 它们会随着时间而消退,即使我们拥有它们,它们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问题。 另一方面,启蒙运动没有这样的缺点。

当我们受到非人为的激励时 菩提心,我们的行为变得非常强大,因为它们是为了利益每一位有情众生而做的。 如果我们做某事来利益一个有情众生,那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我们做某件事来利益十个众生,那就更有力量了。 如果我们做某事来利益所有有情众生,那将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因为我们的愿望是带领他们走向最高的快乐、证悟。 我们做的任何动作 菩提心 在我们的思想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它抵消了我们的 以自我为中心 以及我们在它的驱使下所做的行动。 它积累了强大的积极潜力,因为我们希望每个有情众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并且我们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 因为 菩提心 依存于每一位众生,众生对我们来说比如意宝还要珍贵。 如果我们离开一个有情众生 菩提心, 我们缺少 菩提心 我们最高的精神愿望受到挫折。

当你看着每一个有情众生时——例如,当你看着一只苍蝇在周围嗡嗡作响时——训练自己这样想:“我的觉悟取决于那只苍蝇。” 这不是天方夜谭,因为事实上,我们的启蒙确实是靠那只苍蝇。 如果那只苍蝇不包括在我们的 菩提心, 那么我们没有 菩提心,我们不会收到生成的美妙结果 菩提心——巨大的 纯化 和创造积极的潜力。 我们应该训练我们的心去观察每一个众生,然后想:“我的觉悟取决于那个众生。 那个刚上车的醉汉,我的开悟就靠他了。 塞尔维亚那个军人,我的启蒙就靠他了。 银行的出纳员,我工作场所的看门人,美国总统,中东的自杀式炸弹袭击者,我花园里的鼻涕虫,我八年级的男朋友,我小时候的保姆——我的启蒙取决于他们每个人。” 一切众生对我们来说其实都是那么珍贵。

此外,我们甚至还活着并有可能修持佛法,这都是由于每一位有情众生的慈悲。 我们享受的一切——衣服、食物、法教——我们使用的一切都是由有情众生创造或依赖的。 由于由无数众生组成的生态系统,我们喜欢漫步的森林得以存在。 我们对有情众生的亏欠是难以想象的。 当我们深入思考它时,我们内心的某些东西在颤抖。 我们不再觉得自己像孤立的单位,应该得到更好的说唱。 我们意识到我们非常幸运; 我们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善意的接受者。

正因为如此,“我会不断练习珍惜他们。” 与其因为别人比我们优秀而嫉妒,与其因为我们想比他们优秀而与他们竞争,与其因为我们比他们优秀而狂妄自大,与其执着于他们并把他们拉进我们的旅行中,与其生他们的气,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与其怀恨在心,在背后批评他们,与其叛逆不合作,不如练习珍惜他们。 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的工作,不是吗?

2. 每当我和别人在一起时
我会练习将自己视为最低的,
从我内心深处
我会恭敬地以他人为至上。

这节经文不是针对低自尊的处方。 认为自己是最低的并不意味着我们讨厌自己或认为自己一文不值。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尊重自己。 一般来说,当我们和别人在一起时,我们最关心谁? 我! “我希望所有美好的事情都发生在我身上。 我想排在第一位,我想要最多的食物。 我想要被欣赏。 我这么努力,众生能做的最起码是感谢我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我希望我的才能、行为和成就得到认可。 我想做对。 我想让人们知道我有多成功。 我希望人们爱我并认可我。 我希望其他人听我说,听从我的指示。” 所以,永远是我,我,我! 根据我执——我执的无明——“我”和“我”是宇宙的中心。

当我们感到“我是所有人中最低的”时,突然就有了一些空间。 如果我们戳破“我”的泡泡,那么就有空间看到美丽,有空间感受与他人的联系,有空间得到满足。 但是,当我们全神贯注于“我”时,我们会变得过于敏感并对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做出反应。 有人看着我们,我们没有微笑着迎接他们,而是想知道,“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他们认为他们比我好吗? 他们足够尊重我吗? 他们足够欣赏我吗? 他们足够爱我吗? 他们知道我是谁吗?” 在与另一个人的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是如此被动。 “他们不喜欢女人。 他们不喜欢男人。 他们不喜欢美国人。 他们不喜欢素食者。 他们嫉妒成功的人。” 不管我们是什么,他们都不喜欢,我们敢肯定! 我们变得偏执和紧张,认为在与他人的每次互动中我们都必须为自己的权利而战。 我们将各种负面品质投射到他们身上,然后因为我们所投射的东西而憎恨他们。 弄巧成拙,不是吗?

有人可能会说,“但有时候人们对我们真的很讨厌!” 我在监狱工作,而监狱并不是一个令人愉快或安全的居住地。 一个人告诉我,他进去后不久就意识到自己有两个选择,要么理解周围的人,放手,保持快乐的心态,要么把一切都看成个人,变得沮丧,并猛烈抨击周围的人他。 没有第三种选择。 所以他选择了第一个,并通过他的句子做到了。

另一个犯人对我说:“尽管你可能认为火是水,但它仍然会烧伤你,所以试图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是无济于事的。” 我回答说:“但是如果你认为绳子是蛇呢?” 他坐直了。 他明白了。

当我们将自己视为最低者时,我们就会放下这种自我关注。 我们睁开眼睛,发现宇宙中充满了其他众生,我们从内心深处恭敬地认为他们是至高无上的。 我们珍惜他们。 而不是想,“我在这里。 大家要向我学习! 每个人都应该按照我的方式做事,因为我的方式是最好的。 他们应该听从我的指示,因为我有最好的主意。” 这只是意味着放弃所有这些 以自我为中心! 当我们放下它时,我们的心会平静得多,不是吗? 当我们停止与每个人交流时,“我和你的关系如何?你怎么看我?” 那么我们也许可以与他们联系。 这就是我们所有人都渴望的,不是吗? 我们都不喜欢在我们自己创造的地狱中保持孤立。

这就是“将自己视为最低者”所涉及的内容。 我们不必被承认。 我们不必受到尊重。 我们不必被批准。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将自己置于被践踏的境地。 这只是意味着我们放下自我关注,基于自我的需要被爱、尊重、承认和欣赏,而自我驱动的希望赢得胜利并为所欲为。 我们正在放弃这一切。 它是如此自由。 当我们放下对“我”的不健康关注时,我们可以松一口气并最终放松。

我们如何处理我们的情感需求? 我们不能假装它们不存在。 特蕾莎修女告诉我们她的所作所为:

当我饿了,给我一个我可以喂饱的人。
当我口渴时,给我一个需要喝水的人。
当我冷的时候,给我一个温暖的人。
当我悲伤时,给我一个安慰的人。

同样,尊者 达赖喇嘛 建议将同情心作为低自尊的解毒剂。 起初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我看来,当我们不喜欢自己时,我们需要先治愈自己。 然后我意识到珍惜他人可以消除不健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强调,并治愈我们。

3. 在所有的行为中,我将审视自己的思想
当不安的态度出现的那一刻,
危及自己和他人,
我将坚决面对并避免它。

我会意识到我脑子里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和感觉到什么——进而,我会意识到我在说什么和在做什么。 每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与其说,“愤怒. 欢迎! 你是我的朋友。 你会为我挺身而出,这样其他人就不会利用我,”我们会说,“愤怒,你是个小偷。 你偷走了我的幸福。 你偷走了我的安宁! 离开这里!”

它类似于 gehechtheid. 附件 进入脑海,而不是说,“哦, gehechtheid,你会让我开心,”我们承认,“附件,你是一个受苦的人。 我才不会听你的故事!” 这些负面情绪危及我们,因为它们使我们产生负面情绪 因果报应,导致未来的痛苦。 他们现在也让我们很痛苦。 你生气的时候快乐吗? 不! 他们危及他人,因为当我们在他们的影响下说话和行动时,我们就会伤害他人。

什么时候 怀疑 进入脑海,我们常常欢迎它,“怀疑,进来。我好无聊。 来吧,逗我开心。 让我们 怀疑 这个。 让我们挑战一下。 让我们怀疑这一点。” 而不是欢迎 怀疑,我们认出来了。 “怀疑,你就是胡闹,把我的脑子弄得一团糟! 你让我的脑海里充满了各种无用的想法,这些想法让我很纠结。 离开这里!”

这是面对负面情绪或令人不安的态度。 那么我们也必须去化它,就是去对治。 为了 gehechtheid我们 沉思 关于无常和我们所依附的丑陋方面。 为了 愤怒我们 沉思 关于耐心和爱。 因为嫉妒,我们 沉思 高兴上。 为了 怀疑我们 沉思 呼吸使我们的心平静下来。 第三节的意思是,“我要成为自己心中的医生!”

4. 遇到脾气不好的人
谁被负能量和强烈的痛苦所压倒,
我会珍惜如此稀有的,
仿佛找到了珍贵的宝藏。

脾气不好的人是脾气暴躁、难以相处的人,他们挑战我们的权威或抱怨我们的所作所为。 当然,那些人可能并不认为自己脾气暴躁,但我们认为自己脾气暴躁,仅仅是因为他们不喜欢我们或不同意我们的想法(这些想法总是正确的)。 他们排斥我们,不关注我们,也不迎合我们的一时兴起。 多么不合作的愚蠢的人!

被负能量淹没的人是那些有很多负能量的人 愤怒,嫉妒,苦涩,或 gehechtheid. 有时当我们在别人身边时,我们能感觉到他们心中的困惑、不安和烦恼。 我们想远离那些人。 可能是你的岳父批评每个人,可能是街上那些吵闹的十几岁的男孩,也可能是你的前妻。

遭受严重痛苦的人可能是那些受伤、畸形、病重或因失去亲人而悲伤的人。 例如,我们不喜欢去医院。 看到生病的人让我们想起自己的死亡。 当我们遇到毁容或有严重情绪问题的人时,我们会推开。 “我不想和那个人说话。 他们只会抱怨!” 或者“我必须等他们!” 或者“它们闻起来很臭!” 我们对其他众生有太多的不良反应。 我们心目中的铁门砰地关上,把他们拒之门外。

我在坐公共汽车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个身材高大、毫无吸引力的男人。 他正戴着耳机听他的 CD 播放器,但他把音量开得太大了,我们其他人仍然能听到音乐。 他占据了大部分板凳席,我被挤在角落里。 起初,我的心对这个人是封闭的。 我希望他能坐在别的地方。 注意到我的反应,我试着用不同的眼光看他。 然后我看到一个有情众生试图通过听音乐和在公共汽车上放松来获得快乐。 他没有选择拥有 身体 像那样。 他的 身体 是由他创造的 因果报应. 我意识到我不必对他关闭我的心。

负能量、极度痛苦或本性不好的人可能是亲人、陌生人或敌人。 我们最不想做的就是把它们当作珍贵的宝藏一样珍藏。 但是,这是我们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通过思想转变,我们不再将他们拒之门外,就好像他们没有感情一样。 相反,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人性。 我们认识到他们和我们一样想要快乐和避免痛苦。 我们完全一样。 我们敞开心扉,认识到这个人是因果和 条件. 他是业力泡沫。 他没有选择成为他现在的样子。

In 指南 菩萨的生活方式, 寂天说 愤怒 不选择自己生成。 一个人也不会选择生气。 有人不会想:“我会生气并把自己送入恶道。” 这些情绪的产生是由于原因和 条件. 所以,我们不是去恨另一个人,而是练习把他看成一个业力泡泡,也就是说,看成是因缘和 条件. 他并不总是现在的他。 曾经,他也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爱人,我们最好的朋友。 前世他照顾我们,救我们脱离险境。

其实环顾四周,我们不喜欢的人,伤害我们的人都是少数。 例如,我们现在坐在一个大约有三十个人的房间里。 我们真正不喜欢其中有多少? 我们可能会在这里和那里遇到几个人的问题,但我们设法一起呆在一个房间里,不是吗? 并不是说我们讨厌他们的胆量而他们讨厌我们的胆量。 这个世界上我们受不了的人其实很少。 这些人很少见。 为了练习耐心,我们需要我们不喜欢的人。 我们无法对我们的朋友或对我们友善的人表现出耐心。 找到我们不喜欢或让我们毛骨悚然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 所以,当我们终于找到它们时,它们是一件宝贵的财富! 他们很少见。 当我们遇到他们时,我们可以想,“哦,太好了,我现在可以练习耐心了。”

他们说,高等菩萨祈求遇到恶心的、不合作的人,是为了修持忍辱。 而且,当然,当你真的想遇到令人讨厌的人时,他们不会出现! 为什么不去见高等菩萨呢? 因为高等菩萨没有 愤怒. 我们可能和很多我们认为难以忍受的人坐在一个房间里,但是高级菩萨根本不这么看。 对他们来说,这些人显得那么亲近,那么可爱。 菩萨难得见可恶之人,而我们易见之! 所以,当我们发现我们不喜欢、感到威胁或觉得卑鄙的人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身边并没有那么多。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他们,并借此机会对他们练习耐心。

另外,我们可以 沉思 观空性,见彼无实存可厌人。 我们看到的只是因果而出现的业力泡沫 条件. 而已。 我们怎么能讨厌业力泡沫呢? 我们怎么能被一个在她看来并不存在的人打扰呢?

5. 当别人出于嫉妒,
以辱骂、诽谤等虐待我,
我会练习接受失败
提供 他们的胜利。

这诗句不爱国! 任何一个正直的公民都不会甘于失败,将胜利献给别人! 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坚持自己,反击并赢得战斗。 不这样做的人被认为是没有骨气的胆小鬼。

虽然这节经文具体指出那些因嫉妒而伤害我们或辱骂或诽谤我们的人,但它也可以包括那些以其他方式伤害我们的人。 接受失败和 提供 他们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当有人踢我们时,我们会说,“当然,继续。 踢我。 没关系。 没问题。 把我打成肉泥。” 我们可以保护自己,从而防止别人制造痛苦,但我们努力做到这一点而不 愤怒. 我们使用尽可能少的武力来保护自己。

当我们接受失败时,我们不必拥有最后的决定权。 我们不必证明我们的情况。 我们不必确保每个人都明白我们是对的,而另一个人是错的。 这意味着放弃自我证明自己并成为征服者的需要。

人们可能出于各种原因而嫉妒,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有更好看的汽车或更大的房子。 他们可能会嫉妒,因为我们坐在 冥想 位置更长。 或者因为我们进行了更多的静修。 或者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比他们更接近老师。 或者因为我们有粉红色的书皮而他们有红色的。 我们的心可以嫉妒任何东西。 你说出来! 别人有条纹袜子,而我们有普通的栗色旧袜子。 我嫉妒! 看看我们的心会嫉妒什么。 太奇妙了!

所以,当然其他人也会嫉妒。 如果他们当面辱骂我们,对我们说坏话,在背后议论我们,试图破坏我们的名誉,流言蜚语,向其他人散布关于我们的谣言,而不是继续进行改革以纠正这种情况并证明人错我对,我们放弃这个问题。 有人在闲聊,“废话、废话、废话、废话、废话”,别管它了。 因为,我们越是开始八卦他们并试图证明我们的观点,我们就越火上浇油。

在某些情况下,有人散布关于我们的虚假故事并在其他人中产生很多消极情绪和误解。 在那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去找那个人并解释实际发生的事情。 我们这样做不是出于 gehechtheid 为了我们自己的声誉,但要关心传播虚假故事的人和关心团队的和谐。 每当有人散布关于我们的坏消息时,我们不会坐在那里无视它,因为有时听到这些消息会伤害其他人。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解释事情,但我们这样做不会责怪对方。

换句话说,如果有人散布关于我们的虚假故事甚至是真实故事,而我们变得生气、沮丧或居高临下,那么在心理上我们需要“接受失败”,因为只是我们的自我不喜欢名声不好或受到伤害指责。 我们需要放手 gehechtheid 名声和认可的需要,然后想,“如果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我也没关系。 我没意见。 没有规则说世界上每个人都必须喜欢我。”

这不同于某人发表恶意评论导致其他人不必要地惊慌、不和谐或不安的情况。 这样的评论煽动人们分裂为争吵的派系并挑起冲突。 在那些情况下,我们需要解释以消除误会,但我们不会通过诋毁他人来做到这一点。

6.当我受益的人
我非常信任的人
伤我很深,
我会练习将那个人视为我的上师。

这是关于我们受益过的人,他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信任他并告诉他我们的秘密。 然后这个人转身做了伤害我们的事情。 我们所有人都经历过这种情况,这可能会非常痛苦。 当然,我们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这样做过,对吗? 因为我们真的是好人。 但是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总是善良、慷慨的人,而其他人总是令人讨厌的。

当我们信任的人偷我们的东西、批评我们、断绝关系、背后议论、不再爱我们或给我们不好的建议时,我们需要将他们视为我们至高无上的老师。 他们在教我们什么? 放弃期望。 同情。 放手 执着 到别人的坚实形象。 耐心给别人犯错的空间。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情众生。 他们教导我们认识到轮回并不完美。 他们向我们展示我们自己的 以自我为中心.

7.总之,我会直接和间接地提供
我的母亲们,一切利益和幸福都给一切众生。
我会偷偷练习扮演自己
他们所有的有害行为和痛苦。

这节经文是关于 tonglen, 索取和给予 冥想. 我推荐你阅读 Geshe Jampa Tegchok 的书, 转化心脏, 对此的解释 冥想. 我们通过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并引导他们走上正道的言行,直接为他人提供利益和快乐。 我们通过索取和布施间接地为他们提供利益和快乐 冥想。 这 冥想 是“秘密的”,因为我们不傲慢地做广告,“我正在做一个深刻的 冥想 我在那里练习承担他人的痛苦。 难道我这样做不是一个很棒的、富有同情心的人吗? 我是一个 菩萨 在培训中。” 而不是吹嘘我们的 冥想 练习,我们偷偷地做。 我们不仅要考虑他人的痛苦,还要考虑他们痛苦的原因、烦恼的态度、负面情绪和负面的业力印记。 如果有人采取攻击性行为,我们可以想象采取他们的攻击性思想。 我们把他们的 gehechtheid,苦涩,怨恨,孤独和内疚,我们给他们幸福。 我们利用他们的痛苦及其因,这是他们不想要的,来粉碎我们自己的执着和 以自我为中心,这是我们自己痛苦的原因。 然后我们通过分享我们给他们快乐 身体、财产和积极的潜力。 我们想象这些转化为其他人需要的东西并成倍增加,然后我们将它们提供给其他人,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带来幸福。 这 冥想 打开我们的心,解放我们。

8. 这些修行没有被世间八法染污,
通过感知所有 现象 作为虚幻,
我会修行不执着解脱一切众生
脱离令人不安的不屈心的束缚, 因果报应.

这首诗是关于观照空性的。 “不为世间八法染污此法”,就是不希望人们给我们修行以上的法门。 供品、赞同我们、称赞我们或给我们一个好名声。 怀着潜伏在我们心中的世间八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来修持佛法是很容易的。 此八者,只求今生之乐,是 gehechtheid 厌恶物质财产和金钱、赞誉和认可、良好声誉和六种感官的愉悦,厌恶失去物质财产和金钱、受到责备或非议、名声不好和有不愉快的经历。

感知所有 现象 作为虚幻的,我们 沉思 关于他们的空虚。 从此之后 冥想,我们将真实存在的表象识别为虚假表象。 而人和 现象 看似真实存在,其实并不存在。 他们的外表具有欺骗性或像幻觉。 把事物看成幻相,我们修行时不执着于本然存在的“我”或“我的”,我们不再执着于本然存在的 现象 以及。 通过这样做,我们将自己从烦扰的未调伏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因果报应 从而变得更有技巧地将他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 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 通过教导他们佛法,引导他们走上正道,通过我们的榜样启发他们,鼓励他们,成为朋友。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真诚地、持续地修行,以便让教法与我们的心融为一体。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