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佛法的起源与传播

佛法的起源与传播

占位符图像

书中摘录 佛教:一位老师,许多传统 出现在 2014 年 XNUMX 月至 XNUMX 月的 曼陀罗杂志.

佛教:一位老师,许多传统 是尊者史无前例的著作 达赖喇嘛 和法师图登秋准探索佛教传统的异同。 2014年XNUMX月, 曼陀罗的 总编辑 Laura Miller 接受了尊者 Chodron 的采访 关于她在这本书上所做的工作,该书将于 2014 年 XNUMX 月由 Wisdom Publications 出版。

驯服心灵的封面。

购买 智慧 or Amazon

在这里,我们分享介绍性章节“起源和传播”的摘录 的教义。” (原来的变音符号仍然存在。)

并非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 他们几乎在生活的每个领域(包括宗教)都有不同的需求、兴趣和倾向。 作为一名有教养的老师, 对应众生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法。 我们将研究包含这些教义的两大佛教传统的发展,即巴利文和梵文传统。 但首先,我们从释迦牟尼的生平故事开始 .

佛陀的一生

在这两种传统的共同观点中,释迦族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 (Siddhārtha Gautama) 在公元前 5 或 6 世纪出生并成长于现在的印度-尼泊尔边境附近。在他那个时代的艺术和研究中。 他早年在宫中过着隐蔽的生活,但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冒险走出宫墙。 在镇上,他看到一个病人、一个老人和一具尸体,促使他反思生命的苦难本质。 看到一个游方的托钵僧,他考虑了从中解脱的可能性。 轮回. 于是,在29岁的时候,他离开了皇宫,脱下了皇服,开始了云游的生活。

他向他那个时代的伟大老师学习,并掌握了他们的 冥想 技术,但发现它们并没有导致解放。 六年来,他在森林里苦修苦行,但意识到折磨 身体 不调伏心,他采取中道来保持 身体 为了精神修行而保持健康,不要沉迷于不必要的舒适。

他坐在今印度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发誓不证悟前决不起来。 在农历四月的满月,他完成了清除心中所有障碍和培养所有美好品质的过程,他成为一个完全觉醒的人 (sammāsambuddha, 三藐三). 当时他 35 岁,在接下来的 45 年里,他将通过自己的经验发现的东西传授给前来聆听的人。

教授来自所有社会阶层、种族和年龄的男性和女性。 许多人选择放弃家庭主妇的生活,而接受 修道士 生命,因此僧团团体诞生了。 当他的追随者获得证悟并成为熟练的老师时,他们与他人分享所学,将教义传播到整个古印度。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 佛法 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 向西进入今天的阿富汗; 东北到中国、韩国和日本; 东南至东南亚和印度尼西亚; 北至中亚、西藏和蒙古。 近年来,许多佛法中心在欧洲、美洲、前苏联共和国、澳大利亚和非洲开设。

我觉得与乔达摩有很深的联系 以及对他的教导和他一生的榜样深表感谢。 他洞察了以前不为人知的思想运作方式。 他教导说,我们的观点会影响我们的体验,而我们的苦乐体验并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心中无明和烦恼的产物。 解脱和完全觉醒同样是心态,而不是外在环境。

佛教经典与佛法的传播

“车辆”和“路径”是同义词。 虽然它们有时被用来指代一系列进步的精神实践,但从技术上讲,它们指的是一种智慧意识与非造作的结合 放弃.

转法轮,开三乘行: 听者 车辆 (声乘乘、声乘乘), 孤独的实现者车辆 (缘觉佛乘、缘觉佛乘),和 菩萨 车辆 (菩萨乘,菩萨乘)。 根据 梵文传统,这三种车辆在实现特定目标的动机、他们的主要 冥想 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需的功绩和时间。 这三种乘法的教法和修行者都存在于巴利文和梵文传统中。 一般来说,那些练习 听者 车辆主要遵循 巴利传统,以及那些练习 菩萨 车辆主要遵循 梵文传统. 如今在我们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人追随独行者乘。

之后的几个世纪,他的教义在印度广泛传播 生活在公元前 3 世纪,无忧王的儿子和女儿将其从印度带到斯里兰卡。 修行者- 背诵经文的僧侣 - 根据斯里兰卡的消息来源,它们在公元前 1 世纪左右被写下来,形成了现在的巴利语经典。 几个世纪以来,从印度开始,后来由使用古僧伽罗语的僧伽罗僧伽罗僧伽罗语扩大, 身体 对经文的注释被建立起来。 公元 5 世纪,伟大的翻译家和注释家觉音 (Buddhaghosa) 编辑了古代注释并将其翻译成巴利文。 他还写下了他著名的杰作 清净道 以及无数的评论。 另一个南印度人 法摩波罗 (Dhammapala) 生活在一个世纪之后,他还用巴利文撰写了许多评论。 巴利文现在是统一一切的经典语言 上座部 佛教徒。

从公元前一世纪开始, 梵文传统 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在印度传播开来。 印度的哲学体系——毗婆尸多, Sautrāntika, Yogācāra (aka Cittamātra or Vijñānavāda), and 中观——随着学者的发展而演变 意见 关于经典中没有明确解释的要点。 虽然许多原则 巴利传统 与这四个宗旨系统中的一个或另一个共享,它不能与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等同。

几个 修道士 出现了大学——Nālandā、Odantapuri 和 Vikramaśīla——来自不同传统和哲学流派的佛教徒在那里一起学习和修行。 哲学辩论是一种普遍的古代印度习俗。 预计失败者将转入获胜者的学校。 佛教圣人发展逻辑论证和推理来证明佛教教义的有效性,并转移非佛教徒的哲学攻击。 著名的佛教辩论家也是伟大的修行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佛教修行者都对这种方法感兴趣。 许多人更喜欢研读经文或修行 冥想 在修道院。

如今,存在三种经典:巴利语、汉语和藏语; 印度没有编纂梵文经典。 每个佳能分为三个“篮子”(念经)——或教义类别——与 三项高等培训。 该 戒律 篮子主要交易 修道士 持戒,经篓讲究定力, 阿毗达磨 篮子主要与智慧有关。

中国经典于 983 年首次出版,后来又出版了其他几个译本。 现在使用的标准本是1934年在东京出版的大正真宗大藏经。它由四部分组成:经文、 戒律, 经典 (论文),以及最初用中文写成的杂文。 中国经典非常包容,与巴利文和藏文经典共享许多文本。 特别是, 阿伽玛 汉文经典对应巴利文经典中的前四尼迦耶。

西藏经典由布顿仁波切于 14 世纪编辑和编纂。 1411 年在北京出版了西藏经典的第一部译本。 后来的版本于 1731-42 年在西藏的 Nartang 出版,后来又在 Dergé 和 Choné 出版。 藏文经典由甘珠尔—— 108 卷的词和 225 卷的 Tengyur-印度伟大的评论。 这些书大部分直接从印度语言(主要是梵文)翻译成藏文,但也有少数是从中文和中亚语言翻译而来的。

巴利传统

在传入西藏之前的许多世纪,佛教传播到斯里兰卡、中国和东南亚。 作为我们的兄弟姐妹,我向你们表示敬意。

现代 上座部 源自古印度十八宗派之一的上座部。 名字 上座部 似乎没有指出在佛教传到斯里兰卡之前在印度有一所学校。 僧伽罗历史编年史 迪帕瓦萨 用了这个名字 上座部 4世纪来形容岛上的佛教徒。 有三个 上座部 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以其名字命名的修道院: 阿哈亚吉里 (达摩鲁西), 摩vi婆罗杰达瓦那. 阿哈亚吉里 Theravādins 与印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带来了许多梵文元素。 Jetavanins 也这样做,但程度较轻,而 Mahāviharins 则保持正统 上座部 教导。 12世纪,国王废除了 阿哈亚吉里杰达瓦那 传统并将这些僧侣与 摩vi婆罗,此后一直很突出。

斯里兰卡首都于 1017 年落入 Coḷa 军队后,佛教遭受重创。比丘和比丘尼僧团被摧毁,但在斯里兰卡国王邀请缅甸僧侣前来授戒后,比丘僧团得以恢复。 佛法在斯里兰卡再次兴盛,斯里兰卡开始被视为佛法的中心 上座部 世界。 当状态 上座部 一国的教法或其出家传承受到不利影响,领导人会要求另一国的僧侣 上座部 国家前来授戒。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 18 世纪后期的泰国,拉玛一世国王开始消除婆罗门教和密宗修行的元素,尽管今天的痕迹依然存在,许多泰国佛教寺庙的院子里都有四面梵天的雕像。 拉玛四世国王(1851-68 年在位) 登基前近30年,见证了轻松的状态 修道士 戒律和佛教教育,并进行了范围广泛的僧团改革。 从缅甸引进戒律传承,他开始了 Dhammayuttikā 二部,统一其他宗派为摩诃 二部, 指示两个教派保持 修道士 戒律 更严格地说,将两者置于单一的教会权威之下。 改造 修道士 教育,他写了一系列教科书,表达了一种更理性的方法 佛法 并消除了依附于泰国佛教的非佛教民间文化元素。 随着泰国变得更加中央集权,政府获得了任命戒师授戒的权力。 1902 年的《僧伽法》通过将整个僧伽的行政权力集中在最高僧伽委员会(马哈特拉·萨玛空) 由僧团领导。 拉玛五世国王的同父异母兄弟 Wachirayan 王子编写了新教科书,这些教科书是国家僧伽考试的基础。 这些考试提高了僧侣们的知识,也让那些将在教会中晋升的僧侣们脱颖而出。

殖民主义伤害了斯里兰卡的佛教,但一些西方人对佛教的兴趣,尤其是通神论者海伦娜·布拉瓦茨基和亨利·奥尔科特,激发了世俗佛教徒,例如 Anagarika Dhammapala 以更理性的方式呈现佛教,并与国际佛教徒建立联系。 佛教为斯里兰卡人应对殖民主义和建立独立国家提供了一个凝聚点。

殖民主义并没有对缅甸的佛教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反而刺激了国王要求僧侣传授内观 冥想 在法庭上。 这导致所有社会阶层的非专业人士学习 沉思. 比丘雷迪西亚多(1846-1923)和明贡西亚多(1868-1955)设立居士 冥想 马哈希尊者(Mahasi Sayadaw,1904-82 年)将他的教义传授给在家教师。 这个 冥想 风格现在流行于缅甸。

选择僧伽罗的方法各不相同。 在泰国,他们一般由国王任命。 在其他国家 修道士 使用资历或半民主程序。 sangharajas 的权威各不相同:有些是有名无实的领袖; 其他如柬埔寨已故的摩诃·哥萨南达,则以其修行、善业、推动社会变革而产生巨大影响。 泰国的 saṅgharāja,一个自 18 世纪以来就存在的职位,是处理对僧伽重要的问题的国家等级制度的一部分。 他对僧侣拥有合法权力,与世俗政府合作,并得到最高僧伽委员会的协助。 在柬埔寨,sangharaja 职位在高棉时期消失了,但在 1981 年政府重新建立了它。

在许多情况下,国家政府实施的改革具有削弱僧伽作为教师和医生的传统角色的副作用,并用现代教育和医学的世俗系统取代了他们。 因此, 上座部 僧侣,以及他们在以下国家的弟兄们 梵文传统, 面对现代化,他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

中国佛教

佛教于公元 1 世纪进入中国,首先是从佛教盛行的中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然后从印度和斯里兰卡通过海路进入中国。 到公元 2 世纪,已有一座中国佛教寺院,并将佛经翻译成中文。 早期的翻译使用不一致的术语,导致对佛教思想的一些误解,但到了 5 世纪,翻译术语变得更加固定。 5世纪初也标志着更多的翻译 戒律 文本。 许多世纪以来,皇帝赞助翻译团队,因此大量来自印度和中亚的佛经、论着和评论被翻译成中文。

中国佛教包含多种流派。 一些 意见 和做法对所有学校都是通用的,而其他做法则是个别学校所独有的。 一些学派根据他们的哲学原则进行区分,另一些根据他们的实践方式进行区分,另一些根据他们的主要文本进行区分。 历史上,中国发展了10大学校。

  1. (J. Zen) 由印度人带到中国 冥想 6世纪初达摩大师。 他是该校第28任印度族长,也是该校第一位华人族长。 目前,Chan 有两个支系,Linji (J. 临济) 和曹东 (J. 曹藤). 临济主要用 话头 (公案)——令人费解的陈述,挑战从业者超越概念思维的限制——并谈到突然觉醒。 曹东更注重“坐”,走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

    早期的禅师依靠 藏经般若波罗蜜多 佛经如 金刚经, 有的后来采用 如来藏, 要么 ” 本质”的想法。 这 首楞严经 在中国陈中流行。 现在大多数韩国禅修者和一些中国人学习 中观——中道哲学。 Dōgen Zenji 和 Myōan Eisai 在 13 世纪将禅宗带到日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净土 (C. 精图,J. 净土) 学派以净土三部经为基础——大小部 极乐世界 佛经和 阿弥陀佛经. 强调念阿弥陀佛名号 并虔诚祈愿往生净土,提供修持佛法和证得圆满觉悟所需的一切因缘。 净土也可以看作是我们自心的清净本性。 智一、寒山德清、欧一智绪等中国大师对净土修行进行了评论,讨论了如何在冥想阿弥陀佛的同时获得宁静和认识现实的本质。 九世纪后,净土修行融入许多其他中国学校,今天许多中国寺院同时修禅和净土。 Hōnen 在 9 世纪后期将净土教义带到了日本。

  3. 天台 (J. 天台) 由惠思 (515-76) 创立。 他的弟子智义(538-97)确立了由易到深的渐进式修行,最终的教义在 Saddharmapunḍarīka经是, 大般涅盘经, 以及龙树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出处. 这所学校平衡学习和实践。

  4. 华严 (J. 华严) 是基于 华严经, 译成中文大约在 420 年左右。杜顺 (557-640) 和宗密 (781-841) 是伟大的华严大师。 华严强调所有人的相互依存和 现象 以及他们世界的相互渗透。 个人影响世界,世界影响个人。 华严哲学还强调菩萨在世间的活动是为了利益众生。

  5. 三伦 (J. 三龙),或 中观 学派由伟大的印度翻译家鸠摩罗什 (Kumārajīva, 334-413) 创立,主要依托 Mūlamadhyamakakārikā 和 Dvādaśanikāya Śāstra 由龙树和 沙塔卡沙斯特拉 阿瑞亚戴瓦。 有时是龙树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出处 增为第四大三论文。 三伦依托于 般若波罗蜜多 sutras 并遵循 无畏经 断言这些经文揭示了 的教诲。

  6. 瑜伽行者 (C. 发祥,J. 法桑) 是基于 般若经 并在 瑜伽查尔布密论, 威纳提玛陀悉地经典, 以及弥勒、无着和世亲的其他著作。 玄奘(602-64 年)翻译了这些重要的经典,并在他从印度回来后建立了这所学校。

  7. 金刚乘 (C. 真颜,J. 真言) 是基于 大日如来经, 金刚砂经, 般若波罗蜜多经净地金刚经, 这解释了瑜伽 密宗 做法。 这所学校从未在中国广泛传播,由空海(774-835 年)带到日本,至今仍存在。

  8. 戒律 (C. Lu,J. 立州) 学校由道玄 (596-667) 创立,主要依靠 法藏经 戒律,于 412 年译成中文。其他四部律宗也译成中文。

  9. 清净心 (C. 城石,J. 上实) 学校是基于 Satyasiddhi Šāstra,一个 阿毗达磨- 在其他主题中讨论空虚的风格文本。 有人说强调声闻乘,有人说衔接声闻乘和 菩萨 车辆。 这所学校现在不存在了。

  10. 阿毗达磨 (C. 科萨,J. Kusha) 学校是基于 阿毗达磨俱舍 由天亲王所传,由玄奘传入中国。 虽然这所学校在唐代(618-907)的“佛教黄金时代”很受欢迎,但现在规模很小。

10 所学校中的一些仍然作为单独的学校存在。 那些没有被纳入现有学校的原则和实践。 虽然 戒律 学校现在不作为一个单独的实体存在,实践 戒律 已融入余部,僧团在台湾、韩国、越南等地兴盛。 虽然不再是不同的学校,但 阿毗达磨, 瑜伽行者, 和 中观 中国本土学校以及韩国、日本和越南都研究和沉思哲学。

20世纪初的社会变迁推动了中国佛教的改革和复兴。 1917 年清朝灭亡后,皇室不再赞助和支持僧伽,政府、军队和教育机构想要没收寺院财产供世俗使用。 佛教徒想知道什么作用 佛法 可以在与现代性、科学和外国文化的相遇中玩耍。

这种社会变化激起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太虚(1890-1947),也许是最知名的中国人 那个时候,重新研究 中观 瑜伽行派,并开始使用现代教育方法为僧团开设新的教育机构。 他还吸收了世俗知识的精华,并敦促佛教徒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他游历欧洲和亚洲,接触其他教派的佛教徒,并成立了世界佛教研究所的分支机构。 他鼓励中国人去西藏、日本和斯里兰卡学习,并在中国建立神学院,教授藏文、日文和巴利文经典。 太虚又制定“人间佛法”,修行者力图现世菩萨行清净世间,并以佛法清净心。 冥想.

1920 世纪 30 年代和 1902 年代,几位年轻的中国僧侣在西藏学佛。 太虚弟子法尊(80-XNUMX) 在哲蚌寺,他在那里学习并后来将几部伟大的印度著作和宗喀巴大师的一些著作翻译成中文。 这 能海(1886-1967)在哲蚌寺学习,回国后,按照宗喀巴大师的教义建立了几座寺院。 毕松(又名邢素志 1916-)也曾在哲蚌寺学习,并于 1945 年成为第一位中国人 格西拉然巴.

学者禄成列出了一份藏文和汉文经典著作的清单,以便翻译成对方的语言,以扩大汉藏修行者和学者可以获得的佛教资料。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居士对藏传佛教的兴趣日益浓厚,尤其是 密宗,并邀请数名藏族教师来华任教。 他们和他们的中国弟子主要翻译密宗资料。

太虚的弟子印顺(1906-2005)是一位博学的学者,他研究巴利文、汉文和藏文经典的经典和注释。 作为一位多产的作家,他特别被宗喀巴大师的解释所吸引。 由于银顺重视 中观般若波罗蜜多 经,许多中国佛教徒对这种观点重新产生了兴趣。 他发展了当今中国佛教主要哲学体系的图式:(1)唯妄心(C. 威士) 是唯识见。 (2) 只有真正永恒的心 (C. 善如)是 如来藏 学说,在中国很流行,对实践传统有很大的影响。 (3) 空性、名号 (C. 布若)是 中观 视图基于 般若波罗蜜多 佛经。 印顺还提倡人间佛教。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起源于印度 修道士 那烂陀等大学。 从公元早期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 13 世纪早期,Nālandā 和其他 修道士 大学由许多博学的学者和实践者组成,他们强调不同的经文并拥护各种佛教哲学教义。

佛教于 7 世纪通过西藏君主松赞干布(公元 605 年或 617-49 年)的两位妻子首次传入西藏,一位是尼泊尔公主,另一位是中国公主,她们将佛像带到了西藏。 梵文和中文的佛经紧随其后。 从 8 世纪后期开始,藏人更喜欢直接来自印度的文本,这些文本构成了翻译成藏文的佛教文献的主体。

赤松德赞国王(公元 756 年 - 约 800 年在位)统治期间佛教在西藏兴盛,他邀请了 , Madhaymaka 哲学家和来自 Nālandā 的逻辑学家 Śāntarakṣita 和印度密宗瑜伽士 Padmasambhava 来到西藏。 沙塔拉克西塔为西藏僧侣出家,在西藏建立僧团,而莲花生大士则给予密宗灌顶和教导。

尊者也鼓励藏王将佛典译成藏文。 9世纪初,进行了多次翻译,藏印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对许多专业术语进行了标准化,并编制了梵藏词汇表。 然而,佛教在朗达玛王统治时期(838-42)遭到迫害,并且 修道士 机构关闭。 由于没有法典,人们的修行变得支离破碎,他们不再知道如何将所有不同的教法作为一个整体来修持。

在这个紧要关头,Atiśa(982-1054),一位来自 那烂陀传统,应邀去西藏。 他广泛教导,并纠正错误观念,他写了 菩提波罗提巴, 解释经文和 密宗 个人可以系统地、不矛盾地实践教义。 结果,人们开始明白, 修道士 的纪律 戒律是, 菩萨 显宗的理想,以及 金刚乘 可以以相互补充的方式实施。 又建寺院,西藏弘法。

阿底峡之前的西藏佛教被称为宁玛派或“旧译”派。 11世纪开始进入西藏的新教法传承成为“新译本”(萨尔马) 学校,这些学校慢慢结晶形成噶当、噶举和萨迦传承。 噶当传承最终被称为格鲁派。 当今存在的所有四大藏传佛教传统——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格鲁派——都强调 菩萨 乘,经密双修,具足 中观 哲学观点。 许多藏传佛教僧人效仿寂护法师,除了修行之外,还进行严谨的研读和辩论。 冥想.

过去的一些用词不当——“喇嘛教”、“活 ”和“神王”——不幸的是坚持了下来。 19世纪接触藏传佛教的西方人称其为喇嘛教,这个词最初是中国人创造的,可能是因为他们看到西藏有那么多僧人,误以为他们都是 喇嘛 (教师)。 或者他们看到门徒对老师的尊重,而误以为他们崇拜老师。 无论哪种情况,藏传佛教都不应该被称为喇嘛教。

喇嘛 祖古(确定的灵性导师的化身)在西藏社会受到尊重。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头衔只是社会地位,称呼某些人 活佛, 仁波切, 或 喇嘛 导致了腐败。 人们如此看重头衔,这让我感到难过。 佛教与社会地位无关。 更重要的是要检查一个人的资格和品质,然后再把那个人当作自己的精神导师。 教师无论有无职称,都必须勤奋修行,值得尊敬。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祖古既然被认定为前世大法师的转世,就一定是佛,因此称他们为“活佛”。 “ (C。 火佛). 然而,并非所有祖古都是菩萨,更不是佛。

“Godking”可能起源于西方媒体,并归因于 达赖喇嘛. 因为藏民看到 达赖喇嘛 作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菩萨 出于同情,这些记者认为他是“神”,因为他是西藏的政治领袖,他被认为是国王。 但是,由于我目前担任 达赖喇嘛,我反复提醒人们,我是一个简单的佛教徒 ,仅此而已。 这 达赖喇嘛 不是神,由于位于印度达兰萨拉的藏人行政中央现在由总理领导,他不是国王。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 达赖喇嘛 就像一个佛教教皇。 藏传佛教的四大传统及其许多分支或多或少地独立运作。 在藏人行政中央宗教文化司的主持下,住持、仁波切和其他受人尊敬的上师不时聚在一起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 这 达赖喇嘛 不控制他们的决定。 同样的 达赖喇嘛 不是四个传统中任何一个的首领。 格鲁派以甘丹赤巴为首,轮流担任,其他各派各有选拔领袖的方法。

我们的共同点和多样性

有时人们误以为藏传佛教,尤其是 金刚乘,与佛教的其余部分是分开的。 多年前我访问泰国时,一些人最初认为藏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然而,当我们坐在一起讨论 戒律, 佛经, 阿毗达摩,以及诸如三十七种觉醒辅助、四定、四无色定、四圣谛和圣谛等主题 八重路径,我们看到了 上座部 和藏传佛教有许多共同的修行和教义。

藏人与中国人、韩国人和许多越南佛教徒分享 修道士 传统, 菩萨 道德约束、梵文经典、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普贤菩萨、药师的修行 . 当藏传佛教徒和日本佛教徒见面时,我们讨论 菩萨 道德约束 和诸如 Saddharmapunḍarīka经. 我们与日本真言宗分享金刚总持和毗卢遮那毗三菩提的密续修行。

虽然构成每部正典的文本存在差异,但其中讨论的材料有相当大的重叠。 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其中的一些,但这里有几个例子。

详细说了缺点 愤怒 以及巴利文经中的解药(例如,SN 11:4-5)。 克服的教义 愤怒 在 Santideva 的 菩萨行 呼应这些。 一 (SN 4:13)讲述了 由于他的脚被石头碎片割伤而感到剧烈疼痛。 然而,他并不难过,当被刺激时 马拉”,他回答说:“我对一切众生充满慈悲而躺下。” 这是取舍时产生的慈悲心 冥想 (Tib。 tonglen) 教于 梵文传统,修行者想象自己承担他人的痛苦,并给予他人自己的快乐。

此外,菩提心的利他意图在 梵文传统 是四个的延伸 梵天 (四无量心)在巴利经典中教导。 巴利文和梵文的传统有许多相同的完美之处(波罗蜜, 波罗蜜多). 的素质 ,比如10次幂, 四无所畏, 两个传统的经文都描述了觉醒者的 18 种不同的品质。 两种传统都谈到无常、苦性、无我和空性。 这 梵文传统 认为自己包含了 巴利传统 并详细说明某些要点——例如,根据 般若波罗蜜多 佛经和 真路 根据本 如来藏 经和一些密宗。

泰国佛教、斯里兰卡佛教、中国佛教、藏传佛教、韩国佛教等术语是社会习俗。 在每种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佛教都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包含许多佛教修行传统和教义体系。 其中,有由修道院或具有不同隶属关系的教师组成的小组。 一些子传统强调学习,其他的 冥想. 一些强调练习平静(奢摩他,奢摩他), 其他见解 (内观,内观), 和其他人一起。

虽然一个国家可能有许多传统,但一个传统也可能在许多国家实行。 上座部 被实践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在越南也有发现。 内 上座部 在一些国家,有些遵循早期佛教——经文本身——但不太依赖注释,而另一些则遵循注释传统中的解释。 甚至一个国家或一个传统的长袍也可能不同。

同样,禅在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和越南也有使用。 虽然所有这些国家的禅修者都依赖相同的经文,但教义和 冥想 他们之间的风格各不相同。

在西方国家,存在许多不同传统和国家的佛教。 一些团体主要由亚洲移民组成,他们的寺庙既是宗教中心,也是社区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说自己的母语,吃熟悉的食物,并向孩子传授家乡的文化。 西方的其他团体主要由西方皈依者组成。 一些是混合的。

作为追随者 ,让我们牢记这些变化,不要认为我们听到或了解的关于另一个传统的一切都适用于该传统中的每个人。 同样,并非我们所听到的有关特定国家/地区的佛教如何实践的所有内容都适用于该国家/地区的所有传统或寺庙。

事实上,我们是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佛教大家庭,追随着同一位智慧和慈悲的老师释迦牟尼 . 我相信我们的多样性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它让佛教传遍了世界,造福了地球上数十亿人。

转载自 佛教:一位老师,许多传统 由The 达赖喇嘛 和 Thubten Chodron 获得 Wisdom Publications, 199 Elm Street, Somerville, MA 02144 USA 的许可。 www.wisdompubs.org

达赖喇嘛殿下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是西藏的精神领袖。 他于14年6月1935日出生于西藏东北部安多市塔克泽的一个小村庄的一个农民家庭。 两岁时,他就被认定为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转世灵童。 达赖喇嘛被认为是观世音菩萨或观世音、慈悲菩萨和西藏的守护神的化身。 菩萨被认为是推迟了自己的涅槃并选择重生以服务人类的开悟者。 达赖喇嘛尊者是一位爱好和平的人。 13年,他因非暴力解放西藏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即使面对极端侵略,他也一贯倡导非暴力政策。 他还成为第一位因关注全球环境问题而获得认可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尊者曾到访六大洲超过 1989 个国家。 他获得了 67 多个奖项、荣誉博士学位、奖品等,以表彰他所传达的和平、非暴力、宗教间理解、普遍责任和同情心的信息。 他还撰写或合着了 6 多本书。 尊者与不同宗教的领袖进行了对话,并参与了许多促进宗教间和谐与理解的活动。 自150年代中期以来,尊者开始与现代科学家对话,主要在心理学、神经生物学、量子物理学和宇宙学领域。 这导致了佛教僧侣和世界知名科学家之间的历史性合作,试图帮助人们实现内心的平静。 (资源: 达拉马网。 摄影者 蒋扬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