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友好,PDF和电子邮件

佛教心理学:心与心因

注意:这是根据 Sautrantika 学校

佛像的特写镜头。
照片由 港币

头脑:清楚而知道。 包括在心智范畴内的有:

  1. 初级心智:了解对象的单纯实体(根本存在)的初级认知者。
    • 五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 精神意识
  2. 心理因素:认知者理解对象的特定性质,并伴随着与它具有某些相似性的主要思想而生起。

心和它的心所有五个相似之处:

  1. 依据:它们都依赖于相同的感应力。
  2. 观察到的对象:他们理解同一个对象。
  3. Aspect:它们是在同一个对象的方面生成的,即对象对它们都出现。
  4. 时间:它们是同时的。
  5. 物质:例如,初级头脑的一瞬间只能伴随着一种感觉。 同样,两者都是概念性的或非概念性的。

51个心所分为六组:

  1. 5个无所不在的心理因素
  2. 5 确定对象的心所
  3. 11种善心
  4. 6根烦恼
  5. 20种次要疾病
  6. 4 可变的心理因素

五无所不在的心所

这五个伴随着所有的思想。 没有它们,对一个对象的完全理解就不会发生。

  1. 感受: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快乐、痛苦或冷漠的体验。 感觉体验一个人过去行为的结果,并可能导致以下反应 gehechtheid、厌恶、封闭等。
  2. 分别:一种独特的心所,具有辨别“是此非彼”的功能,并了解所缘的特性。 它区分和识别对象。
  3. 意向:一种独特的心所,它使与它有五种相似性的初心和该初心的其他伴随的心所移向所缘。 是有意识的和自动的激励因素使头脑参与并理解它的对象。 是行动, 因果报应. 它使头脑从事建设性、破坏性和中立的事情。
  4. 接触: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通过连接对象、器官和主要意识,激活器官,即器官转化为具有作为快乐、痛苦和冷漠感觉的基础的实体。 这是感觉的原因。
  5. 心理参与(注意力):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其作用是引导与对象相关的主要思想和心理因素并实际理解对象。 它将思想集中并保持在一个对象上,而不允许它移动到其他地方。

五个随缘心所

这五种被称为确定心所或确定心所,因为它们能理解所缘的个别特征。

  1. 心愿: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专注于目标对象,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它是快乐努力的基础。
  2. 欣赏: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可以稳定对先前确定的对象的理解并珍惜它,使其不会被其他任何事物分散注意力。
  3. 正念: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它反复使人们想起以前认识的现象而不会忘记它。 它不会让心从目标上分心,它是专注的基础。
  4. 专一性(三摩地,定):一种独特的心所,能够在同一所指的对象上持续一段时间,以相同的面相住。 它是增加智慧和培养平静的基础。
  5. 智慧或智慧(般若):一种独特的心所,具有通过分析准确辨别正念所持对象的品质、过失或特征的功能。 它消除了优柔寡断和 怀疑 单方面的确定性,并保持今生和来世所有积极品质的根源。
    1. 与生俱来的智力:由于我们的 因果报应 从前世。
    2. 听闻所生的智慧:听闻或讨论话题时产生的理解。
    3. 从沉思中产生的智慧:通过我们自己思考一个话题而获得的理解。
    4. 智慧源于 冥想: 理解与宁静和洞察力相结合。

十一个积极的心理因素

它们使无所不在的、确定对象的和变化的心所呈现出善的一面,并为自己和他人产生平静。 这些中的每一个都是对某些痛苦的解毒剂。

  1. Faith(信心,信任):当提到诸如法律之类的事物时,这种独特的心理因素 因果报应 及其影响, 三颗宝石,产生一种远离根本烦恼和次生烦恼的喜悦心态。 它是生成的基础 心愿 培养新的善德,增加已经产生的善愿。
    • 清晰的(纯洁的,钦佩的)信念:了解对象的品质并为之欢喜。
    • 有抱负的信念:知道目标的品质并渴望获得它们。
    • 确信的信念:知道对象的性质并对它有信心。
  2. 正直: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出于个人良心的原因避免消极情绪。 它使我们能够抑制有害的身体、语言和精神行为,是道德行为的基础。
  3. 为他人着想:为他人着想而避免消极情绪的独特心理因素。 它使我们能够抑制有害的身体、语言和精神行为,作为保持纯洁道德行为的基础,防止他人对我们失去信心,并使他人的心中生起喜悦。
  4. 非-gehechtheid: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当提到一个循环存在的对象时,它充当了实际的补救措施 gehechtheid 朝着它。 不夸大对象,它保持平衡并且不会抓住它。 它可以防止和抵消 gehechtheid,并制服对某事痴迷的态度。
  5. 无嗔(爱):当提到三个对象之一(伤害我们的人、伤害本身或伤害的原因)时,具有爱的特征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它直接克服 愤怒 和仇恨。 是预防的基础 愤怒 爱和忍耐的增加。
  6. 非迷惑(非封闭的思想):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源于天生的性格、听力、沉思或 冥想. 它起到了解惑的作用,并伴随着彻底分析对象的具体含义的坚定智慧。 它可以防止混乱(无明),增加四种智慧,并有助于实现善德。
  7. 快乐的努力(热情):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可以抵消懒惰并快乐地从事建设性的行动。 它的作用是产生尚未产生的建设性品质,并使那些必须完成的品质。
  8. 柔顺: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使心能够以任何它希望的方式将自己应用于一个善行,并中断任何精神或身体的紧绷或僵硬。
  9. 知心:一种独特的心所,珍爱积德,护卫心不生烦恼。 它成就并保持一切善,使心远离污染,是获得一切因缘和道路的根本。
  10. 无害(慈悲):一种明显的心所,没有任何伤害的意图,认为“如果众生离苦有多好”。 它可以防止我们不尊重他人或伤害他们,并增加我们受益并为他们带来幸福的愿望。
  11. 舍:一种独特的心所,不必费很大力气来防止焦躁和松懈,不让心受其影响。 它使心能够安定并停留在一个善的对象上。

六根烦恼

它们被称为根本烦恼,因为:

  • 它们是循环存在的根源。
  • 它们是次要(近端)烦恼的根源或原因。
  1. 附件: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当提到一种被污染的现象时,它会夸大其吸引力,然后希望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2. 愤怒 (敌意):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它涉及三个对象之一(伤害我们的人、痛苦本身或伤害的原因),通过无法忍受或意图对他人造成伤害而激动心。目的。
  3. 自负(傲慢):独特的心理因素,基于个人身份的观点, 自存在的 “我”或“我的”,强烈地抓住自己夸大或优越的形象。
  4. 无明:由于心不清楚事物的本质而导致的不知道的苦恼状态,例如对阿赖耶斯的四谛, 因果报应 (行动)及其结果, 三颗宝石.
  5. 难受的 怀疑: 犹豫不决和摇摆不定的心所,倾向于对重要的点如行动及其结果、四圣谛、 三颗宝石.
  6. 令人讨厌的观点 (错误 意见):要么是一种烦恼的智慧,它认为五蕴本来就是“我”或“我的”,或者直接依赖于这种观点,一种发展进一步错误概念的烦恼智慧。
    1. 个人身份观(短暂聚合观,jigta):当提到 身体 和头脑,认为他们是一个 自存在的 “我”或“我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智能,它可以分析某些东西。)
    2. 极端的观点:痛苦的智慧,当提到个人身份观所构想的“我”或“我的”时,以永恒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方式看待它们。
    3. 持有(错误) 意见 至高无上的:认为他人的痛苦智慧 令人不快的看法 最好的。
    4. 以不正确的道德和行为方式为至高:相信 纯化 通过苦行修行和受错误启发的低劣道德准则,使精神污染成为可能 意见.
    5. 错误的观点: 痛苦的智力,否认事实上存在的事物的存在。

二十次烦恼

它们之所以被称为是因为:

  • 它们是根本烦恼的面向或延伸。
  • 他们独立于他们。

来自愤怒的烦恼:

  1. 愤怒:由于增加的心理因素 愤怒 是一种想要立即造成伤害的彻底恶意的心态。
  2. 复仇(怀恨在心):不忘记,牢牢抓住过去被某人伤害并希望报复的心理因素。
  3. 怨恨:先于愤怒或复仇的心理因素,并作为恶意的结果,促使一个人说出严厉的话来回应别人说的不愉快的话。
  4. 嫉妒(嫉妒):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 gehechtheid 尊重或物质利益,是无法承受别人拥有的美好事物的。
  5. 害(残忍):怀着恶意而没有任何同情心或善意的心理因素,渴望贬低和忽视他人。

执着带来的烦恼

  1. 吝啬:心理因素 gehechtheid 为了尊重或物质利益,牢牢抓住自己的财产,不想放弃它们。
  2. 自满(傲慢):注意一个人所拥有的幸运标志,使心灵受到其影响,产生一种虚假的自信感。
  3. 兴奋(激动):通过力量的心理因素 gehechtheid,不允许心只停留在一个善的对象上,而是将它分散到许多其他对象上。

无知带来的烦恼

  1. 遮蔽:当另一个人有善意远离恶行时,想要隐藏自己的过错的心所 心愿,困惑,仇恨或恐惧,谈论这样的错误。
  2. 昏沉(foggy- mindness):使心陷入黑暗从而变得麻木的心所,不能如实了知其所缘。
  3. 懒惰:牢牢抓住物体的心理因素 提供 暂时的幸福,要么不想做任何建设性的事情,要么虽然想做,但心胸软弱。
  4. 缺乏信心(缺乏信念):由于它导致一个人不相信或不尊重值得相信的事物(例如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因素,因此与信念(信念)完全相反。
  5. 健忘:导致对构建对象的理解丧失的心理因素导致对痛苦对象的记忆和分心。
  6. 非内省意识:作为一个没有或仅进行粗略分析的痛苦智力,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完全警觉的心理因素 身体, 语意, 从而使人进入粗心的冷漠。

烦恼源于执着和无明

  1. 自负:一种心理因素,当一个人明显地依赖于尊重或物质利益时,会制造出自己特别优秀的品质,然后希望通过欺骗他人的想法让他人明白这一点。
  2. 不诚实:当一个人明显地依赖于尊重或物质利益时,希望通过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错误来迷惑他人的心理因素。

烦恼来自所有三种有毒的态度

  1. 缺乏正直:出于个人良心或佛法的原因,不回避负面行为的心理因素。
  2. 为他人着想:不考虑他人或他们的精神传统的心理因素,希望以不避免负面行为的方式行事。
  3. 无良心:受懒惰之影响,欲行自在,不修德,不守心不染。 现象.
  4. 分心:由任何事物引起的心理因素 三种有毒的态度 并且无法将心导向建设性的对象,将其分散到各种其他对象。

四个可变的心理因素

这四者本身不是善或不善,而是依赖于我们的动机和其他心理因素而变得如此。

  1. 睡眠:一种心所,使心不明,使诸根内聚,使心不能知觉。 身体.
  2. 后悔:一种心理因素,将一个人自愿或在压力下做出的适当或不适当的行为视为不想重复的事情。
  3. 调查: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依赖于意图或智力,仅搜索关于任何对象的粗略概念。
  4. 分析:一种独特的心理因素,它依赖于意图或智力,详细分析对象。
图丹却准法师

尊者 Chodron 强调佛陀教义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特别擅长以西方人容易理解和实践的方式来解释它们。 她以其热情、幽默和清晰的教学而闻名。 她于 1977 年在印度达兰萨拉被嘉杰林仁波切出家为尼姑,并于 1986 年在台湾接受了比丘尼(圆满)戒。 阅读她的完整简历.

有关此主题的更多信息