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业力与慈悲:第 1 部分,共 2 部分

业力与慈悲:第 1 部分,共 2 部分

文的特写。 Chodron教学时的脸。

2009 年 XNUMX 月在爱达荷州科达伦的北爱达荷联合教堂举行的关于业力的两次演讲中的第一次。 (第2)

让我们先静坐几分钟。 所以你可以把手放在膝盖上,右手放在左手上,拇指相碰。 从感觉自己坐在垫子上开始,放下你内心可能存在的任何紧张感 身体. 然后正常而自然地呼吸,把你的注意力转向你的呼吸,观察你的呼吸。 不分析它,不评论你的呼吸,不担心你做的对还是错; 但只是注意呼吸。 如果你的思绪被一个声音、一个想法或其他东西分散了注意力,把它带回呼吸。 通过这种方式,让您的思想放松并通过仅专注于一个对象(在本例中是您的呼吸)而变得更加平静。

你可以关注你的腹部——观察你腹部的起伏; 或在鼻孔处——感受空气进出那里时的感觉。 但是无论你选择关注哪个地方,只要把注意力放在那里。 体验你的呼吸,让你的思绪安定下来。 这样做几分钟。

动机

在我们真正开始之前,让我们花点时间培养我们的动力,并认为今晚我们将一起倾听和分享,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习新技能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让我们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 但是看到我们是如何与他人相互依存的:与他们相关并依赖他们生存,那么让我们有一种态度,想要报答他们的善意,为他人的福祉做出贡献,从而在精神上发展我们自己——作为一个获得智慧、慈悲和力量的最佳方式。 让我们以圆满证悟为目标,在那里我们将完成这些品质。 怀着安住的心,安住于对他人的爱与慈悲,那么让我们今晚一起聆听并分享。

现在慢慢睁开你的眼睛,从你的 冥想.

因果报应

今晚我们要谈的是 因果报应 这意味着行动。 是的,仅此而已 因果报应 方法。 它被翻译成行动。 你知道,没有什么神秘或神奇的——这只是行动。 我们正在做什么 身体 是身体动作; 我们所说的是口头行动; 而我们正在思考的是心理活动。 在这里,我们引用了一些来自 关于这个,我想和你分享。

首先是圣经中广为人知的引述之一。 这 说:

众生是他们的主人 因果报应, 他们的继承人 因果报应. 他们源于他们的 因果报应, 绑定到他们的 因果报应,有 因果报应 作为他们的避难所。 这是 因果报应 区分众生为低级和高级。

金色的泰国佛像。

是业力区分众生的优劣。 (摄影者 goldquest / stock.adobe.com)

业力:众生是业力的主人

让我把它拆开一点。 所以,“众生是他们的主人 因果报应” 所以我们是创造我们行动的人,对吧? 没有其他人这样做。 我们是对自己的言行和感受负责的人。 我们是我们精神、身体和言语行为的主人——我们的 因果报应 of 身体、言语和思想。 我们不能将其转让给其他人。 它不像银行账户。 不是,“好吧,我会转移一些 因果报应 给你,你再转一些,连本带利,给我。” 不像那样。 我们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业力:众生是业力的继承者

“众生是他们的继承人 因果报应” 所以当你是继承人时,你继承了一些东西。 我们今天是谁取决于我们以前的行为。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我们有无限的前世,我们在所有的前世都在创造行为。 那些业力的行为,或者它们的残余——业力的种子,我们是继承人。 他们传下去。 意识的连续性,或仅仅是我,将这些非物质的业力种子从一个生命带到下一个生命。 因此,即使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与前世不同,但在另一种方式下,我们是前世所做行为的继承人。

我们并不是以完全新鲜的状态进入这一生——每个人都一样。 我想你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可能都知道这一点。 你们中有多少人为人父母? 你的孩子都一样吗? 他们从子宫里出来的都是一样的吗? 没门! 他们从第一天起就有个性了吗? 你打赌他们做到了。 那么,为什么? 他们为什么不同?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解释为因为他们有不同的 因果报应,不同的习惯倾向,他们前世所做的各种行为的不同种子。 这些伴随着他们的意识流而来,并在这一世显化。

所以我们是我们的继承人 因果报应。 我们的 因果报应 决定了我们为什么出生以及我们出生时的身份。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生我? 为什么我不是别人父母的孩子? 为什么我不出生在另一个国家? 为什么我看起来没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我没有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 为什么我有我拥有的那些? 好吧,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先前创造的原因。 所以我们是原因的继承人, 因果报应,我们之前创建的。

业力:众生源于业力

然后下一行说,“他们起源于他们的 因果报应” 我们源于它。 这 因果报应 这就是为什么这一生会以这样的方式发生。 为什么我们在我们出生的情况下出生为人? 为什么我们会经历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 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它是由于原因而发生的; 因此,这些原因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我们自己的行为。

事实上,我们是谁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取决于我们之前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预先确定的。 为什么? 这是因为我们过去做了很多不同的动作。 这取决于那些业力种子中的哪一个现在恰好显现。 这取决于哪个 条件 存在使我们的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倾向。 所以事情取决于原因和 条件. 它们不是命中注定的,因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有很多不同的事情发生的空间。 然而,事情不会无缘无故发生。 它们不会发生,不管是混乱的还是随机的。 相反,我们创造的原因以某种方式让我们卷入了我们所卷入的各种情况。所以我们起源于我们的 因果报应.

业力:我们众生受制于我们的业力

这节经文说我们“被我们的 因果报应” 这意味着取决于我们过去所做的事情,我们将体验到它的结果。 我们必须这样做。 如果我们在过去制造了破坏性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在今生成熟,我们就必须体验它们的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遵守我们的 因果报应.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 纯化 那么我们过去创造的任何负面印记或负面行为的业力种子,它们不会从我们的思想流中消失。 它们会留在那里直到成熟。 所以除非我们净化它们,否则它们就在那里——然后它们最终会成熟。 结果是我们的。 我们创造了原因,我们体验了结果。

你知道有时候当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发生时,我们总是会说,“为什么是我?” 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我调皮的时候,妈妈就会说:“我做了什么,才活该?” 好吧,她几乎不知道我会知道为什么。 她当然不想听。 但是你知道,每当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都会说,“我做了什么让我活该?” 好吧,我们做了一些事情——也许不是在今生,而是在前世。 当然,当我是个好孩子时,她从来没有说过,“我做了什么,才配得上这个?” 她应该有。 所以我们必须遵守我们的 因果报应.

业力:我们众生以业力为皈依处

我们有 因果报应 作为我们的避难所”——这意味着如果我们想改变我们的处境,我们必须通过改变我们的行为来实现。 所以我们的 因果报应, 我们的建设性 因果报应,是我们远离苦难的避难所。 如果我们太忙而无法创造建设性的 因果报应 那就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将体验那个结果。 但是,如果我们想改变我们的处境,那么改变我们的行为——通过改变我们激发这些行为的思想——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方法。

业力将众生区分为低等和高等

接下来 说:

这是 因果报应 区分众生为低级和高级。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投生到各种不同的领域。 其中一些是不幸的领域。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劣等人,是因为那里没有多少幸福。 那么还有其他的境界是幸运的。 他们被称为优越者,因为那里有更大程度的快乐。 因此,正是我们过去的行为决定了我们的出生地和经历——是幸运的重生还是不幸的重生。 这意味着我们要对我们的经历负责。

现在,面对我们将问题归咎于其他人的倾向,这就飞了,不是吗? 有人欺骗了你,你会说,“这不公平! 我做了什么? 好吧,如果我们能看到我们的 因果报应 我们会看到我们做了什么。 这可能是几个亿万年前的某一生,但不知何故,我们正在经历的结果与我们所做的行为有关。 所以我们不能一辈子只说,“我不开心是因为别人,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 如果我们不开心,我们必须说:“我不开心是因为我造成了痛苦的境地。” 如果我们快乐,那么我们需要了解,“我快乐,因为我创造了处于这些愉快环境中的因。 因此,我不应该把我的幸福视为理所当然。 我应该尝试做更多建设性的行动,为我想要的重生和体验创造因缘。”好吧,你和我在一起吗? 是的?

下一次我们张口说:“你做了这个,做了这个,做了这个; 而我不喜欢它,”那么我们应该记住,你不是另一个人。 是我们自己前世的自我中心思想。 这是因为如果我们处于不愉快的境地,那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我们所做的负面行为。 我们是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造成这些负面行为的? 在一种非常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状态下。 所以如果我们要为我们的问题责备任何事情,我们应该责怪那种精神状态。 这并不意味着责怪我们自己——而是责备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状态。 我们应该说 以自我为中心, “你就是这里的麻烦制造者。 为什么我不开心? 哦,你让我表现得很消极。 这就是为什么。” 所以不要责怪其他人,因为他们只是碰巧在那里。 不快乐是由于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来的。 同样,幸福——我们不应该只是想当然,而是真正地尝试创造更有建设性的东西 因果报应.

不善与善心理状态的结果

这是这里的另一句话,这是来自巴利语经典。 在它的 是在谈论美德或健康 因果报应 然后是不善的或不善的 因果报应. 他说,

朋友们,如果一个人进入并居住在这种不善法中,能够快乐地生活在这一生中,没有烦恼、绝望和发烧,如果随着 身体 死后能期待善趣,世尊不会称赞舍弃不善法。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可以有一种不善的心理状态,它会在现在和死亡时带来快乐,它会带来平静的死亡,它会带来良好的重生——所以如果不善的心理状态可以做到这一切——那么就会有没有理由的 赞扬放弃不善的心理状态和不善的行为。 但他说,

因为一个人进入并居住在不善的心境中,他会带着烦恼、绝望和发烧,在今生的痛苦中安住,并且因为他可以预料到恶趣的破灭。 身体 死后,世尊称赞舍弃不善法。

当我们的心被不善的心理状态所淹没时,这是真的吗?愤怒、怨恨、困惑、骄傲、嫉妒、贪婪——我们现在快乐吗? 不是。我们所做的行为是否是由那些有益于我们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所驱动的? 它们可能会在短期内带来一些好处,但从长远来看不会。 而且它们通常对他人非常有害。 那么在死亡的时候当这个 身体 分手了,我们的意识继续了,那么他们又带来了什么样的重生呢? 不是一个愉快的。 正是因为这一切 教导放弃这些不善的心理状态和由它们产生的行为是很好的。

接下来 说——他也用相反的方式说。 他说,

若诸友,入住于善法者,今生苦恼、绝望、热病,若心断 身体 死后他可能会有一个糟糕的归宿,那么世尊不会赞扬获得善的状态。

如果拥有善的心境,做善的业,带来痛苦 不会告诉你这样做。 他会说放弃他们。 但是,善的心理状态会带来善的行为,而善的行为会带来愉快的结果。

但是因为一个人进入并居住在善法之中,他快乐地安住于此生,没有烦恼、绝望和发烧,并且因为他可以期待一个善趣的破灭。 身体 死后,世尊赞扬善法的获得。

只是这么说我们真的看到了 的怜悯。 在告诉我们为什么他要教导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思想所激发的行为的时候。 这是因为他关心我们所经历的结果。

仔细想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都关心我们所经历的结果。 但如果他们不明白 因果报应 他们可能会给我们关于如何快乐的建议,但这些建议会导致痛苦。 你知道我的意思? 但是 有能力看得长远。 他有千里眼,所以他可以看到哪些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 因此,他可以准确地向我们描述:想要这样的结果就做这样的动作,不想这样的结果就不要做那样的动作。

业力的四种主要品质

  1. 的确定性 因果报应
    这让我们谈到了四个主要品质 因果报应. 第一个是快乐来自于善行或善行; 和不善者的不快乐。 这不是因为 制定了法律。 这仅仅是因为 在观察我们众生所经历的情况时,当他看到我们经历不同的快乐时,他可以通过他的力量追溯我们做了什么样的行为。 因为有一个快乐的结果,他称这些行为的原因是善的或善的 因果报应. 当有不愉快的结果时,他称这些行为的因是消极的、不善的或不善的 因果报应.

    没有什么是有德或无德的,因为 这么说,或者因为它是一成不变的,或者因为它本来就以这种方式存在。 但是,某些东西变得有德和无德,只是与它带来的结果有关。 我个人觉得这很有帮助。 我这样说是因为,我不了解你,但以有神论的方式——某种游戏规则——我总是觉得有奖惩。 但在佛教和对 因果报应 你可以看到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 只是 描述什么样的种子带来什么样的花朵; 什么样的行动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没有奖励,没有惩罚。 但如果我们是一个聪明的园丁,如果我们想种花椰菜,那么我们就会种花椰菜种子,而不是种矢车菊。 所以你知道,这让我们在这件事上有一些选择。 这是第一个特点 因果报应.

  2. 的放大倍率 因果报应
    第二种品质 因果报应因果报应 乘以。 我们所做的行为会在我们的思想流中留下种子,或者你可以说是行为能量的痕迹。 除非有什么东西可以抵消这一点,否则一粒小种子可以成长并以许多结果的形式显现出来。 不幸的是,矢车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教堂隔壁的田地里长着矢车菊。 如果你们中有人在教会董事会,我会现在而不是以后处理这件事。 这就像创造消极 因果报应. 它坐在那里孕育,一颗小种子可以带来大结果。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时,我们就会知道即使是我们所做的小动作也要小心。 换句话说,如果有机会做一点建设性的小事,我们不会偷懒的。 即使它很小,我们也会这样做。 同样地,即使是一个小的负面行为,我们也不会偷懒,而是会立即放弃它,而不是说:“好吧,这只是一个小的。”

    你知道我们是怎么说的,“哦,这只是一个善意的小谎言。” 你知道那种心思吗? “只是一个小小的善意谎言。” 有很多政客都这么说并认为:“只是一个小小的善意谎言。” 好吧,实际上这变成了一个弥天大谎,不是吗? 后果变得很多。 所以我们需要提防这种事情。

  3. 如果不执行操作,则不会满足其结果
    然后是第三个质量 因果报应 如果我们没有创造因,我们就不会体验到结果。

    如果我们想要某种结果,那么我们必须为它创造因。 如果我们不想要那个结果,那么我们就必须放弃它的因。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例如,您可能会想,“哦,一群人在做同样的事情,所以他们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 但他们有不同的结果,这是为什么?”

    这里的情况并非如此,但在印度,如果你想要汽车服务,你会去一条街,所有的汽车服务都在一条街上。 它们并没有散落在各处。 他们都在一条街上。 如果你想出版,他们都在同一条街上。 那么,为什么一家企业表现出色而另一家却不行呢? 他们都在同一条街上。 他们基本上都有相同的政策。 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各个所有者在前世创造的行为有关。 就像这些行为是在他们这一生拥有大量客户和业务时成熟的建设性行为,还是在他们的业务进展不顺利时成熟的破坏性行为。

    它还解释说,您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像您本来可以去那里一样,但发生了一些小事,所以您没有去。 但是在那里的人有什么大的成果? 我一直在想,有时飞机会出现故障并坠毁。 应该有人参与其中。 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错过了飞机,或者他们在前一天改变了主意,或者发生了其他事情,他们不在那架飞机上。 然而,那天早上,另一个原本不打算登上那架飞机的人说,“哦,我想我会继续的。”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呢? 因为那里的那群人创造了一些 因果报应 一起体验集体的结果。 而那些没有创造它的人 因果报应 不会在那里体验那个结果。 所以,如果你创造了因,你就会体验到果。 如果你不创造因,你就不会体验到果。

    这适用于不幸的事件和快乐的事件。 在佛教中,你不能只是坐着祈祷,“ . 请我想变得富有。 我希望我的儿子娶一个漂亮的女孩。 我想让我的女儿去读研究生。 请 让我生命中的一切都变得美好。” 与此同时,我打算在吊床上小睡一会儿,喝杯茶,放松一下,因为我做了祈祷。 在佛教中它不是那样运作的,因为我们必须创造行动。 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祈祷,但那些结果不会到来。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创造事业,即使我们不祈祷,那些结果也会到来。 当然,如果你做祈祷,对某些人来说,它会让周围的能量更容易 因果报应 成熟。

  4. 已完成的行动不会消失
    最后的质量或因素 因果报应 是它不会迷路。 它不像你的信用卡。 它不像您的计算机文件。 这不像是凭空消失的东西,你不知道它们去了哪里。 因此,除非我们采取措施抵消这些行为,否则他们肯定会产生结果——也许不会立即发生。 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但 因果报应 不会迷路。 我们都做过恶业。 我们可以抵消这些并阻止 因果报应 从成熟,这是由 纯化 练习我们所做的。 另一方面积极 因果报应 肯定会成熟,除非我们通过生气或大发雷霆来阻止它的成熟 错误的看法.

    当我们生气时,这是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 就像,“哦,我生气了——这会阻碍我善业的成熟。 这个让我生气的人——他们值得我去阻止我自己积极行动的成熟结果吗?” 我不这么认为。 所以让我们停止生他们的气吧。 他们不值得生气。 因为我的 愤怒 只会伤害我。 当你快要生某人的气时,思考一下是非常有用的; 就像——不值得。

破坏行为的十种途径

然后我想再读几句引文,因为 讨论了我们如何区分建设性行为和破坏性行为。 他列出了导致不愉快结果的十种业道或十种不善业,然后他谈到了这些。 有三种身体上的行为——杀戮、偷窃和不明智或不仁慈的性行为。 再有四种口语——妄语、不和、恶语、闲话。 然后是三心——贪、嗔、痴 错误的看法.

三恶业

  1. 杀害
    关于杀生、偷盗、不智不善的性行为这三种身体恶行 说:

    有一个人毁了生命。 他残忍,双手沾满鲜血。 他一心杀戮,对任何众生都没有怜悯之心。

    那是极端的情况。 我不认为在座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但是你知道吗,你杀过动物吗? 是的? 蚊子呢? 蟑螂? 蚂蚁? 我们已经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是吗? 我们不是吗? 所以也许不是人类,而是你所知道的其他种类的生命。 我们夺走了生命。 好吧,这不像杀人那么糟糕,但也不好。

  2. 偷窃行为
    谈到这个破坏性行为的人,

    他拿走没有给他的东西,带着盗窃的意图侵占他人的财产,无论是在村庄还是在森林里。

    所以偷窃的人,谁是小偷,你知道的,你们中可能没有多少人闯入过房屋,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偷窃方式。 我们可以从我们的雇主那里窃取本应用于公司的东西并将它们用于我们自己的个人用途。 我们可以通过不诚实地缴纳所得税来偷窃。 我们可以通过进入剧院和不同的地方而不支付我们应该支付的费用来偷窃。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 通过借东西然后不归还它们并认为它们是我们的。 所以我们可能不认为自己是小偷,是的,但这很有趣。 你能想到你家里有什么东西是你从别人那里借来的,但没有归还吗? 或者你从别人那里借了一些钱还没有归还? 图书馆书籍。 修道院书籍。 我们在修道院丢了那么多书。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了。 人们? 唔? 反正…

  3. 性行为不端
    然后

    他在性方面的行为是错误的。 他与受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亲戚或宗族或他们的宗教团体保护的人发生性关系。 或者与那些与受法律保护的未婚夫订婚的人,甚至与那些带着花环订婚的人。

    那意味着订婚了。 所以基本上这里不明智的性行为是通奸。 但我认为,在更现代的背景下,它正在利用性来导致身体或情感上的痛苦。 这包括可能传播疾病的无保护性行为,以及将人当作物品而不是将他们当作人来对待。 这真的是在呼吁我们反思我们如何使用我们的性欲。

所以杀戮和偷窃——你可以通过让别人为你做来创造它们。 你没有得到完整的 因果报应 不明智的性行为,如果你要求别人为你做。 那个你必须自己做才能得到整个 因果报应 它的。 但是杀人和偷窃,是的,如果你要求别人为你做,他们就会造成伤害 因果报应 我们也这样做。 同样地,如果我们做相反的事情,就像我们鼓励人们做善事一样。 然后,如果他们这样做,我们也会收到 因果报应 要求或安排他们这样做。

四口不善业

  1. 说谎
    然后是四个言语动作。 所以 说:

    有说假话的。 当他在他所在社区的议会或另一个集会中,或在他在皇家法庭的亲戚行会中时,”[好吧,我们可以更新这个]“或者当他被传唤为证人并被要求说出他所知道的事情时虽然他不知道他说,“我知道”,虽然他知道他说,“我不知道”。

    那是在说谎。 你说的和你知道的完全相反。 “虽然他没有看到他说'我看到了',虽然他看到了他说'我没有看到'。 以这种方式,他会故意说谎,无论是为了他自己,为了他人,还是为了一些物质利益。”

    即使我们出于某些世俗的原因而撒谎以获取他人的利益,那也被认为是谎言。 现在人们总是问这个问题:如果一个猎人过来说,“我想杀了那头鹿。 鹿去哪儿了?” 你说,“就在那条路上。”? 好吧,不。 你不知道。 你必须在这里运用你的智慧。 如果有人想做一些对别人有害的事情,你不必向他们提供他做出有害行为的全部信息、真实信息。 您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 例如,你可以表现得很愚蠢。 “鹿? 什么鹿?” 你知道?

    我经常举的例子是:说埃塞尔阿姨请你吃饭,她做的菜正是你不喜欢的。 然后她说,“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你要放弃撒谎,你会不会说,“埃塞尔阿姨这太可怕了”——然后让她哭? 不,你不知道。 她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她真正的问题是,“我关心你,所以我给你做了晚餐。 你知道我在乎你吗?” 这才是她真正的问题所在。 你能说的就是这个。 根本不评论食物。 只需说:“你邀请我共进晚餐真是太好了,我真的很感谢你为准备一些东西所做的所有努力。 我很享受和你一起加快时间。” 好的? 所以你不必撒谎来解决这个问题。 好的? 沟通?

    但你知道,看看我们说的所有那些善意的小谎言对我们来说很有趣。 我的意思是我只是对人们撒谎的事情着迷。 我这样说是因为有几次我发现有人对我撒谎,我总是非常震惊! 他们为什么要骗我? 通常,如果他们告诉我真相,我就不会对他们撒谎的事情有任何问题。 就好像他们可以告诉我那样,我就不会生气、心烦意乱,也不至于身体变形。 但是当他们对我撒谎时,我就不再信任他们了。

    看我们的演讲很有趣。 我们为什么要歪曲事实?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回答问题说清楚呢? 我们为什么要掩盖事实? 好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自我保护。 我们要保护什么? 我们觉得受到威胁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是我们感到受到威胁导致我们说谎的原因吗? 或者当对方发现我们没有告诉他们真相时,是否有破坏关系的风险? 考虑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非常有趣。 我的直觉是我们通常不会考虑它。 动力就在那里,就像,“好吧,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些信息,所以……嗯……”你知道,我创造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但是拥有这些信息的人有什么问题呢? 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如果我们做了让我们感到羞耻的事情,那么我们就需要审视:为什么我要做一些我不想让其他人知道我感到羞耻的事情?

    如果我们这样想,那么我们将有很多东西需要清理。 但这很好,因为如果我们清理我们的生活,我们就会减少遗憾。 但是还有其他事情——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事情,这不是为某事感到羞耻或对某事感到难过的问题。 然而,我们仍然坚持某些事情,不说实话并掩盖它,甚至有人问我们我们否认它。 “不好了。 我没有那样说。 我不是那个意思。 啊。 毫米。 啊。 嗯。” 你知道? 但为什么? 为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样做? 看看我们自己的想法非常有趣。 对我们故意歪曲事实的原因做一点研究。

  2. 分裂言论
    然后是四个口语中的第二个,

    他发表分裂言论,他在这里听到的,他报告到别处去煽动那里的冲突,他在别处听到的,他在这里报告来煽动这里的冲突。

    所以他在这里听到了一些东西,他告诉那些人去煽动他们; 他在那里听到什么,就告诉这些人去煽动他们。 当我们嫉妒时,有时我们可能会这样做。 两个人是好朋友,我们吃醋了。 或者我们嫉妒,我们认为老板要提拔同事,我们不希望他们这样做。 所以,我们给他们每个人讲故事,让他们互相不喜欢,互相猜疑。 它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 我的意思是这种情况一直在国际舞台上发生,在商业世界中——我相信他们都在这样说。 政治也是——所有这些事情都会发生。

    在这里,他在团结的人中制造不和,他更煽动那些不和的人。

    因此,团结的人们,我们使他们分离。 本来就分开的人,你让他们更加厌恶对方。 这可能发生在离婚中。 你知道? 你不喜欢你的前夫,你不喜欢你的前妻——所以你用不友好的方式对孩子们说他们,让孩子们对你有好感,而不是对另一个人有好感父母。 但是这对孩子有什么用呢? 不太好。

    他喜爱纷争,从中欢喜,说出纷争的话。

    有些人喜欢制造麻烦。 你知道? 就像,也许他们在一个总是有很多事情发生的家庭中长大。 从来没有平静过,所以他们感觉很正常,很自然。 当没有人激动和不安时,他们会感到不安; 所以他们煽动了一些人,制造了某种不和谐。 我们只需要小心不要那样做。

  3. 严厉的言论
    然后是演讲的第三个:

    他说话粗鲁、粗俗、苦涩、辱骂,语气严厉,使他人生气,并导致心烦意乱。

    所以有人取笑别人,侮辱他们,嘲笑他们,批评他们,辱骂他们,斥责他们,发脾气,说残忍的话,甚至带着甜美的微笑说残忍的话,你知道,但意图不好。 所有这一切都被认为是严厉的言论。 这里有人做过吗?

  4. 闲聊
    然后是第四个:

    胡说八道,说不合时宜、不合情理、无益的话,与佛法、法门无关。 修道士 纪律。 他的言论不值得珍视,不合时宜,不合宜,不节制,有害。

    换句话说,有些人实际上可以非常有趣,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说出任何值得一听的话。 他们在谈论这个,他们在谈论那个,这里是“等等”,那里是“等等”,“哒哒哒”,“这就是这个人所做的,那个人所做的,哪里可以买到这个,哪里可以买到那个,军队在做什么”——所有这些东西。 还有那些可以花很多时间说话的人——你见过这样的人吗? 你是其中之一吗? 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人。 但我们不认为我们是其中之一,对吗? 不,我们只是遇到了那些不停谈论荒谬事情的人。 这个世界很有趣,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人,但没有人是那样的人。 很好奇,是吗?

所以如果你做这四个,即使你不是通过口头表达,如果你通过写作,通过示意,通过点头,通过电子邮件,谁没有这么说,但是......我认为这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说您知道……嗯? 因此,尽管这是打字的物理动作,但它涉及某种交流和言语。 好的? 所以我们可以制造很多负面的 因果报应 通过电子邮件,我们可以吗? 我不了解你,但我不得不给自己制定一项新政策,那就是当我有点恼火时写电子邮件并将其放入草稿箱。 不要发送它。 我这样说是因为如果你一两个小时后回来,你会很高兴你没有发送它。 为什么? 这是因为你的思维会完全不同。

我们有很多新的技术方法来创造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包括短信。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我只是看着所有这些人竖起大拇指 因果报应 这么快。 你可以用它来创造积极的 因果报应 也。 我不太了解 Twitter,我是个不喜欢它的人。 但是,你知道,你能发出鼓励人们创造美德的信息吗? 我从来没有收到过鼓励美德的垃圾邮件。 我的意思是,为什么我们没有收到垃圾邮件,上面写着“善待你今天看到的人。”? 为什么我们没有收到写着“尊重其他有情众生”的垃圾邮件? 为什么垃圾邮件都是关于这些垃圾的? 他们至少应该让它成为有趣的垃圾邮件。 有益的垃圾邮件。 我们应该这样写,你不觉得吗? 让我们发起一场针对垃圾邮件发送者的运动,让他们的收件箱充满良性电子邮件。

三不善心

复有三心:贪、嗔、痴。 错误的看法. 此三心——贪、嗔、痴 错误的看法——它们是心理因素。 它们实际上不是动作。 它们和所有十种不善业一样被称为“业道”,因为它们可以成为另一个重生的途径。 但是贪婪、恶意和 错误的看法 都是心理因素。 它们是心态。 比方说,贪婪或 愤怒 或心中的混乱,那不一定是贪婪或恶意或 错误的看法.

  1. 觊觎
    例如,你有一个贪婪的念头。 那是贪婪。 但随后你仔细想想,“哦,我真的很喜欢。 唔。 我想知道我怎样才能得到它。 它属于那个人。 我想知道……如果我以这种方式奉承他们,也许他们会给我。” 为了让它成为真正的贪婪,我们需要有某种贪婪的发展。 这不仅仅是贪婪的想法,而是它的发展到我们准备好采取行动的地步。 然而,这种贪婪仍然是一种贪婪。 伴随着这种贪婪的意图心理因素? 意图的精神因素是 因果报应 (对于那些喜欢学习技术细节的人 阿毗达摩.)
  2. 恶意
    同样地,愤怒的念头就是愤怒的念头,但除非我们专注于它并发展它,否则它不会成为这种有害的恶意途径。 就像,“哦,有人侮辱了我。 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 我需要报复。 他们一直这样对我。 我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得到它们? ” 所以你在心里计划着; 它真的在发展成恶意。
  3. 错误的观点
    这是同样的事情 错误的看法. 这不仅仅是一种无明或困惑的念头,它实际上是坐下来产生一种 错误的看法. 在这里特别是 错误的看法 这种担忧,例如,认为我们的行为没有任何道德层面,认为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但不会带来任何结果; 或者认为什么是有害的行为会产生快乐的结果。 这是某种混乱。 所以我们有那十种不善业。

建设性(正面)行动和持戒的途径

另一方面,正业就是不做那十种不善业。 这很好,不是吗? 你知道? 只是处在一个你可以做那些坏事并决定不做的情况下——这本身就是建设性的 因果报应. 这就是 taking 背后的全部想法 戒律. 就是你下定决心不做某些恶业; 然后在你没有做的每一刻你都会得到一些好处 因果报应 从不做他们。 所以这是创造十种美德的一种形式; 就是不做十不善业。

另一种创造美德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 因此,与其杀戮,不如保护生命。 你去动物收容所,你得到一只狗或一只猫,把它带回家抚养。 你拯救溺水的虫子,或其他什么。 我的一位老师喜欢购买即将被宰杀的动物。 所以有一次我走进德里的佛法中心,看到一只鸡在走来走去。 他买了这只有人要宰杀的鸡。

事实上,你知道,我们几年前在 Abbey 做到了这一点。 我们的冰箱快满了,因为我们正在收获苹果之类的东西。 我们打电话给邻居说:“我们可以把一些苹果酱放进你的冰箱里吗?” 他们说,“好吧,我们要杀羊了,那会填满我们的冰箱。” 接下来我们回答说:“不,你不能杀羊。” 有一个妈妈和两个婴儿。 我们买了羊。 我们没有把它们带到修道院,因为我们没有围栏来饲养它们,我们把它们饲养在我们的邻居那里。 后来我们找到了一个人,我们把它们交给了他们,他们会剪毛,照顾好它们,用它们做羊毛——但不会杀死它们。 这是保护生命的事例。

与偷窃相反的是保护他人的财产。 不明智和不友善地使用性欲的反面是明智而友善地使用性欲或独身。 说谎的反面是说真话。 分裂的话的反面是用你的演讲来帮助人们和解,是的,帮助人们成为朋友。 如果人们彼此不认识,请帮助他们认识并成为朋友。 如果他们彼此疏远,请帮助他们原谅,这样他们才能重新变得友好。 粗言秽语的反面是对别人和蔼可亲。 以鼓励其他众生的方式说话,赞美他们并指出他们的优点。 闲聊的反面是在适当的时候谈论适当的话题。 换句话说,要注意我们在说什么、对谁说、什么时候说以及为什么要说。

那么贪婪的反面就是创造一种乐于给予的慷慨态度。 恶意的反面是创造爱的心。 而相反的 错误的看法 是创造一个有权利的头脑 意见.

所以你可以看到,如果我们实践这十种美德,我们将与他人相处得更好,不是吗? 我们内心深处也会更加快乐。 如果我们没有贪婪和贪婪的想法,如果我们有一颗慷慨的心,我们就会快乐得多。 如果我们真的用慈心训练我们的心(我明天会谈到),而不是随从我们所有的判断性想法,那么我们会更快乐。 好的?

问答

让我们来看看。 这里还有很多话要说,但也许我现在应该公开提问和回答,并进行一些对话。

如何处理对环境有害的植物?

观众: 所以你会说与其破坏或除掉矢车菊 [一种侵入性破坏性杂草],不如尊重它并说这些花很漂亮。 其实就是在培养土壤……Ven。 Chodron:嗯,矢车菊不是生物。 是的,它在生物学上是有生命的,但它破坏了栖息地。 所以是的,你摆脱它。 这并不意味着你讨厌它。

观众: 不,这并不意味着你讨厌它。

尊者图登卓龙(VTC): 这对环境不利。

这是贪心吗?

观众: 这么说吧,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人正在你想去的地方旅行,你很高兴他们要去,但你也希望你有好的 因果报应 也要去。 那是贪图,还是只是……?

职业训练局: 问题是:有人要去旅行,你很高兴他们要去; 但你有点希望你有 因果报应 也能去。 那是贪图吗? 如果你坐在那里,看着并说,“好吧,我该怎么做才能说服他们带我一起去?” 是的,[那是令人垂涎的]。 但是如果你以积极的方式使用这种想法,“好吧,如果我想继续那种旅行,我必须创造原因。 那我该怎么办? 好吧,我需要小心我花钱的地方。 如果我想把它花在旅行上,那么我就不能把它花在拿铁咖啡上。” 好的? 所以你开始创造因。

烧旧业,造新业

观众: 你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燃烧殆尽 因果报应 或者当你制作新的 因果报应? 或者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而你总是两者都做?

职业训练局: 你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燃烧殆尽 因果报应 当你制作新的 因果报应? 或者你经常两者都做? 我们经常两者都做。 例如,我们今晚坐在这里。 好吧,我们一定有某种集体 因果报应 我们过去创造的坐在一起。 我认为这一定是件好事 因果报应 因为我们今晚在这里。 周五晚上我们可能会做很多其他事情,这些事情对我们的大脑几乎没有好处。 所以我们正在经历一些好的结果 因果报应 我们创造的。 希望通过思考我们正在谈论的内容,我们也正在创造一些好的 因果报应. 现在当然,如果有人坐在这里说,“这位女士到底在说什么?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这是废话。 他们在想,“我要离开这里。” 他们有一个非常消极的想法。 然后他们正在创造消极的 因果报应.

但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好的结果,但随后我们有消极的心态,所以我们创造了消极的 因果报应.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可能会遇到有害的结果 因果报应 我们过去创造的,但由于我们现在转变思想的方式——我们不会以无知、仇恨或 gehechtheid, 而不是我们转化事件并用它来增加我们的善行。

祷告和我们的行动

观众: 请详细说明一下您之前说过的话? 关于如果我想有一个特定的结果,那么我当然会采取一个特定的行动。 但与此同时,我的祈祷,那些祈祷的能量,将支持这一行动。 如果你能详细说明祈祷和行动的结合。

职业训练局: 因此,详细说明祈祷和行动如何结合在一起,为某事创造原因和环境。 所以事情的发生是由于原因和 条件. 好吧,我不得不讲这个笑话。 这是一个基督教笑话,但我们把它变成了佛教笑话。 是关于这个正在向上帝祈祷的人 ,拜托我要中彩票。 现在告诉我正确的,你知道的,我想中彩票,哦拜托。” 并且非常勤奋地祈祷中彩票。 然后有一天,他听到一个声音说:“买一张票。”

所以你需要主因,你需要一些祈祷。 我们可以创造美德 因果报应. 在某个时间,例如,如果某人生病了,那是那个特定时刻的不善成熟。 但你不知道什么 因果报应 那个人有。 他们可能有 因果报应 得良药,遇良医。 你可能会为他们的康复祈祷,祈祷有助于营造人周围的气氛——这样他们自己就会好起来 因果报应 可以成熟。

循环存在

观众: 这让我想到成熟 因果报应,并 因果报应 来自前世并导致痛苦的事物——以及贯穿今世的痛苦。 我的意思是,它什么时候结束?

职业训练局: 这个问题问得好。 是的,我们创造了负面 因果报应. 它在今生成熟,是的。 与此同时,在这一生中,我们创造了更多的负面 因果报应 那么整个事情什么时候结束呢? 这就是循环——我们称之为轮回或循环存在。 这就是我们要从轮回中解脱的原因。 解脱是断除无明, 执着愤怒 这让我们产生了太多负面情绪 因果报应 这使我们停留在循环中。 好的? 或者这甚至会让我们创造出被污染的美德 因果报应——受无知影响的美德。 我们必须修行转心之道,以斩断轮回的因缘。 这是我们修持佛法的原因之一。

观众: 逐步地。 不进入一个具体的例子,但它似乎是一个接一个的。 你认为你已经解决了一些事情然后 愤怒 或者 执着 消失了,然后其他东西抬起了丑陋的头,然后你知道……

职业训练局: 确切地。 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即使我们可能已经解决了一个问题,但这些不净心理状态的种子仍然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 有人欺骗了我们,我们很生气——然后我们思考,我们解决它,我们冷静下来。 但种子的 愤怒 还在我们里面。 所以下次有人侮辱我们时,我们又会生气。 这就是净化心灵的整个过程,即使是这些精神上的烦恼。 但是,如果我们不断遇到一个又一个有问题的情况,我们想做的是——这在生活中一直在发生,不是吗? 你知道? 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的循环——因为它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 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一种情况都当成修行的契机,转化心的契机。 所以当坏事发生时,不要哭着说:“为什么是我? 我有祸了! 这不公平,”——说,“好吧,在过去,我会对这种情况做出反应,吓坏了。 现在,我真的要努力活在当下,表现得友善,而不仅仅是养成我所有的旧习惯。” 然后你真正地使用你的佛法修行,你的精神修行来与你的头脑一起工作,以保持你的头脑平衡; 这样你就可以明智而友善地处理这种情况。 这样,您不仅会创建越来越多的上述内容。

有一整套法门,叫做修心法门或转化法门[藏文是lojong]法门。 这就是我周四晚上要教的内容,我们从 Abbey 进行直播。 所以你可以在自己家里收听。 或者你可以来修道院听教。 但是随着文字 [思维训练 就像太阳的光芒]我现在讲的就是这样。

祈祷是一种愿望

观众: 你能给我解释一下佛教中祈祷的概念,而不是一神论宗教和基督教吗? 你已经用过几次这个词了; 我不确定你是在开玩笑,还是你说的是字面意思,“祈祷 ” 也许你可以详细说明一下。

职业训练局: 正确的。 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在佛教中, 不是一个掌控一切的神级人物。 所以佛教的问题来了:你向谁祈祷? 或者佛教中的祈祷是什么? 实际上,藏语术语,我用的是英文单词prayer,但翻译得不好。 这更像是一个积极的 心愿. 祷告更像是要求某人做某事。 但在这里我们真正做的是许下一个积极的愿望或一个积极的愿望 心愿. 这是可能的,如果一个人有一定的 因果报应,有时候——因为这个宇宙中有很多圣人——圣人有时会说情。 不像奇迹,好吧,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但我不想把它放在犹太教-基督教的框架中,因为它根本不是那样的。 然而,如果有人有一些非常好的 因果报应 他们可以得到灵感或祝福或类似的东西——在面对困难的情况下改变他们自己的内在动力。

很多时候祈祷更多的是一种美德 心愿. 我们不是在祈祷 就像人们向上帝祈祷一样。 它不是, ” 请做这个,请做那个。” 他已经在尽力帮助我们了。 如果 有能力消除我们的痛苦,他已经拥有了。 问题是,从佛陀的角度来看,佛陀帮助我们的事情是没有限制的。 但是我们的心是模糊的,所以我们不能总是得到他们给予的帮助。 因此,当我们祈祷时,当我们发这些积极的愿望时,这也能帮助我们去除心中的障碍——尤其是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 纯化 在我们积极后悔和修复我们所做的消极行为的地方练习。 那么这使我们能够收到 的灵感和变革效果更容易。

他们经常举容器倒置的例子。 到处都是阳光。 所以这有点像 的启发活动, 灵感——就像阳光。 但是如果这个杯子倒过来,再亮的光也进不去。 当我们的心被各种垃圾塞满时,就像倒置的杯子。 当我们开始净化我们的心并做 纯化 练习并用我们的思想工作,以便我们将一些消极的精神状态转化为积极的精神状态,然后我们正在做的就是开始让这个杯子变成这样。 [她展示了一个稍微向上倾斜的倒置杯子。] 我们越能使杯子直立转动,进入的阳光就越多。你看,让杯子直立起来是我们做了一些工作。

观众: 所以如果你在为另一个人祈祷,就像我一直祈祷塔拉像我的孩子一样保护。 它是那样工作的吗?

职业训练局: 为其他众生的利益而祈祷也是如此。 你是说你问塔拉。 度母是开悟心的女性化身之一。 可以吗? 你要求塔拉保护一个人或你的猫或任何人。 是的,没关系。 没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佛教中有整个实践——比如当人们生病时,当他们的生活不顺利时——然后他们会请求祈祷。 或者他们会要求 提供 仪式从 修道士 社区来做到这一点。 所以这些东西是有效的,是的。

功德与业力

观众: 我有一个问题 因果报应 和优点。 优点并不能抵消我们的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

职业训练局: 优点是一种建设性的形式 因果报应. 今晚我们一起创造了很多正能量。 这就是功德。 它带来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她的问题是它是否抵消了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 它可以阻止一些消极的成熟 因果报应,但它也是您同时在脑海中种下的另一种种子。

对手的四种力量:后悔、修复关系、决心、补救行动

纯化 练习我也许应该解释一下,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这是一个四步练习,所以第一步是后悔,但不要内疚。 在佛教中,罪恶感是需要被摒弃的,而不是需要培养的。 如果你对做某事感到内疚,那你就做错了。 然后你会因为感到内疚而感到内疚。 并为感到内疚而感到内疚......好吧,后悔是不同的。 后悔只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希望我没有那样做,因为它伤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他人。”

然后,通过产生与我们做出有害行为时出现在我们脑海中的相反的心理状态,以某种方式恢复这种关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行动的对象是另一个生物,那么要培养对他们的爱和同情心以及利他主义的意图。 如果我们的行动对象是 佛法 僧伽,我们的 避难对象, 然后我们 避难 在他们中。 所以这是一种将对我们伤害的人的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态度的方法。

那么第三步就是下定决心避免再次行动。 所以如果你不能说,“我要永远避免它,”那么至少做一小段时间,这样你就会有一些自信来避免它。

第四步是采取某种补救行动。 所以在佛教修行中我们可能会做大礼拜或 供品 or 冥想. 你可以做社区服务。 你以积极的精神状态所做的任何一种善行。 它可以帮助慈善机构或在社区做志愿者工作。 像这样的任何事情。 如果你是佛教徒,你会做咒语和不同的佛教修行等等。 但这是你对你所做的负面行为应用实际解毒剂的地方。

取决于我们在做这件事时的诚意,那么它可能会阻碍那件事的成熟 因果报应 或多或少。 而且它也是—— 纯化 修行——在心理上也非常有帮助,可以让我们的心和意念变得轻盈; 这样我们就不会四处走动,感觉“哦,我犯了这个错误,然后 aaaaahh...”但你在灵修中做了一些事情,所以这也是一种宽恕自己的方式。

根除负面的业力种子并种植正面的种子需要时间

观众: 当你说功德能挡负 因果报应, impede 与 attenuate 或 reduce 不一样?

职业训练局: 因为负 因果报应 有它自己的力量,它就像一粒种子。 如果你带走水,如果你带走一点点水,种子可能仍会发芽,但它会阻碍种子长成大植物。 或者种子也需要热量才能发芽。 如果你带走热量,那么种子就不会这么快发芽。 以后可能会发芽。 好的? 就这样。

我前世的业力呢?

观众: 我很难理解我的道路。 这辈子我有一份全职工作 因果报应. 我不会担心我过去的生活,但是好吧,我是否可以假设今天我们所谈论的事情——正在变得更积极 因果报应 无论前世发生了什么,或者……

职业训练局: 好的,所以你是在说:创造更多积极的东西好吗 因果报应 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思想流中有哪些种子可能从过去成熟? 是的。 当然是。 这也很好做 纯化 试图平息 因果报应 这样它就不会成熟和猛烈。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也在为来世创造快乐因。

观众: 如果这些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恶种,都在一世中显现出来,那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了。 因此,据我所知,要创造良好的生活需要好几世的专注和意图 因果报应 消灭所有那些可能在以后出现的坏种子。

职业训练局: 你是说,考虑到我们有一大堆负面消息 因果报应 从前世开始,要减少它需要一些时间。 是的。 但问题是,有办法加强和提高我们善良的力量 因果报应 和我们的力量 纯化. 因此,例如,还记得一开始我让我们所有人都建立一种利他主义的意图,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吗? 如果我们有那个意图,无论我们做什么行为,由那种利他意图所激发的善行就会成为 为了他人的利益。 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获得最高的精神成果——能够通过引导他们走出存在的循环来利益他人; 我们对所有众生都有爱心和同情心。 那么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将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美德 因果报应. 如果我们正在做 纯化 它将具有非常强的净化效果。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对这整个主题了解得越多,你就越了解如何使有德行 因果报应 以及你所创造的功德更强大。 如何让你的 纯化 更强。 如果你碰巧处于一种你的思想失控的情况下,你打算做一些消极的事情——那么如何减少消极的力量,那 因果报应. 所以你学得越多,你就会学会如何使用这些东西。 而且,是的,这需要一些时间。 但是利他意图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囚犯的业力

观众: 当他谈到这个压倒性的负面影响时 因果报应,我直接去找一个因暴力犯罪而入狱的囚犯,可能会在那里呆二十年,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您将如何回答入狱的人? 那是在想我的 因果报应,我的行为的结果,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让我处于这个被监禁的地方……

职业训练局: …很长时间。

观众: 十八年,二十年……你知道,我要做什么?

职业训练局: 好的,所以你是说,对于那些因为他们所做的负面行为而被监禁的人,他们开始思考,“我的负面行为 因果报应 太棒了。 我要做什么? 好吧,在那种情况下你会告诉一个人什么? 我做了很多监狱工作。 我发现,首先,给我写信的人对改变很感兴趣。 我认为,他们发生变化的第一件事就是他们开始看到他们的行动产生了结果。 你知道? 不知何故,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从未想过自己的行为会产生结果——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他们只是因为一时冲动才做事。 当他们开始看到他们的行为有果报,而他们目前的体验是他们行为的果报之一时,他们就会真正地产生改变和修持佛法的愿望。 所以这实际上可以成为推动某人以良性方式行事的强大力量。 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必须改变。 他们不想重蹈覆辙。

影响业力的不同因素

观众: 你刚才谈到了它,我不是想使用犹太教-基督教的应用,“哦,他们只是孩子,所以如果他们在一定年龄之前没有受洗,或者这只是一种小罪,而不是一个致命的罪恶,”但是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做这些行为,不道德的行为而没有意识到后果。 而且我知道 因果报应 是宇宙的规律。 这不是主观的。 但我的一部分想说 因果报应 对孩子们来说更容易一些。

职业训练局: 好的,也是 因果报应 对孩子更容易? 或者是 因果报应 对不了解的人更容易? 我没有谈到的谈话的一部分是谈论什么因素 因果报应 重和什么因素造成的 因果报应 光。 很明显,作为一个孩子,如果你不知道而且你没有被教导,那将是一个非常不同的情况,而不是那些知道这是有害的东西但他们仍然想继续做下去的人。 但我们仍然会体验到我们小时候所做的行为的结果。 我不了解你,但我非常——我小时候的演讲,你知道吗? 哦,你知道,拉帮结派,然后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八卦,果断的言论和严厉的言论等等。 我必须为此负责。 所以是的,在某些方面,有些事情可以作为缓解因素。 但是我们做的其他事情,我的意思是,即使是小时候,你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好的。 或者即使你不知道或不知道,也不是那么多,而是心中有一个负面的意图。 孩子们会生气。 大人生气了。 所以 愤怒 is 愤怒. 它会在我们自己的脑海中留下有害的印记。

观众: 你提出了一些我们曾经与发育障碍成年人一起工作的东西,你让我想到了那些因为沮丧而表现出来的智障人士。

职业训练局: 好的。 那么那些因此而感到沮丧并采取行动的智障人士呢? 他们也做善事,不是吗? 他们可以非常有爱。 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些好的 因果报应,每个人都可以创造一些不好的 因果报应. 我们都会感到沮丧。 我们都有善良的能力。 这仅取决于我们在任何特定时间可以在脑海中滋养什么。

让我们静静地坐几分钟,然后利用这段时间思考一下我们谈论的内容。 只需几分钟即可吸收和消化。

贡献

让我们回向我们作为个人和团体所创造的功德或正能量。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心中的光,然后你辐射到宇宙中,想着通过我们今晚创造的美德,愿所有众生快乐,愿众生离苦,愿众生最终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并成为完全觉悟的佛陀。 好的。 谢谢你。

可以在此处找到本系列的第二篇演讲: 业力与慈悲,第 2 部分,共 2 部分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