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我们如何处理愤怒?

我们如何处理愤怒?

走在街上的男人看起来很生气。
愤怒是基于夸大某人的负面品质或投射不存在的负面品质。 (图片由 斯皮罗斯·帕帕斯皮罗普洛斯)

佛教教导我们不要生气。 但不是 愤怒 是人类的自然部分,因此如果偶尔出现是可以接受的吗?

从轮回中的众生来看,轮回中受烦恼和影响的众生。 因果报应, 愤怒 是自然的。 但真正的问题应该是 愤怒 是有益的。 仅仅因为它是天然的并不意味着它是有益的。 当我们检查 愤怒 更仔细地,我们首先看到 愤怒 基于夸大某人的负面品质或投射不存在于人或物体上的负面品质。 第二, 愤怒 没有好处,因为它给我们今生带来很多问题,并造成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 这会给我们的未来生活带来痛苦。 愤怒 也遮蔽了我们的心,阻止我们产生佛法证悟,从而无法获得解脱和证悟。

为什么有些人容易生气,有些人却不容易? 这是因为他们的过去吗 因果报应 因此对此无能为力?

结果之一 因果报应 是人们有再次做同样动作的倾向。 这个结果 因果报应 当人们有强烈的恶意思想倾向或他们表现出他们的行为时,可能会发挥作用 愤怒 通过身体或言语伤害他人。

然而,事实是 愤怒 最初在心中生起是由于 愤怒 存在于脑海中。 如果那个种子强大是因为某人前世有生气的习惯,那么他今生很容易因为这个习惯而生气。 其他人由于在前世修习了忍辱和慈悲心而不易被激怒。 他们建立了一个相反的习惯 愤怒 因此,这些积极的情绪在这种生活中会更频繁地出现。

然而,当我们说有元素 因果报应 和习惯有关,这并不意味着对此无能为力。 我们可能会养成这样的习惯 愤怒 但由于因果关系的作用,我们可以减少我们的 愤怒 (效果)如果我们修行解药 愤怒 (原因)。

传授抵消方法 愤怒 并用于净化负面 因果报应 由...制作 愤怒. 所以绝对没有借口说你天生就是那样,对此无能为力。 不要想,“我只是一个易怒的人。 没有什么办法,所以大家只好和我一起生活,爱我就好了。” 那是胡说八道!

有时,我们对孩子生气,让他们乖乖听话。 这是出于慈悲。 这在佛教中可以接受吗?

确实,有时当孩子行为不端时,对他们说些强硬话可能会有所帮助。 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与 愤怒. 因为人们在生气时不会很好地沟通,如果你的脑子里充满了 愤怒 当您与您的孩子交谈时,他们可能甚至不明白他们做错了什么以及您对他们的期望。 相反,练习保持内心的平静,知道他们只是孩子,是不完美的众生。 他们需要你的帮助才能成为好人。 以帮助他们的动机,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 为了传达您的意愿,您可能需要对他们说些强硬的话。 例如,当年幼的孩子在马路中间玩耍时,如果您不强硬说话,他们可能不会理解他们不应该这样做,因为他们自己看不到危险。 但如果你很坚定,他们就会知道“我最好不要这样做”。 你可以对孩子严厉而不生气。

一些心理学家说,释放负面情绪会更好,比如 愤怒 而不是将它们留在我们体内,因为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 佛教对此有何说法?

我认为心理学家假设只有两件事可以做 愤怒. 一种是表达它,另一种是抑制它。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两者都是不健康的。 如果你压制 愤怒,它仍然存在,这对您的健康不利。 如果你表达出来,那也不好,因为你可能会伤害别人,你会造成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 在这个过程中。

所以佛教教导我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情况,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事件。 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会发现没有理由生气。 那么就没有 愤怒 表达或压抑。

例如,当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做错了什么时,我们通常认为那个人是想伤害我们。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他可能是在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可能想帮助我们。 这样看情况,我们就不会生气。 换句话说,是什么创造了 愤怒 与其说是对方做了什么,不如说是我们选择如何解释他所做的。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来解读, 愤怒 不会出现。

另一个例子是假设有人对我们撒谎或欺骗了我们。 想想,“这是我消极的结果 因果报应. 前世受自我中心思想的影响,欺骗、背叛了别人。 现在我收到了这个结果。” 这样,我们就不会责怪别人,而是看到我们被欺骗或背叛的原因是我们自己 以自我为中心. 没有理由生别人的气。 我们意识到我们的 以自我为中心 才是真正的敌人。 然后,我们就会下定决心不再那样做,因为我们知道 以自我为中心 带来痛苦。 如果我们想要快乐,我们必须释放 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不会对彼此表现得如此消极。

预防的方法有哪些 愤怒 从产生? 作为外行人,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它们?

无论你是外行还是 修道士,对破坏性情绪应用解毒剂很重要。 我们必须练习解药 一次又一次的教导。 听一次佛法开示或打坐一次,并不能改变对事件和破坏性情绪的错误解释方式。 现在没有机会深入描述各种解毒剂,所以我会推荐一些对你有帮助的书: - 修护治疗 愤怒 尊者 达赖喇嘛, 一个指南 菩萨的生活方式 (第 6 章)寂天和我的书, 工作愤怒.

在耐心地训练我的心时,我发现回忆起过去我生气、怀有恶意或对另一个人怀恨在心的情况是有好处的。 然后,我选择一种解药来 愤怒 并练习以佛法解毒剂来看待那种情况。 这样一来,我开始疗愈过去那件事的负面情绪,此外,我还获得了实践解毒剂和从不同角度看待这种情况的经验。 我经常这样做,因为我坚持了很多 愤怒. 现在,当我发现自己遇到类似情况时,我不会像以前那样生气,因为我对解毒剂更加熟悉,也更容易在实际情况中应用它们。 在修炼的某个时候,因为对解药非常熟悉,所以根本就不会生气。

有几句口号让我记忆犹新 愤怒 开始出现。 一是,“众生做众生做的事”。 也就是说,众生在无明、烦恼和烦恼的影响下。 因果报应 和。 任何受这些障碍影响的众生都会做出有害的行为。 很明显,生物是不完美的。 所以我期望他们是完美的是完全不现实的。 当我接受这一点时,我理解他们为什么那样做,并且对他们所做的事情更有同情心。 他们被困在这个可怕的轮回监狱中。 我不想让他们受苦,我当然不想因为生气而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痛苦。 持着这个众生轮回的大图,让我们产生慈悲心,而不是 愤怒 当他们以错误的方式行事时。

我们怎样才能学会接受批评而不生气呢?

如果有人批评你,不要注意他们的语气、词汇或音量。 只关注他们批评的内容。 如果这是真的,就没有理由生气。 例如,如果有人说,“你脸上有一个鼻子”,你不会生气,因为这是真的。 假装我们没有鼻子或没有犯错是没有用的,因为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犯了错误。 作为佛教徒,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双手合十说“谢谢”。 另一方面,如果有人说,“你脸上有角”,没有理由生气,因为那个人错了。 当他们愿意倾听时,我们可以稍后向他们解释这一点。

我们可以吗 沉思 关于我们 愤怒 什么时候出现? 我们该怎么做呢?

当我们处于强烈的负面情绪之中时,我们会非常沉浸在我们告诉自己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故事中,“他做了这件事。 然后他就这么说了。 他有什么胆量! 他认为他是谁在用这种方式对我说话? 他怎么敢!” 那时,我们无法接收任何新信息。 当我有那样的想法时,我会尽量为自己找借口,这样我就不会说或做一些让我以后后悔的有害事情。 我观察自己的呼吸,然后冷静下来。 这时,坐下来专注于什么会很有帮助 愤怒 感觉就像在我们 身体 在我们的脑海中。 只专注于感受 愤怒 把我们的注意力从对这个故事的思考中拉出来。 当我们平静下来并能够修行解毒剂时,我们可以回来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评估这种情况。

耐心是相反的 愤怒 并在佛教中受到高度赞扬。 但有时候,当我们培养耐心时,其他人会占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办?

有些人担心如果他们善良或有耐心,其他人会利用他们。 我认为他们误解了耐心和同情心的含义。 耐心和富有同情心并不意味着你让别人利用你。 这并不意味着您允许其他人伤害和殴打您。 那是愚蠢,不是慈悲! 耐心意味着面对痛苦或伤害时保持冷静。 这并不意味着像擦鞋垫。 你可以善良,同时又坚定,对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有清晰的认识。 您知道在那种情况下什么是适当的和不适当的行为。 如果你这样清楚,别人就会知道他们不能占你的便宜。 但如果你害怕,他们会感觉到你的恐惧并利用它。 如果你非常努力地取悦别人,做他们想做的事,这样他们就会喜欢你,其他人就会占便宜,因为你自己的心不清楚并且执着于认可。 但是当你的头脑清晰且有耐心时,你就会有一种不同的能量。 其他人不会试图利用你,即使他们这样做了,你也会制止他们并说:“不,那不合适。”

生气和仇恨有区别吗?

愤怒 是当我们对某人产生敌意时。 恨是当我们坚持那种感觉 愤怒 久而久之,产生很多恶意,想着如何报复、报复或羞辱对方。 仇恨是 愤怒 这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

仇恨对我们自己和他人都是非常有害的。 除了制造如此多的负面影响 因果报应 并激励我们伤害他人,仇恨将我们束缚在痛苦之中。 当他或她的头脑充满仇恨和报复时,没有人会快乐。 此外,当父母充满仇恨时,他们是在教孩子仇恨,因为孩子通过观察父母来学习情绪和行为。 因此,如果您爱您的孩子,请尽最大努力通过宽恕他人来放弃仇恨。

在佛教中, 愤怒 是三恶根之一,另外两个是贪和无明。 作为我们修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首先根除哪一个?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 伟大的上师们说,我们应该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哪个更强,哪个最扰乱我们的心,然后专注于它并试图减少它。 例如,如果你看到自己的困惑和缺乏良好的判断力是三者中最麻烦的,那么就强调智慧的发展。 如果 gehechtheid、欲望或欲望是最大的,然后首先努力减少它们。 如果 愤怒 是你生命中最有害的,多做点 冥想 关于耐心,爱和同情心。 当我们强调减少一种烦恼时,我们不应忽视在需要时对付其他两种烦恼。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