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日常生活中的空虚

日常生活中的空虚

在爱达荷州博伊西的宝谷佛法之友进行教学。

日常生活中的智慧

  • 日常怎么看 现象 就空性和缘起而言
  • 标记对象如何影响我们的体验

空虚 01 (下载)

问答

  • 将他人视为空虚,同时道歉并承认我们自己的负面行为
  • 平衡对传统和 终极本性 众生的
  • 克服忧虑
  • 将生活重新聚焦于佛法修行
  • 在冥想练习和参与同情心中创造功德

空虚02:问答(下载)

五个路径

既然我们谈论的是空性的话题,我想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念诵智慧圆满的咒语也许会更好。 您现在可能已经听说过,也可能还没有。

多耶多门 波罗僧门 波罗僧门 菩提索哈

所有大乘传统都诵此 口头禅 当他们做 心经。 该 口头禅 包含整个路径的含义。 田田 意思是“事情是这样的”,并且 意思是“消失了”。 所以,

门门波罗僧门波罗僧门菩提索哈

 手段:

过去了,过去了,超越了,彻底超越了,菩提,就这样吧:
门门波罗僧门波罗僧门菩提索哈.

这些代表五条道路。 当我们冥想时 菩萨 乘车时,我们会走过五条路,这五条路是根据我们对空性的证悟水平而划分的。 当我们有自发性时,我们就进入第一条路 菩提心。 换句话说,每当我们看到一个众生,当我们的心转向任何一个众生时,我们本能的自发反应就是:“我想开悟,以利益那个众生。” 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心愿 当我们看到某人时,这是一种自然反应,不是吗? 当您开车时有人抢道时,这是您的自然反应。 这时我们就进入了第一条路。 这已经相当先进了。

当我们的心寂静与对空性目标的特殊洞察力结合起来时,我们就进入了第二条道路。 但这仍然是对空性的概念性理解。 我们还没有直接感知到它。 我们仍然通过心理图像来感知它,但这需要完全的单点集中和对当前事物的理解 终极本性 的现实。 这是第二个 。 你已经走上了第二条路。 第三条路——副门——是“超越”。

第一条路称为“积累路”,因为我们正在努力积累积极的潜力。 第二条路称为“加行道”,因为我们正在为直接证悟空性做准备。 第三条路——副门 (“超越”)——被称为“观看之道”。 当我们对空性有直接的、非概念性的感知并得到单点定力的支持时,我们就进入了这条道路。 到那时,我们就成为所谓的圣人,一种高贵的存在。

第四条路——副胺门 (“完全超越”)——被称为“ 冥想”,这是我们熟悉对实相本质的直接感知的道路,我们用它来净化我们的心,清除所有的烦恼——无明、 愤怒gehechtheid——以及他们所有的种子,以及他们所有的印记。

菩提 是第五条路。 这就是所谓的“不再学习之路”。 这意味着你完成了——这意味着成佛。 当我们彻底消除心中的所有污点,并发展我们所有的善德至圆满时,成佛就发生了。 这是对我们之前其他人所做的事情的描述,也是对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的描述。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这听起来可能非常理论化,而且非常庞大,但我们有潜力做到这一点。 

我们在这里所做的就是尝试了解现实的本质,以便我们能够了解我们想要如何练习以及我们想要实现什么。 这样我们就能“去、去、超越、究竟、菩提”,从而证得正觉。

我想我应该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口头禅 在我们念诵它之前,因为当你念诵它时,如果你能想到它的含义——第一条路、第二条路、第三条路、第四条路、第五条——并真正理解它的意思,那就太好了。 您可以跟随给定的旋律。 我不是最伟大的吟唱者,但这就是你们今晚所拥有的。

多耶多门 波罗僧门 波罗僧门 菩提索哈
多耶多门 波罗僧门 波罗僧门 菩提索哈
多耶多门 波罗僧门 波罗僧门 菩提索哈

现实的本质

我的老师, 喇嘛 是舍,常说空性此时此地。 你只是看不到而已。 因为我们经常有这样的印象:现实的本质就在某个地方 远离我们,与我们无关的另一个宇宙。 那不是它所在的地方。

现实和现实的本质现在就在这里。 问题是我们没有察觉到它。 我们是现实的本质。 我们最深的本质,我们真正存在的方式,就是现实的本质,但我们没有感知到这一点。 谓之空性。 空性并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而是意味着什么都没有。 这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存在。 它是一种我们认为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定存在的空性。

我们的心是错误的,因为我们感知一切的方式是不正确的。 我们看到一切,我们认为一切都有它自己的本质。 “我就是我”——对吗? “我就是我。” 这是桌子。 这是一个杯子。 这是一块手表。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己的本质。 这就是我们感知它的方式。 事实上,事物并不是凭其本性、从其自身、在其自身力量而存在的。 它们的存在与其他事物相关。 我们所有人的存在都依赖于我们的事业,不是吗? 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的存在都是无因的吗? 事物的存在不会无缘无故。 我们依赖于我们的事业,我们依赖于构成我们的各个部分。 我们有一个 身体 和一个头脑。 桌子有顶部和腿。 我们依赖于构成我们的各个部分,我们也依赖于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物体并给该物体一个名称的思想。

事物的产生也与我们的思想有关,因为我们已经概念化了它们并可以给它们命名。 但是,这并不是事物在我们看来的样子,也不是我们通常对它们的看法,因为我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独立存在的。

我们一生都认为自己正在感知客观现实。 这不正是你对生活的感受吗? “有我,然后就是其他一切。” 我所感知的一切都以我感知的方式存在,对吗? 所以,当我和某人有问题时,我认为这是对方的错,事情就是这样。 非常清楚。 正确的? 如果我看着某人并认为他们是个混蛋——他们就是个混蛋。 毫无疑问。 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看,他们是一个混蛋。 [笑声]我没有让他们变成混蛋。 他们只是有混蛋的本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他们是混蛋。 这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对吧? 某些东西本质上是美丽的,或者它本质上是丑陋的,或者它本质上是好的,或者它本质上是坏的。

我们在生活中感觉就像有这样 me 这绝对是非常坚实和具体的,然后就是我们直接感知的客观世界。 因此,我们所有的价值观和判断都是正确的。 我们所有的观点都绝对是正确的——即使我们改变它们。 我们所有的情绪都是对任何情况的适当反应。 我们从不 怀疑 有什么事吗? 喇嘛 叶设不仅说现实就在此时此刻,他还经常告诉我们,我们一直都在产生幻觉。 因为我们不是按事物本来的样子来感知事物,而是完全通过这种错误的过滤器来感知它们,认为它们有自己的本质。 我们这些 1970 年代初去过印度和尼泊尔的人有很多幻觉的经历。 他曾经告诉我们:“亲爱的,你不需要吸毒。 你已经出现幻觉了!” [笑声]。

我们不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不是吗? 一点也不——一切都很真实。 当我们谈论事物是空的时,我们指的是它们没有我们投射到它们身上的所有真实性。 就好像我们生来就戴着太阳镜,我们认为一切都是黑暗的。 所以,我们从不质疑一切都是我们所感知的颜色,因为我们从未有过不戴太阳镜的经历,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我们生来就戴着太阳镜。 我们就是这样。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预测这种错误的存在方式,以至于我们相信它,但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我们正在这样做。 当我们谈论 终极本性 现实是空的,它是空的,我们错误地投射到它上面的所有这些东西都是空的。 这并不意味着事物不存在,只是意味着它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幻觉投射。

如果我们将独立存在投射到事物上,这是错误的,那么事物到底是如何存在的呢? 它们相互依存而存在。 有三件事是依因而定的 条件。 就功能性事物而言,就所有现象而言,它是 部分术语概念:思想和标签。 事物仅仅通过贴上标签而存在。 这是最微妙的依赖形式。

事物仅仅通过标签而存在

那个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事物仅仅通过贴标签而存在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的头脑将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并将事物变成 现象。 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人发现,当婴儿哭泣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哭,而是被自己的哭声吓坏了。 他们还发现,婴儿一开始并不认为事物是有区别的 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意识到,“哦,你把这个形状和那个形状放在一起,它就是一张桌子,”或者“你把这个、这个和这个放在一起,这就是妈妈的脸。” 但一开始,婴儿并不把事物视为离散的物体。 现象。 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将不同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并将其制成一个物体。 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了解到该对象有一个名称。 婴儿感知或思考的最初方式是模糊的并且全部放在一起。

你们中有人熟悉埃舍尔的画作吗? 在这些图画中,您可以以一种方式看待它并看到一件事,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看待它并看到另一件事。 当你看到这样的时候和看到那样的时候,图画有变化吗? 不,绘图仍然是相同的线条和相同的颜色。 改变的是我们如何将这些不同的形状、线条和颜色放在一起并形成一个对象并给该对象一个标签。 这很有趣,不是吗? 当你看埃舍尔的画时,它可能是这个,也可能是那个,这取决于你把哪些部分放在一起以及给它们起什么名字。

这让我们对事物似乎如何存在有了一些了解,因为我们的大脑将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给它们命名,并以某种方式参与使事物成为它们本来的样子。 事物取决于标签和概念。 让我就事物如何依赖标签给出一些非常非常粗俗的想法。 由于主题是空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我想这可能会给你一些空性的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从礼仪中看到这一点。 我们认为什么是礼貌或不礼貌取决于观念和标签,因为如果你从我们的文化转到另一种文化,什么是礼貌或不礼貌就会发生变化。 但当我们在某种文化中长大时,我们对什么是礼貌有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人不这样做,他们就是不礼貌的,这种行为真的很糟糕。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们没有履行他们对礼貌的定义。 所以,我们看起来很粗鲁,行为不端。 事实上,很多沟通不畅的情况都是因为这个而发生的。

如果你曾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一段时间,你就会亲眼目睹这一点,这可能会让你感到非常谦卑。 我花了很多时间生活在西藏文化中。 在藏族文化中,当你擤鼻涕时,你不仅仅是拿出纸巾来擤鼻涕。 这被认为是极其粗鲁的。 你捂着头擤鼻涕。 当你完成后,你露出你的头。 在我们国家,如果你在开会时把衬衫或夹克盖在头上,人们会怎么说? [笑声] 这很不礼貌,不是吗? 在藏族文化中,这就是礼貌。

在藏族文化中,当你去寺院念经时,你有自己的碗。 你带上自己的碗,他们按照传统吃 糌粑。 它是烘烤并磨碎的大麦粉。 你得到一些糌粑,你得到的是这种恶心的酥油茶,里面充满了酥油和盐。 它对你的血压非常不利,而且味道很糟糕。 你把它倒进碗里,然后你用手把它做成一个球——就像橡皮泥一样。 你制作一个球,然后拿起这个球的小部分,将它们滚动并放入嘴中咀嚼。 当你吃完并像这样吃完所有东西时,你就会提起碗并发出声音,因为这表明你很享受这顿饭。 然后你把碗包起来,然后把它插回你的衬衫里。 你妈妈会怎么说? [笑声] 我们总是被教导,“不要玩弄你的食物! 别把手伸进食物里!” 在我们的文化中,这被认为是非常不礼貌的。 在藏族文化中,这是非常有礼貌的。

我们有一位日本朋友,有时会来修道院做晚饭。 人们喜欢来到舍卫城修道院为社区提供食物。 他们做的日本料理非常美味。 有一次,他用很长的面条做了一顿饭,我们西方人正试图弄清楚如何吃这些面条。 我们尝试用筷子把它们卷起来,但没有成功。 你把它们举起来,它们很长。 所以,最后我们的朋友告诉我们,“你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放进嘴里,然后把它们吃掉。” 如果你发出很大的声音,表明你真的很享受你的食物。 如果你不大声吸食,那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会冒犯别人。

我们可以看到,礼仪只是标签,不是吗? 所谓礼貌、不礼貌,是由心所造,由心所造。 这并不是说某些行为本质上是礼貌的或本质上是不礼貌的,而是一群人已经决定了他们将如何相互联系。

了解这一点有什么价值? 当我们进行跨文化工作时,它有助于我们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与我们不同,思考的方式与我们的方式不同,行为方式也与我们不同,而且他们并不是粗鲁。 当我们处于其他文化中时,它还有助于我们更加观察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以便我们能够更多地遵守他们的文化,而不是因为我们的不良行为而冒犯他们。

这是非常有用的知识。 我们的意思是,礼貌和不礼貌都是空性的。 它们是依存而存在的 现象 是由我们的头脑创造的。 理解这一点非常有帮助。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我们在社会中共同运作,而社会有一定的行为方式,如果你想在社会中有效地沟通,你就应该尝试这样做。 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但这些标准并不是最终的、固有的礼貌和不礼貌。 它们是传统上存在的,我们想要遵守它们,因为它有利于我们的共同生活。 这是我们的思想如何创造事物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们没有客观存在。

将意义赋予我们的感知

你们中有多少人一天中的一部分时间在电脑前工作? 你知道如何看屏幕吗? 看着电脑屏幕,我们会有很多情绪,不是吗? 您有时会看着电脑屏幕感到非常生气吗? [笑声] 有人给你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呃,呃,我不能这么做。” 其他人又给你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你会想:“哦! 呀呀!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消息!” 你真高兴。 电脑屏幕上有这些情绪吗? 不对,看起来好像是在文字中,但是文字是什么? 我们看到的屏幕上排列着称为像素的点。 所有的像素都以某种方式排列,然后我们了解到这些形状和形式创造了我们所说的单词,而单词具有一定的含义,然后我们将所有这些含义投射到这些只做自己事情的小像素上。 [笑声]

如果我们得到好消息或坏消息,它是来自计算机吗? 不,快乐和痛苦从何而来? 它来自我们,不是吗? 它不是来自那台计算机。 它甚至不是来自言语。 连话都没有说出来。 这只是标志和符号,我们一致认为某些标志和符号具有一定的含义。 我们将意义赋予这些形状,然后以某种方式与这些形状建立联系。 我们并不总是意识到,我们才是赋予它意义的人。 相反,我们认为它在我们看来就是它存在的方式。

我想我们都有过通过电子邮件产生严重误解的经历。 有人没有这样的经历吗? 您输入某些内容并用一种语气说出来,但另一端的人却用另一种语气读它。 [笑声] 或者他们用一种语气打字,而我们用另一种语气读。 这很有趣。 词句一模一样。 我们将语气归咎于这些词,然后我们可能会非常生气,或者我们可能会非常高兴,但我们实际上不知道这个人的意思,因为我们无法理解他们的语气既然都写好了。

你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赋予这些词以意义,并为此感到愤怒,而也许写下这些词的人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阅读它时,我们会感觉单词本身就有意义,并且意义是从单词中流露出来的。 不是吗? 我们并不认为我们是赋予这些词意义的人。 相反,意义就在那里,正在显现出来,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可能对此有很大的误解。

了解我们的思想如何创造现实,了解我们如何将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并为这些可能存在或根本不存在的部分赋予意义,这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当你想一想,我们能够沟通真是一个奇迹,不是吗? 当我们理解这一点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放松一点头脑,这样当事情确实发生时,也许我们误解了别人所说的话,或者他们误解了我们,而不是感觉,“我真的感知到了它”是的,他们只是想摆脱它,”我们可以相反地意识到,“嘿,我所感知的是我的思想创造的,他们说的是实话。” 这可以带来与他人完全不同的沟通。

如果我们坚持认为我们所感知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确实存在,那么我们将很难与人相处,因为我们永远不会偏离我们的感知一英寸,而且我们的感知有时会发生变化。可能真的是完全错误的。

空虚与批评

关于空性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给了我们一点空间来思考,也许我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它的存在方式。 由于我们正常思维的运作方式,这可能是非常非常自由的。 事实上,我应该说我们的方式 异常 心的功能,因为在我们直接证悟空性之前,我们有点不正常。 我们平时都是不正常的! 我们是正常的,因为我们是众生。 我们之所以不正常,是因为我们产生了幻觉。 在我们真正感知到空性之前,我们并没有真正明白这一点,但如果我们至少能够对它有一些了解,它就会让我们放松一些。 它为我们的思想和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以下是空性的其他一些实际应用。 我们都会受到批评,不是吗? 你能相信人们如此无知,竟然批评我们吗? 多么令人愤慨啊! [笑声]我们内心都觉得:“怎么会有人批评我呢? 我真是太甜了我真是太无辜了我偶尔会犯错,但这没什么不好。 人们不应该对此感到愤怒。 我其实不是这个意思。 这只是一个错误。” 这不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感觉吗? “为什么有人批评我? 我不值得被批评。 我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这个批评我的人是谁?” 然后,我们就会变得非常不快乐和痛苦。

我们很困惑:“他们怎么能批评我呢?” 我们担心:“也许他们说的是真的。” 我们很生气:“不,这不可能是真的! 他们错了!” 我们变得好战:“他们怎么敢这么说! 我最好去打他们的鼻子,让他们看看谁才是老大!” 我们带球跑,但遇到了很多麻烦。 当我们受到批评时我们的反应非常有趣。 在这种情况下,空虚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应用方式。

尊者图登卓龙(VTC): 给我一个批评的例子。

观众: “你迟到了!”

职业训练局:  有人喊道:“你迟到了! 你迟到了!” [笑声]从来没有轻声地说“你迟到了”。

以下是这些声波:“youuurrr laaaate。” 它们只是声音,对吧。 发生了什么? 耳朵听到声音,然后我们的大脑将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并赋予该声音意义。 根据我们赋予该声音的含义,我们会感到不安。 很好奇。 为什么“你迟到了”会成为批评? 如果你迟到了,那就是事实。 这不是批评。

我们理解“你迟到了”这句话不仅意味着你应该在 5:00 到达那里,而且还要在 7:00 到达那里。 我们也对这些话提出批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批评? 为什么有人批评“你迟到了”? 因为你迟到了就意味着你是个坏人吗? 是吗? 也许你迟到是因为交通堵塞。 这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坏人,因为交通堵塞。 事情的发生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人说“你迟到了”作为批评? 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它? 我们对这些话提出批评。 这很有趣,不是吗?

我为什么要归咎? 这只是事实陈述,不是吗? “你迟到了。” 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人说出事实陈述感到愤怒? 就像有人说:“你穿着栗色的衣服。” 我知道我穿的是栗色! [笑声]是的,我穿着栗色的衣服。 我来晚了。 为什么我会为此生气? 因为我正在为这个表达赋予意义。 即使对方在这么说时对我感到愤怒和不安——即使他们以愤怒的方式说“你迟到了”——为什么我要把它归咎于批评? 他们很生气。 这是否意味着我需要对此感到愤怒并采取个人行动? 我们感觉,当我们听到“你迟到了”这句话时,箭头就来了。 那个人的嘴在动,你迟到了,箭头正从嘴里射出,射入我们的心脏。 我们被“你迟到了”所刺痛。

疼痛是从对方的嘴里发出来的吗? 伤害的感情是从对方嘴里说出来的吗? 不,疼痛从何而来? 受伤的感觉从何而来? 防御力从何而来? 它来自我们的内心,不是吗? 我们是赋予所有这些意义的人。 我们不仅将“你迟到了”这个声音的含义归咎于“你迟到了”,而且还将批评归咎于该含义。 然后我们对对方说:“你这么说让我生气了! 你让我生气了! 这 愤怒 当你说‘你迟到了’时,这种感觉从你身上传到了我身上。”

还有其他人让我们生气吗? 疯狂从何而来? 它来自我们的内心。 如果我们以某种方式解释事物,我们就会因为我们如何解释它们而让自己生气。 这真是令人谦卑,不是吗? 更有趣的是,我们坐在那里,带着受伤的感觉思考,“他们伤害了我的感觉。” 所以,我们甚至会想,“可怜的我”,或者我们会想,“他们怎么敢!”

这些感受首先是我们受伤的感受。 两个人都受到了伤害,然后一个人通过陷入这样的痛苦来应对伤害:“可怜的我,他们伤害了我的感情。 可怜的我!” 对方对他们所归咎于言语的一切痛苦的反应是愤怒并斥责对方。 那么,这些反应也是由心造成的,不是吗? 一个人会产生“可怜的我”的反应,然后另一个人会产生“我很强大——你怎么敢”的反应。 他们都是对同一种感觉的反应。 真正有趣的是,无论你是一个“可怜的我”的人还是一个“他们怎么敢”的人,问问自己谁有这种感觉?

这是谁 me?

“他们伤害了我的感情!” 他们伤害了谁的感情? 谁的? 那些受伤的感情的主人是谁? “他们批评我! 他们以为自己是谁啊!” 谁是 me 被批评了?我们想,“他们批评了我!” 我们拍着胸脯,不是吗? “Me! 他们批评 me!” WHO? 他们批评 me,所以他们批评我的手? 他们批评我的胸部? 他们批评我的头? 他们批评的是谁? 他们批评我的思想? 他们批评我的“我”意识? 他们批评我的耳朵意识? 这个如此受伤和冒犯的“我”是谁? 他们批评的对象是什么?

我们感觉有一个真正的 I 在那里,不是吗? 他们批评 me! 有这种真实的感觉 I。 但当我们开始分析、审视、寻找究竟是谁受到了批评时,我们却无法真正明白。 我们无法真正确定它,不是吗? 我们只能说:“好吧,他们批评了我。” 出色地, ? 多说一些“我”以外的事情。 什么是 me? 谁是 me? 真正受到批评的是什么? 你能找到被批评的人吗? 然而,我们真的很生气,因为我们受到了批评,但没有人受到批评。 如果我们说“我受伤了”或“我很生气”,谁生气了? 谁受伤了? “伤害!” 我是谁? 那是什么 I 那生气了? 那是什么 I 那受伤了吗?

或者我们变得沮丧:“我很沮丧。” 谁郁闷了? WHO? 是你的 身体 郁闷? 你的鼻子意识压抑吗? 你的思想是否压抑? 谁郁闷了? 那个郁闷的人是谁? 当我们分析并试图找到一些 我们确实可以识别,但我们找不到任何东西。 我们使用“我”这个词,它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当我们试图在那里找到一个坚实的人,他有一个真实的、可找到的本质,而这个本质却被其他人的话语所伤害和伤害时,我们找不到那个人。 看来真的有 me 那是伤痕累累,但我们找不到真实的 me 那是受伤了。

当我们寻找时,我们找不到。 如果这些是固体的话 me,真正的 me那么,当我们寻找感情受到伤害的人时,我们应该能够说:“这就是感情受到伤害的人”,并真正识别出那个感情受到伤害的人。 但我们不能。 当我们说“我的感情受到伤害”时,受到伤害的感情是什么? 你能找到一些伤害感情的事情吗? 当你开始审视什么是受伤的感情时,这很有趣,不是吗? 嗯,我的心里有一种这种感觉,我的内心也有这种感觉 身体,但是什么是受伤的感情呢? 当我们说“我的感情受到了伤害”时,我们就有了感情受到伤害的形象,不是吗? 我们认为它们是来自他们自己的真实而坚实的感受。 有一个伤害。 它是什么? 什么是受伤的感情? 当你观察、分析时你能找到它们吗?

我们有文字、标签之类的东西,这很好; 这没有什么问题。 但我们却混淆了标签的基础和标签。 我们将那里的某些东西与我们标记的真实物体混淆了。 我们认为有一个真正的 me 这里的某个地方,但没有真正的 me 当我们搜索时。 我们感觉这些都是 真实 伤害的感情存在于自己的身边,但我们寻找却找不到。

事物在我们看来有其本质,有其自身的存在,但事实上却不然。 我们所感知到的是虚假的表象。 事物看似有其自身的性质、其自身的本质,但如果它们确实有其自身的本质、其自身的本质,当我们检查、分析时,我们应该能够找到它们。 但我们找不到东西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说它们“空”的意思。 我们认为有一些东西确实存在。 我们认为这其中存在着伤害感情的本质。 看起来伤害感情的本质是存在的,如果它们真的是真实存在的、本然存在的、客观的伤害感情,那么我们在检查时应该能够找到它们,天哪! 但当我们分析时,却找不到受伤的感觉。

感觉就像有一个真人在生气。 如果真有一个人生气了,我们分析一下,应该能够准确地找出是谁生气了。 但当我们分析时,我们找不到任何人生气。 事物存在于传统的层面上——在名称的层面上、在表象的层面上——但是当我们分析并试图找出它们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是否有自己的本质时,我们却找不到它们。

这种理解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用,特别是因为我们的文化非常强调个人主义。 它强调做我们自己,我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 我们如此投入于我们的生活以及关于我、我、我的一切。 当我们开始问“谁?”时,这确实是相当令人谦卑的。 我们找不到我们如此着迷的到底是谁,除非我们说 me,但我们无法真正隔离这是谁 me 是。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它就给了我们一些空间,让我们不那么被外表所迷惑。 我们开始质疑事物在我们看来是怎样的,而不是相信它们是真实的。

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意识到我们找不到任何可靠的东西,这给了我们重新构建事物的空间。 例如,我们都会说:“我有一个问题。” 你和别人有问题。 “我和乔之间有问题。 乔和我合不来。 我们出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大,不是吗?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他这么说,我也这么说,我们的问题让我发疯,我晚上睡不着觉,因为我有问题。” 什么是“问题”? 哪里有问题? 我们说:“我有一个问题。” 我们相信“我有问题”。 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哪里有问题?

问题出在乔身上吗? 如果我打开乔的心,我会发现他内心有问题吗? 问题出在我身上吗? 我是否要敞开心扉,发现其中的问题? 问题出在我和乔之间的空间吗? 这个令我如此困扰和烦恼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当我们开始准确分析问题是什么时,我们找不到一个坚实、具体的问题。 我们发现的只是一堆事件。 只有事件、声音、动作等等,而我们的头脑将“问题”这个词归咎于所有这些事件。 我们认为有一个问题从它自己的角度回到我们身上,但正是我们的思想给这组情况贴上了“问题”的标签。

我们可以给它贴上“机会”的标签,不是吗? 这不是一个错误的标签。 如果我们给同样的情况——同样的基础——贴上“机会”的标签,你会像给它贴上“问题”的标签一样看待它吗? 不,这不是不可思议吗? 仅仅取决于我们给它贴上什么标签,我们就会以两种不同的方式来感知它。 如果我们给它贴上“问题”的标签,天哪,它真的很重。 如果我们给它贴上“机会”的标签,那么,那里就有东西可以玩。 我们如何体验事物,它们如何呈现在我们面前,取决于我们如何给它们贴上标签。 这就像礼貌与坏礼貌的例子一样:这完全取决于我们如何标记它们。

这种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当我们开始对某件事感到沮丧时,或者特别是当我们变得非常自我敏感和防御性时。 当你开始有这样的感觉时,试着问自己:“这到底是什么?”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